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比色分析中标准曲线法和公式法的适用范围有何不?

首页

比色分析中标准曲线法和公式法的适用范围有何不?

比色分析中标准曲线法和公式法的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11-12 11:33:58
  •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利用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比色分析法。随着测试仪器的发展,从早期的目视比色到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不仅可适用于可见光区,还可扩展到紫外和红外光区。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础,光的吸收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则是定量测定的依据。
      分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来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被测试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得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分光光度法与目视比色法在原理上并不完全一样。分光光度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目视比色法则是比较透过光的强度。
      例如,测定溶液中KMnO4的含量时,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是KMnO4溶液对黄绿色光的吸收情况,目视比色法则是比较KMnO4溶液透过红紫色光的强度。在分光光度法中,因入射光是纯度较高的单色光,故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情况大为减少,标准曲线直线部分的范围更大,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因可任意选取某种波长的单色光,故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可同时测定溶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由于入射光的波长范围扩大了,许多无色物质,只要它们在紫外或红外光区域内有吸收峰,都可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 a 灵敏度高 常用来测试物质含量在1%~10-3%的微量组分,甚至可测定10-4%~10-5%的痕量组分。
       b 准确度高 比色法的相对误差是5%~10%,分光光度法是2%~5%,采用精密的分光光度计可减少到1%~2%,完全可以满足微量组分测定的准确要求。但对常量组分,其准确度比重量法和滴定法要低。 c 操作简便、快速 由于新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显色剂和掩蔽剂的出现,常可不经分离而直接进行比色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d 应用广泛 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都可直接或间接的用比色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陈***

    2014-11-12 11:33: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