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秦直道吗?你知道古代的“高速公路”?

首页

秦直道吗?你知道古代的“高速公路”?

你知道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4 12:35:12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加强中央 政府对全国各地的控制,对于全国的水陆交通建设十分重视,除了 以秦国和其他六国故地的旧有道路为基础广治驰道以外,还陆续兴
    修了一系列的水陆交通路线,由南向北经过咸阳市境内的秦直道就 是其中之一。
       当时,子午岭西侧已有萧关古道通往北边,秦始皇又为何要在 子午岭山巅新修一条直道呢? 早在秦昭王时期,秦国的北部边界就扩展至今环县的北部一 带。为了巩固边防,秦昭王曾在秦国北陲修筑长城。秦统一六国 后,版图得到扩展,旧日的长城随即失去了防御北方匈奴的作用, 于是又新筑了西自临洮、东至辽东,东西绵延万余里的长城。
      秦始 皇修筑直道与修长城一样,主要是出于对国防的考虑,是他实现一 统天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循山而不循水,应当是由陇东黄土 原区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推测其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秦时子午岭 山体起伏比现在平缓很多;二是川道沟壑水的流量比现在大许多。
       除此以外,秦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战争,骑兵调动也应是一个 重要考虑。通往北方的萧关古道,它要穿过陇东高原,这里川道不 少,川道里不可能都架设桥梁,行走通过自有许多困难。原上虽平 坦,但也有沟壑,架桥更加困难,遇有沟壑隔绝,就需绕道沟头, 自必延长里程,多费时日。
      走在河谷里,冰冻冰消,遇暴雨或山洪 暴发,更要耽搁时日。为了简便易行,循山开道,显得较为捷近, 且少受季节影响。蒙恬身负防卫北边的重任,于秦始皇三十五年 (公元前212年)受命筑直道于山上,其设计构思,应该是有这样 考虑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210年)出巡天下时,原本可能从新开 辟的直道南返咸阳,并巡查直道工程进展情况,但东游途中暴崩沙丘,这是他及他的臣僚们事先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秦始皇终究没能 看到他亲自下令修建的秦国第二大工程,在遗憾中闭上了双眼?这 时,直道还在修建中。直道完全是新开的道路,加之修筑于子午岭 峰巅之上,“堑山堙谷”,在当时的条件下,工程浩大艰巨可想而 知,显然两年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直至蒙恬含冤而死之 际,直道并没有竣工。
      秦始皇暴毙之后,秦二世为避天下疑揣,不 惜父皇生蛆发臭,选择尚未竣工的直道,买了臭鱼与他老爹一同南 归。这一因当时具体情势所迫的举动,倒也了却了始皇帝生前想巡 视直道的一^粧心愿。大约也是秦_*世亲历直道后,颇受其中颠薇之 苦,所以,日后才有了秦二世续修直道的举措。
      从秦始皇三十五年 (公元前212年)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历时约五年,其 中前两年多可算为一期工程,虽粗可使用,但仍然“道未就”;后 两年多则可称为二期工程,修缮之后,直道才完全竣工。新筑的直 道与新修的长城呈“丁”字相交,加强了秦都咸阳所在的京畿关中 与北方河套地区的联系,使得匈奴不敢轻易南下进犯。
       秦直道南以云阳林光宫为起点,首先入甘泉山,甘泉山为子午 岭南端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直道离开林光宫就进人子午岭,循 岭北行。在今正宁县刘家店林场入庆阳市境内,后经黑马湾、野狐 崾岘、南站梁,而止雕岭关。从雕岭关开始,直道循子午岭主脊, 大致呈西北走向,沿途经过庆阳市宁县五里墩,到达兴隆关。
      再经 合水县的黄草崾岘过青龙山,从麻子崾岘入华池县后,纵穿华池县 境。先后经墩梁、老爷岭、新庄畔、黄蒿池畔、高崾岘等小村落, 入墩儿山,过打扮梁。后沿陕甘两省交界的丁崾岘、墩梁,直达营崾岘。营崾岘是秦直道与战国秦长城的重合之处,也是一处交叉的 十字路口。
      直道沿长城内侧向西北延伸,经营崾岘,到箱子湾,后 在白牮出长城和子午岭,入陕西省定边县的马崾岘,重合之处长达 20公里。从定边县南境起,直道折向东北,经今内蒙古自治区乌 审旗、红庆河,再转向北行,过东胜市区的海子湾、城梁,直抵黄 河南岸的昭君坟。
      在此渡过黄河,就是今包头市西的秦九原郡治所 在地。全长“千八百里”,合今700余公里,在庆阳市境内有290 多公里。 秦直道虽在山巅之上,道路却相当平坦,途中虽有些慢坡,但 坡度不是太大。秦直道也非常宽阔,《汉书》中称:“道广五十 丈”。据有关学者多处勘察,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勘 称当时的高速公路。
      正因为如此,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西汉初年,匈奴贵族势力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 一次入萧关,却绕道固原直抵渭水,为何不敢从马莲河河谷的萧关 古道南下?恐怕也是对马莲河河谷东侧子午岭上的直道心存畏惧 这次人 ,匈奴虽然暂时控制了北地郡,但盘踞不多时日,便很快 撤走,害得东阳侯张相如大将军追至边塞,却不见胡人踪影。
      汉武 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 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 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止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以 “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来评说蒙恬,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
      西汉时 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DIAN5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 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分别设在直道子午岭段的南北两端,显 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唐朝建都于长安,强大的突厥雄峙于漠北,频繁南侵关中。
      唐 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长安,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收复失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 阴山防线,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一直到了明 代,直道仍旧是一条通途,清朝初年才渐趋堙塞。据《正宁县志》 记载,“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
      明时以其道直抵银、 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唐汛费弛,通衢化为榛莽。”不过,颓废的直 道骡马耿着重物仍可宽裕行走,一直为民间贸易往来发挥作用。据 现在还健在的老“脚户”回忆,他们从定边向南贩盐,就是在直道 上往来。这条古道从定边一直通向正宁,平时驴驮马曳,络绎不绝 每当贩运棉花季节,路旁的梢枝上,粘花带絮,煞是好看。
      

    A***

    2016-06-14 12:35: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