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150摘抄 100字赏析

首页

求150摘抄 100字赏析

最好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不然写景也行,一定要有赏析!!!!!!!!!!!!!!!!!!!!!!!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23 02:19:16
  •   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净得就像母亲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斑斓;
    夏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浓绿;
    秋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摄取蓝天的云朵、黄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还留下我儿时的身影。
    呵!这溪边沙沙作响的甘蔗林,带甜味的风,曾把我童年的梦吹拂!我躺在你的身边,感到靠在母亲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们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见骑毛驴的迎亲的队伍来了,几支唢呐奏出悲哀的音乐;
    你望见几个壮实的汉子,抬着笨重的木棺来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听见:山脚下的独轮车,带着吱吱哑哑的声音,在贫穷的土地上呻吟而过……
    如果没有你,谁给我们留下自然的彩色;
    谁给我们记载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呢?
    透明的溪水,你给了我一双能够分辨色彩的眼睛。
      
    当我在你身边,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少年时,就不得不远行了。
    你像养育我的母亲一样,送我出山吧!
    赏析:
    文章开头把溪水视为“母亲的眼睛”,接着写出了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这既是对溪水的歌唱,也是对母亲的歌唱,因为这溪水里曾“留下我儿时的身影”,曾让我享受过母爱般的幸福:她记住了山沟里发生的一切,记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并把养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
      溪水是歌,母亲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支哀怨的抒情山歌。溪水啊,我的“母亲”。母亲啊,就如同这溪水。母亲啊。,你看着我长大,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留恋与你在一起的时候,与你在一起的感觉。我感受到了母爱!请原谅我儿时的淘气,请原谅我小时候不懂事!这一切,就让我现在来“弥补”。
      我爱你,我的母亲!
    江 南
    陈 犀
    水上,拱着古老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
    石桥下,还有水中的桥,还有,人和伞,狗和栀子花,竹笠,卖蒸糕的担子,都在潋滟的波光中,晃着影儿;
    河的两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马转阁的回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楼,书场,酒肆;还有住家户,住家户后门的石梯坎,姐儿妹儿们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们的印花巾,像一朵朵彩色的香草;
    她们轻柔的话语,像紫燕归来,在弹奏呢喃的春歌;
    在桥上,桥下,篾箩里,是活鲜鲜的鲋鱼,刀鱼,鳜鱼;
    竹篮里,是水淋淋的荸荠,莲藕,茨菰,菱角;
    小街,虽是用石板铺的,但却像泡在水里,像一条条河道港湾,腥也腥得有味儿……
    也许,这就是江南。
      江南一角的素描。
    那苏州评弹,那轻柔俏丽的丝弦之声;
    那比西施更美,更为聪慧的少女;也许,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淡抹素描江南图
    --《江南》赏析
    散文诗《江南》是一篇美文:美在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美在其清丽隽永的妙语佳句。
      情感美同语言美融合成了本文的特殊格调。《江南》是一篇秀美的江南水乡图,读来令人陶然神往。 此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江南水乡”这个独具特色的地域,以舒展而简洁的笔墨对水景、人物淡笔勾画,所写的仅是江南的一角。但这一角是江南的缩影,是凸现了江南特色的典型化的江南。
      确有一叶而知秋之妙。
    (后面的可要可不要,根据你的需求。)
    波清水秀是江南的特色。“水景”自然成为《江南》一文描写的文眼。文章开首要言不烦,落笔点睛:“水上,拱着古老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作者用一个“拱”字,一个清新比喻,呈献给读者一个水乡小桥流水的画面,可谓“开门见图”,一言立骨,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写人、物、情景。不是直接描述,而是描述其水中的影子,如此烘云托月,虚实相映,反笔曲描,别开生面,情趣盎然,激人遐想,诱人神往。第三自然段写狭窄而陡峭的河岸及依岸而建的房屋建筑,这更成为水乡一大景色。“有伸向河面的茶楼,书场,酒肆”,这一描写充满情趣,让人感到分外新奇。
      接着写临岸而居的“住宅户”:“后门的石梯坎,姐儿妹儿们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由物及人,画龙点睛,让人非常羡慕生活在这清秀恬适环境中的人们。第四、五自然段承接第三段,着力描写江南娇柔水灵的少女,像速写一样,抓住特点,简笔勾勒,着意写她们的“印花头巾”“轻柔的话语”,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就把妩媚的江南少女形象凸现了出来,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斯景斯人,地灵人秀。
      第六,七,八自然段写水乡处处有丰富的水产,“腥也腥得有味儿……”:江南秀美而富饶。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之情,若喃喃絮语,如痴如醉。这种真挚的热爱之情沉淀为文章基调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可谓:因情生文,文字感人。
    本文标点的妙用,使文字生色不少。如“石桥下,还有水中的桥,还有,人和伞,狗和栀子花,竹笠,卖蒸糕的担子,都在潋滟的波光中,晃着影儿”句,其逗号的妙用,使文字自然生发简明之美。通篇前七个自然段段末不用句号用分号,营造了一气呵成的文调,结构浑然天成。
      
    可能有些长,你自己摘抄一些吧。

    赵***

    2018-10-23 02:19: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