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个人所得说怎么计算的公式

首页

个人所得说怎么计算的公式

比如说一个演员一次出场费收入10万元,那这个10万元所得税怎么计算,并注计算步骤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07 21:15:34
  •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
    注:估计大多数人可能只须记住前面几项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计算方法:***** 1。速算扣除数怎么来的? 很多朋友说那个扣除数得硬记么?不是这样的,他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只要是推算过的,也就好记了吧, 如下: 拿第3档数据说明:125 = 75+50 =1500*5%+500*10% =1500*(15%-10%)+500*(15%-5%) ----------------------------------------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你每月收入减去三险一金,减去起征点(2000),剩下的部分套用上面的公式。
       2。年终奖如何扣税?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 年终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交纳所得税。 本人年终奖金总额÷12,根据商数去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 奖金总额×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发放当月的工资所得低于2000元,那就要减去低于的差额,用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按如下公式计算: [奖金总额-(2000-当月发放的工资)]×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3。
       3月发以前月份工资如何扣税?(兼答复chunqing网友) 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网站上对此明确指出,由于目前我国各单位工资、薪金发放时间不一,有的月初发放当月工资、薪金,有的月底发放当月工资、薪金,有的月初发放上月工资、薪金,有的月底发放下月工资、薪金,而单位还可以调整发放时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以实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时间来判断是否应该适用每月2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对所有纳税人都是一致的,体现了对所有纳税人的公平原则。 这种过渡阶段的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 还取决于企业财务认定结果。如果企业做帐灵活并同意、认可个人按2000起征, 在实践上完全可能按2000算。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计税办法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不适用于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必要费用 其中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1600元。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见下表)。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另外,如果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 承包人应当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的,由税务部门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税方式。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情况: (1)定额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按照税务部门依法核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期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 应税所得率表 行 业 应税所得率(%)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5-20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7-20 饮食服务业 7-25 娱乐业 20-40 其他行业 10-30 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计税办法。
       。

    丁***

    2018-04-07 21:15: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