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怎么解

首页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怎么解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1-02 02:02:19
  •   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会学到,冀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九章会学到。
    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由一次方程到二次方程是个质的转变,通常情况下,二次方程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解法上都比一次方程要复杂得多。
      
    一般形式:ax^2 bx c=0(a≠0)
    一般解法有四种:
    ⒈公式法(直接开平方法)
    ⒉配方法
    ⒊公式法
    ⒋因式分解法
    5。
      十字相乘法
    十字相乘法能把某些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把二次项系数a分解成两个因数a1,a2的积a1•a2,把常数项c分解成两个因数c1,c2的积c1•c2,并使a1c2 a2c1正好是一次项b,那么可以直接写成结果:在运用这种方法分解因式时,要注意观察,尝试,并体会它实质是二项式乘法的逆过程。
      当首项系数不是1时,往往需要多次试验,务必注意各项系数的符号。
    例题
    例1把2x^2-7x 3分解因式。
    分析:先分解二次项系数,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再分解常数项,分
    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然后交叉相乘,求代数和,使其等于一次项系数。
      
    分解二次项系数(只取正因数):
    2=1×2=2×1;
    分解常数项:
    3=1×3=3×1=(-3)×(-1)=(-1)×(-3)。
    用画十字交叉线方法表示下列四种情况:
    11

    23
    1×3 2×1
    =5
    13

    21
    1×1 2×3
    =7
    1-1

    2-3
    1×(-3) 2×(-1)
    =-5
    1-3

    2-1
    1×(-1) 2×(-3)
    =-7
    经过观察,第四种情况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交叉相乘后,两项代数和恰等于一次项系数-7。
      
    解2x^2-7x 3=(x-3)(2x-1)。
    一般地,对于二次三项式ax2 bx c(a≠0),如果二次项系数a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a=a1a2,常数项c可以分解成两个因数之积,即c=c1c2,把a1,a2,c1,c2,排列如下:
    a1c1
    ?╳
    a2c2
    a1c2 a2c1
    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 a2c1,若它正好等于二次三项式ax2 bx c的一次项系数b,即a1c2 a2c1=b,那么二次三项式就可以分解为两个因式a1x c1与a2x c2之积,即
    ax2 bx c=(a1x c1)(a2x c2)。
      
    像这种借助画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帮助我们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通常叫做十字相乘法。
    例2把6x^2-7x-5分解因式。
    分析:按照例1的方法,分解二次项系数6及常数项-5,把它们分别排列,可有8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其中的一种
    21

    3-5
    2×(-5) 3×1=-7
    是正确的,因此原多项式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解6x^2-7x-5=(2x 1)(3x-5)
    指出:通过例1和例2可以看到,运用十字相乘法把一个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往往要经过多次观察,才能确定是否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对于二次项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也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这时只需考虑如何把常数项分解因数。
      例如把x^2 2x-15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是
    1-3

    15
    1×5 1×(-3)=2
    所以x^2 2x-15=(x-3)(x 5)。
    例3把5x^2 6xy-8y^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可以看作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把-8y^2看作常数项,在分解二次项及常数项系数时,只需分解5与-8,用十字交叉线分解后,经过观察,选取合适的一组,即
    12
    ?╳
    5-4
    1×(-4) 5×2=6
    解5x^2 6xy-8y^2=(x 2y)(5x-4y)。
      
    指出:原式分解为两个关于x,y的一次式。
    例4把(x-y)(2x-2y-3)-2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是两个因式之积与另一个因数之差的形式,只有先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把变形后的多项式再因式分解。
      
    问:两上乘积的因式是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最简便?
    答:第二个因式中的前两项如果提出公因式2,就变为2(x-y),它是第一个因式的二倍,然后把(x-y)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乘法运算,可把原多项式变形为关于(x-y)的二次三项式,就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了。
      
    解(x-y)(2x-2y-3)-2
    =(x-y)[2(x-y)-3]-2
    =2(x-y)^2-3(x-y)-2
    =[(x-y)-2][2(x-y) 1]
    =(x-y-2)(2x-2y 1)。
      
    1-2

    21
    1×1 2×(-2)=-3
    指出:把(x-y)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因式分解,这又是运用了数学中的“整体”思想方法。
    例5x^2 2x-15
    分析:常数项(-15)0,所以
    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1)解:(3x 1)2=7×
    ∴(3x 1)2=5
    ∴3x 1=±(注意不要丢解)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解:9x2-24x 16=11
    ∴(3x-4)2=11
    ∴3x-4=±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方程ax2 bx c=0(a≠0)
    先将常数c移到方程右边:ax2 bx=-c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 x=-
    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x2 x ()2=- ()2
    方程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 )2=
    当b2-4ac≥0时,x =±
    ∴x=(这就是求根公式)
    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3x2-4x-2=0
    解: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3x2-4x=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x ()2= ()2
    配方:(x-)2=
    直接开平方得:x-=±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3.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
    系数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 5=0
    ∴a=2,b=-8,c=5
    b2-4ac=(-8)2-4×2×5=64-40=24>0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
    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
    根。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 3)(x-6)=-8(2)2x2 3x=0
    (3)6x2 5x-50=0(选学)(4)x2-2( )x 4=0(选学)
    (1)解:(x 3)(x-6)=-8化简整理得
    x2-3x-10=0(方程左边为二次三项式,右边为零)
    (x-5)(x 2)=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5=0或x 2=0(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5,x2=-2是原方程的解。
      
    (2)解:2x2 3x=0
    x(2x 3)=0(用提公因式法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0或2x 3=0(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0,x2=-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有些同学做这种题目时容易丢掉x=0这个解,应记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
    (3)解:6x2 5x-50=0
    (2x-5)(3x 10)=0(十字相乘分解因式时要特别注意符号不要出错)
    ∴2x-5=0或3x 10=0
    ∴x1=,x2=-是原方程的解。
      
    (4)解:x2-2( )x 4=0(∵4可分解为2·2,∴此题可用因式分解法)
    (x-2)(x-2)=0
    ∴x1=2,x2=2是原方程的解。
    5。十字相乘法
    可对形如y=x^2+(p q)x+pq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
    这类二次三项式的特点是:二次项的系数是1;常数项是两个数的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的和。
      因此,可以直接将某些二次项的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x^2+(p q)x+pq=(x+p)(x+q)
    二元二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
      
    [编辑本段]附注
    一般地,n元一次方程就是含有n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次数是1的方程,一次项系数规定不等于0;
    n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几个n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一元a次方程就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一元a次方程组就是几个一元a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n元a次方程就是含有n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n元a次方程组就是几个n元a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方程(组)中,未知数个数大于方程个数的方程(组)叫做不定方程(组),此类方程(组)一般有无数个解。

    _***

    2019-01-02 02:02: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