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运动训练的恢复性原则?

首页

什么是运动训练的恢复性原则?

什么是运动训练的恢复性原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4-20 11:25:17
      恢复性原则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则,它是指在长期的 运动训练过程中,只有当运动员得到适宜的恢复,才能保证获得理 想的训练效果。在运动结束后,人体的各器官功能活动已处于一 个很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状 态,这一阶段的变化过程称作恢复过程。
      人体的各器官功能并非 是在运动结束后才开始恢复的,而是在机体运动过程中,随着能量 物质分解后的再合成就开始了^复。人体的消耗和恢复过程分为 三个过程:①运动时的消耗阶段:这一阶段恢复过程也在进行,但 消耗过程占优势,使能量物质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②运动后的恢复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明显 占优势,此时能量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逐渐恢复到原来 水平。③超量恢复阶段:在恢复到原来水平的基础上,在一段时 间内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情况,此时参加运动比赛或训练考核效 果最好。
      总的说来,在一定范围内训练负荷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 烈,超量恢复就越明显,但若训练负荷过大、训练后连续恢复不足,会使恢复过程延长,造成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严重者会导致各种 运动性伤病。部队官兵在体能训练中运用恢复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 恢复时间的安排安排恢复时间时,不仅要考虑个体特 征、疲劳程度和所涉及的人体功能系统等因素,同时要考虑到以下 因素:一是简单运动与复杂运动相比,前者的恢复速度较快;二是 训练程度越高,训练中发生疲劳则越晚;三是运动越复杂,完成动 作时协同肌群就越多,疲劳出现较晚。
      因此,在训练课中可安排多 项内容进行循环练习,推迟疲劳的发生,因为不同练习时参与的肌 肉群不同,未参与的肌肉群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复,使受训者在训练 课中的运动能力保持更长时间。(2) 训练课后的恢复每节训练课都会产生疲劳及代谢产物 的积累,训练课后的恢复至少牵涉到三方面的任务,补充训练课 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清除积累的代谢产物、修复训练课中损伤的 组织。
      因此,可在每个小周期最后一次训练课中降低负荷,以便消 除前面训练课尚未完全消除的疲劳,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大、 中、小负荷的训练课相交替,既能保证训练又能促进恢复;二是在 训练课后安排一些促进恢复的活动(整理活动),以加速疲劳的消 除速率;三是注意训练课后的营养补充以及不同功能的恢复速率, 如力量训练及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后,应注意蛋白质的补充;四是 采取各种手段加速恢复,如课中、课后的心理放松,物理按摩、热水 浴等。
      (3) 过度训练的消除过度训练是由于长期的疲劳堆积而得 不到清除所致,其根源在于训练中忽略了训练与恢复的比率,受训 者尚未从前面训练中得到充足恢复便继续进行大负荷训练,引起 疲劳程度越来越深,形成过度疲劳。在周期性训练安排上,应在小 周期、中周期、大周期中安排“减负荷期”,以消除前面训练可能形 成的疲劳堆积。
      

    你***

    2017-04-20 11:25: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