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20道古代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首页

求20道古代数学应用题带答案

20道古代数学应用题及答案,不要太长不用带译文,答案要有解题过程和答语。每道题标上题号。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09 01:29:26
  •   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一批物品,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个,五个五个地数余三个,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个,问这批物品最少有多少个。”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被称为“孙子问题”、“鬼谷算”、“隔墙算”、“韩信点兵”等等。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呢?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把这一解法编成四句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70)稀, 五树梅花廿一(21)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15), 除百零五(105)便得知。 歌诀中每一句话都是一步解法:第一句指除以3的余数用70去乘;第二句指除以5的余数用21去乘;第三句指除以7的余数用15去乘;第四句指上面乘得的三个积相加的和如超过105,就减去105的倍数,就得到答案了。
      即: 70×2+21×3+15×2-105×2=23 《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虽然开创了一次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但由于题目比较简单,甚至用试猜的方法也能求得,所以尚没有上升到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的高度。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
      秦九韶于公元1247年写成的《数书九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数学方法“大衍求一术”,系统地论述了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 原题好象是“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答案是〈〈几何〉〉为六角【遗产分配问题】(罗马)有一位寡妇要把前夫的遗产3500元与自己的子女拆分。
      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如果只有一个儿子,母亲可得到儿子应得部分的一半;如果只有一个女儿,母亲可得到相当于女儿2倍的遗产。可她生的是孪生儿女,有男孩也有女孩,根据当时的法律,应当怎样分这笔遗产呢?
    【解答】设母亲、儿子、女儿分得的遗产分别为X、Y、Z,依题意有
    X+Y+Z=3500 ①
    X=1/2Y ②
    X=2Z ③
    由②得Y=2X④,由③得Z=1/2X⑤,将④⑤代入①得,X=1000,代入④得,Y=2000,代入⑤得,Z=500。
      因此,母亲、儿子、女儿分得的遗产分别为1000元,2000元,500元。
    【圣诞火鸡问题】(美国)西方人把圣诞节视为他们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前,约翰、彼得和罗伯一早就到了市场去卖他们饲养的火鸡。这些火鸡重量相差无几,因此就论只来卖。
      其中约翰有10只,彼得有16只,罗伯有26只。早上三人卖价相同。中午饭后,由于三人都没卖完,又要赶在天黑前回家,只好降价出售,但三人的卖价仍然相同。黄昏时,他们的火鸡全部卖完。当清点钱时,他们惊奇地发现每个人都得到56英镑。想想看,为什么?他们上、下午的售价各是多少?每人上、下午各售出多少只火鸡?
    【解答】若假设约翰、彼得和罗伯上午卖出x,y,z只火鸡,那么下午各卖出10-x,16-y,26-z只火鸡。
      又若设上午售价为每只a英镑,下午售价为每只b英镑。由题意可得如下方程组:
    ax+b(10-x)=56 ①
    ay+b(16-y)=56 ②
    az+b(26-z)=56 ③
    这是一个含有5个未知数却只有3个方程的不定方程组。
      
    ①-③得(x-z)(a-b)=16b, ④
    ②-③得(y-z)(a-b)=10b, ⑤
    ④÷⑤得(x-z)/(y-z)=8/5,即5x+3z=8y。⑥
    由题目条件知,0<x<10,0<y<16,0<z<26,经过代入⑥检验可找出,只有x=9,y=6,z=1是唯一的一组解,再把x,y,z的值代入①、②可算出a=6,b=2。
      因此上午售价为每只6英镑,下午每只2英镑。约翰、彼得和罗伯上午各卖出9,6,1只火鸡,下午各卖出1,10,25只火鸡。

    孙膑,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一天鬼谷子出了这道题目:
    他从2到99中选出两个不同的整数,把积告诉孙,把和告诉庞;
    庞说:我虽然不能确定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是我肯定你也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
      
    孙说:我本来的确不知道,但是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能够确定这两个数字了。
    庞说:既然你这么说,我现在也知道这两个数字是什么了。

    因庞涓肯定两数不会都是质数,所以两数和不会是偶数,否则由小数的Goldbach猜想,小偶数必能分成两奇质数之和,庞涓便不能确定孙膑不知答案了。
      所以两数和应是奇数。此外,这两数也不会是2及一个奇质数。
    孙膑从庞涓的说话,可知道两数一奇一偶。孙膑所知道的两数积,应为2^a。b的形式,其中a>0,b是奇数。如b可分解成b=cd,c>1,d>1,则答案可能是(2^a,b),(2^a。
      c,d)或(2^a。d,c),便仍未知答案,故此b为质数。但由上面庞涓的说话,a>1。
    庞涓从孙膑的说话后,若两数和表示成2^a b的形式是唯一,便也能得知答案。
    以上推理其实并不全面,但已能得到多于一组答案。
      例子如下:
    (4,13)
    庞涓知x y=17,x及y不能都是质数。
    孙膑知xy=52,未听庞涓说话前,(x,y)可能是(2,26),(4,13)。但现在知一奇一偶,只能是(4,13)。
      
    庞涓知(x,y)不会是(2,15)[因30=2*15=6*5=10*3],不会是(6,11)[因66=2*33=6*11=22*3],不会是(8,9)[因72=8*9=24*3],不会是(10,7)[因70=2*35=10*7=14*5],不会是(12,5)[因60=4*15=12*5=20*3],不会是(14,3)[因42=2*21=6*7=14*3],只有(4,13)孙膑才肯定知答案。
      
    但还有其它可能,如
    (16,13) 庞涓知29,孙膑知208
    (4,37) 庞涓知41,孙膑知148
    (16,37) 庞涓知53,孙膑知592
    (16,43) 庞涓知59,孙膑知688 中国古代方程趣题——百鸡问题 公元5世纪末,我国数学家张丘建在他所著的《算经》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百鸡问题”。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补充 - 2006-07-03 17:53:10 这个问题可通俗地叙述为:公鸡一只值五文钱,母鸡一只值三文钱,小鸡三只值一文钱,现在买了这三种鸡共100只,恰好用了一百文钱,问公鸡、母鸡、小鸡各买了多少只?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
      ”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泪、倾城。 回答 设 甲有X只,则乙有X-2只X 1=2*(X-2-1)X 1=2X-6。

    全***

    2018-10-09 01:29: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