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唐代的帽子

首页

唐代的帽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18 15:00:00

    唐代最流行的帽子—幞头。

    从这些传世名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幞头在唐代的确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在“隋唐五代服饰”部分也对幞头进行了重点展示。4位蜡像中,站在前排的男子就头戴幞头在展厅里,还通过20个头戴幞头的俑,专门介绍了幞头由鲜卑头巾演变为唐代幞头的过程。

    我也是从这里才了解到,原来幞头竟然是在鲜卑头巾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大唐新语》中记载:“折上巾,戎冠也。” “戎”是汉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称谓。

    幞头最初就是一块头巾,把头发包好后,两个角在额前打结,另两个角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垂下。唐人在裹幞头之前,先在髻上罩巾子,巾子的形状影响幞头的外观。幞头的形状随时代也不断发展,唐初期流行“平头小样”唐中期武则天时流行“武家诸王样”,也称“高头巾子”之后又流行“英王踣样”到了唐代后期,又流行“衬尖巾子”和“翘脚巾子”等。

    从展厅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幞头初期后垂两脚、垂带子,唐中期以后,两带缩短形成软脚,后期幞头脚由软变硬,由下垂变成翘起制幞头的材料也由罗縠变成漆纱。到五代后渐渐定型为“乌纱帽”。

    幞头发展到宋代后,在里面衬以“木山子”,幞头脚内插铜丝或铁丝,就由本是一幅软巾的幞头变成了一顶硬壳的帽子了。

    唐代的帽子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幞头。幞头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幞头最初是古代男子用来裹发的四脚头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头部时,每个人的折叠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幞头形状各异。隋朝时,礼部尚书牛弘上书朝廷,建议在幞头内设置骨架,罩在头上,以利于折出造型一致的幞头,后来发展成有骨架的乌纱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时喜欢佩戴幞头。很快,人们开始效仿皇帝,幞头也成为唐朝最常见的“帽子”。幞头的种类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软脚幞头唐中后期的硬脚幞头。

    高***

    2023-08-18 15:00:00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