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如何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如何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利弊有哪些?
吕*** | 2016-09-24 16:53:3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24 17:04:30
  • 循证医学证明:溶栓治疗后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心室功能,而改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为,溶栓治疗通过溶解动脉或静脉 血管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自从1959年 链球菌培养液提取物链激酶首次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溶栓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 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溶栓治疗不但改善症状,并且使死亡率明...

    查看全部>>

    循证医学证明:溶栓治疗后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心室功能,而改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为,溶栓治疗通过溶解动脉或静脉 血管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自从1959年 链球菌培养液提取物链激酶首次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溶栓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 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溶栓治疗不但改善症状,并且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虽然,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溶栓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轻 视,但是溶栓治疗具有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即使在欧美国家,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与直接PCI治疗的比例相当。在目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衡的条件下,溶栓治疗仍然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新型溶栓药物的研发大大改进了溶栓的通畅率和安全性。然而,溶栓治疗后只有达到完全再灌注(TIMI3级血流)才能改善临床预后。溶栓治 疗的局限性在于治疗不能完全恢复TIMI3级血流,溶栓治疗时仅有50%〜60%的患者恢复 TIMI3级血流,部分患者不能达到有效的血流再灌注,缺血复发和再梗死发生率至少为3% ~ 5%;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再闭塞患者的临床获益少、预后差;有严重出血的并发症, 溶栓治疗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9%,其中年龄>75岁、低体重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增 加。与溶栓治疗相关的颅内出血所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通常导致患者死亡或致残。
    杨*** | 2016-09-24 17:04:30 138 4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