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会有哪些标志? 它的主谓宾有什么特点?

首页

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会有哪些标志? 它的主谓宾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会有哪些标志? 它的主谓宾有什么特点?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50:07
  •   文言文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无标识的被动,需要文章的上下文来判断。例如:韩信拜大将。   予羁縻不得还 (《指南录后序》)   兵挫地削 (《史记· 贾生屈原列传》)
    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在动作动词作谓语中心的句子中,施事做主语的是主动句,如:   小张吃完了饭。
      小李把饭吃完了。小陈吃过了。   受事做主语的句子表示被动意义,是被动句,如:   饭被小张吃完了。饭小李吃完了。饭吃完了。   汉语的被动句按有无被动形式标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如:“饭小李吃完了。
      ”“饭吃完了。”另一类是有标志的被动句,“被”字句就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中的典型。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例如:   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被”字句有如下类型:   
    (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 被十施事 动词性词语。
      如:   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许云峰被特务盯上了。   
    (2)“被”后边施事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 被 动词性词语。由于“被”后边没有宾语,此处的“被”字是助词。如:   大楼被炸倒了。课被推迟了。车子被骑走了。  
     (3) “被……所”固定格式:受事 被 施事 所 动词性词语。
      这种格式一般只在书面语中使用,是从“为……所”演变而来的,也可以使用“为……所”式或“由……所”式和“受……所”式。后面的动词多为双音节。如:   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学们深深地被老人的话所感动,决心好好学习。   她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三十年。
         新的软件系统为广大用户所关注。   文学家在阶级社会必受自己的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   局势的发展是由各种因素所决定的。   
    (4)“被(让、叫)……给”固定格式:受事 被 施事 给 动词性词语。如:   突然觉得手被什么东西给划了一下。
      我的书被小王给拿走了。话要让他给听见了,怎么办?   花瓶叫她给打碎了一个。   
    (5)“被……把”格式。这种句式里的两个受事往往有领属、同一等关系。如:   那年修反帝渠,他被炸药把一条腿给炸掉了。(“他”和“一条腿”都是受事,两者有领属关系)   他不在村里,叫人家广聚把他撵跑了。
      (“他”和“他”是同一对象的关系)   
    “把”字句有“处置”意义,“被”字句相对地可以说具有“被处置”意义。即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在意念上是受动者,被谓语动词代表的动作所处置,处置行为来源于“被”字的后置成分,处置的后果使得主语事物有了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有了某种经历,谓语部分的复杂性就是要体现这些处置的后果。
      主语的这种被处置意义对主语来说往往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这就致使 “被”字句的表意一般是不如意、不希望的事情。如:   他的手被菜刀切破了。   小王被雪滑倒了。   小李被骗了。   有的“被”字句表示的不如意、不企望的意思是针对主语的,如上例。
      可也有“被”字句表示的不如意、不企望的意思不是针对主语的,而是有针对说话者、针对某种关系,或无法明指的。如:   好苗子都被北京、上海的运动队挑走了。(对说话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教室的玻璃被风刮掉了。(对说话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钱被偷走了。
      (对钱的所属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本市许多道路被洪水冲垮。(无法明说对谁是不如意的,但事件本身确实不如人意)  
     表示“不如意”的”被”字句是多数,可近几十年来,书面语里的“被”字句使用范围扩大了,也有少数句子是中性的,甚至带有如意、高兴的色彩。
      如:   小刚被调走了。(中性的)   王玲被吸收入党了。(愉快的)   孩子被逗乐了。(愉快的)   猴子被耍了一顿。(难说愉快不愉快)   他被人从洪水中救了上来。(愉快的、如意的)   下列一些没有明显状态变化的“被”字句也很难说是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   快餐逐渐被中国人喜爱。
         这样的作品很难被人理解和欣赏。   这本书被重印了。   “地”常被写成“的”。   可见,现代汉语中多数“被”字句有不如意、不愉快的感情色彩;但,中性的或表示如意的、愉快的“被”字句在现代汉语中也是存在的。

    江***

    2018-12-27 01:50: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