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五行 学说与医学有何关系?

首页

五行 学说与医学有何关系?

五行 学说与医学有何关系?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4-27 13:23:09
  •   说明在病理情况下的某些相互影响,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至子脏,即肝病传心(木生火),心病传脾(火生土),脾病传肺(土生金),肺病传肾(金生水),肾病传肝(水生木)等。
      如临床常见的“水不涵木”,是指先有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上亢。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又称“子病犯母”或“子盗母气”,即肝(木)病传肾,肾(水)病传肺,肺(金)病传脾,脾(土)病传心,心(火)病传肝等。
       如先有肝血不足,血不生精,以致肾精亏虚;心血不足,不能养肝,导致肝血亦不足等。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即相克太过为病,是指疾病顺着相克次序传变,如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肾(土乘水),肾病传心(水乘火),心病传肺(火乘金),肺病传肝(金乘木)等。
      相侮,即反克为病,是指疾病逆着相克次序传变,如肝病传肺(木侮金),肺病传心(金侮火),心病传肾(火侮水),肾病传脾(水侮土),脾病传肝(土侮木)等。必须指出,临床病证是复杂多变的,由于受到各个疾病本身固有发展变化规律的制约,以及患者体质差异,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并不完全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依次传变。
       五行学说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疾病的诊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体表,故通过诊察体表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古人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用五行学说的理论加以概括总结,将五脏、六腑与五体、五官、五志、五色、五味、五气等的联系,加以五行归类,使五行学说能在临床中协助诊断。
      例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头晕目眩,易怒,脉弦,属木行,为肝病。又如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 (肝病传脾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肾病传心)等。用于疾病的治疗: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治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脏有病,预知肝病可能传脾(木乘土),所以先补脾,以防止肝病传脾;二是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具体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泻子法主要是指肝火亢盛,可以采用清泻心火的方法治疗,即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其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 法、泻火补水法(泻南补北法)。
      五行学说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时 指导着针灸疗法和精神疗法。总之,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发挥了 重大作用。它作为中医学的论理方法,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 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我***

    2016-04-27 13:23: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保健养生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