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关于丙肝病情的疑问,该如何治疗

我家人被检验出患有丙肝,今年60岁
没有感觉到什么病症.
上星期化验,检验出丙型肝炎抗体(HCV-Ab)为阳性(+)
HCV-RNA定量   两次检验结论是阴性.
生化检验结果:有3项偏高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  AST   63
2.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LT  150
3.r-谷氨酰基转换酶     GGT  65
目前,医生建议注射甘利欣   30ml/日   10-15天

请问一下,现在是属于肝炎的哪个时期?属于急性还是慢性?
平时生活应该多注意什么?家人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
丙肝发病时,会有什么表现?一般情况,要多久会病变?

目前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治么?


饺*** | 2007-07-30 19:50:58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07-08-01 15:21:16
  • 1.如果只有丙肝病毒指标阳性,而未发现任何肝脏功能损害的证据,尤其是肝活检组织病理
    无明显肝细胞破坏时,则诊断为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正确诊断丙型肝炎,全面掌握病情
    是了解丙型肝炎的病情转归与预后、合理制订治疗方案和防止治疗无效或复发的重要前提 ...
    2.丙肝病情的治疗:首先不能根治,经血传染。一般易形成肝硬化。 
    
    这是慢性的,家人饮食应与之分开,有皮肤黏膜损伤者应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

    查看全部>>

    1.如果只有丙肝病毒指标阳性,而未发现任何肝脏功能损害的证据,尤其是肝活检组织病理
    无明显肝细胞破坏时,则诊断为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正确诊断丙型肝炎,全面掌握病情
    是了解丙型肝炎的病情转归与预后、合理制订治疗方案和防止治疗无效或复发的重要前提 ...
    2.丙肝病情的治疗:首先不能根治,经血传染。一般易形成肝硬化。 
    
    这是慢性的,家人饮食应与之分开,有皮肤黏膜损伤者应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等。 
    
    患者应多休息,定期检查,应吃些保肝的药。 
    
    丙肝发病时会肝疼,厌油,乏力等。一般5-10年会转变为肝硬化。
      还应定期到医院复诊.
    希望你的家人早日康复!!!!
    酷*** | 2007-08-01 15:21:16 233 127 评论
    0/300
  • 2007-07-31 08:37:31
  • 最好再检查一下肝功能是否有损害.如果没有,就是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丙肝病毒患者.如果有丙肝,主要表现为疲劳、低热,更多的病人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肝病人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感觉身体无力、没劲,即便经过了充分休息,这种疲倦感也仍会持续。
    
    目前还无丙肝病毒的防治疫苗,所以在日常接触中要注意.
    
    传染途径:
    丙肝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具体传播途径有:...

    查看全部>>

    最好再检查一下肝功能是否有损害.如果没有,就是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丙肝病毒患者.如果有丙肝,主要表现为疲劳、低热,更多的病人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肝病人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感觉身体无力、没劲,即便经过了充分休息,这种疲倦感也仍会持续。
    
    目前还无丙肝病毒的防治疫苗,所以在日常接触中要注意.
    
    传染途径:
    丙肝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和黏膜途径传播,具体传播途径有:
      一、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虽然自1992年起对献血者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因为抗-HCV的产生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或者少数感染者不能产生抗-HCV,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增加HCV的感染机会。
      二、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暴露。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吸毒导致的HCV传播占60%至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针刺等也是HCV传播方式之一。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可能与HCV传播有关;文身和穿皮孔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三、性传播。与感染者性交或高危的性方式增加传播的可能性。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四、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增高4%至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高至20%,高HCV病毒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机会。
    
    治疗有效药物
    弗吉尼亚医学院的Mitchell Shiffman博士,他说:“在治疗患有丙型肝炎的患者时,我发现使用聚二乙醇化干扰素α-2a发生副作用的频率更低,症状更轻。”
    
    
    首先必须明确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就患丙型肝炎,因为丙型肝炎也存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他们一般没有明显的肝脏损害。诊断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是否为阳性,二是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HCV 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B超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检查。丙肝病毒指标阳性加上肝功能损害的指标,即可明确诊断为丙型肝炎。如果只有丙肝病毒指标阳性,而未发现任何肝脏功能损害的证据,尤其是肝活检组织病理无明显肝细胞破坏时,则诊断为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正确诊断丙型肝炎,全面掌握病情是了解丙型肝炎的病情转归与预后、合理制订治疗方案和防止治疗无效或复发的重要前提。
    
    丙肝病毒(HCV)是一种感染肝脏的病毒。肝炎(Hepatitis)是一个医学术语,意味着肝脏的发炎(肿胀)。 丙肝会使肝脏发炎并产生疤痕,这些损伤会导致肝硬化(健康的肝细胞被疤痕组织取代)。肝硬化会减弱肝脏的功能。丙肝感染的起初阶段称为急性丙型肝炎,如果丙肝病毒留在体内超过六个月,就称为慢性丙型肝炎。
    无*** | 2007-07-31 08:37:31 231 126 评论
    0/300
  • 2007-07-30 21:47:57
  • 想要一百分
    头脑有点昏
    问题答不出
    留下打油诗
    如您不嫌弃
    可怜可怜也可以
    1*** | 2007-07-30 21:47:57 205 133 评论
    0/300
  • 2007-07-30 20:22:57
  • 你家人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丙肝治愈后,罕有转成慢性者,建议住院治疗.现推荐一文,供你参考: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原菌。本病呈全世界分布,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尤其反复输入多个献血员血液或血制品更易发生。近年发现丙型肝炎也多见于非输血人群,主要通过注射、针刺、含HCV血液污染伤口和其他密切接触传播,并证实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

    查看全部>>

    你家人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丙肝治愈后,罕有转成慢性者,建议住院治疗.现推荐一文,供你参考: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原菌。本病呈全世界分布,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尤其反复输入多个献血员血液或血制品更易发生。近年发现丙型肝炎也多见于非输血人群,主要通过注射、针刺、含HCV血液污染伤口和其他密切接触传播,并证实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病原学】
        经研究证实HCV基因组为一线状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属。由编码区、5'-非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区小事包括两部分,即结构区与非结构区。前者较保守,后者易发生变异。结构区分C区、M区和E区,相应的编码物分别是核心蛋白、基质和囊膜蛋白,由它们组成病毒颗粒。非结构区分别为NS1、NS2、NS3、NS4和NS5基因,相应编码物依次为NS1、NS2、NS3、NS4和NS5蛋白。其中NS1蛋白可能是可溶性补体结合抗原,NS3为HCV-RNA的螺旋酶,NS5为HCV-RNA指导的RNA多聚酶,故结构蛋白的主要功能是HCV的一个特点,以C基因最保守,5'-非编码区其次,E基因为高度可变区,编码的囊膜蛋白抗原性的变异使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作用。
    
        HCV体外细胞培养尚未成功。主在肝细胞内复制。
    
        HCV-RNA分型:国内报告我国HCV主要为Ⅱ型和Ⅰ型。Ⅱ型HCV的治疗效果差。对不同型HCV感染所引起不同的肝损伤和干扰素治疗反应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病机理】
        既往认为HCV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近年随着对丙型肝炎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在许多方面类似,如转慢性、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尤其丙型肝炎也有慢性HCV携带者,因此,对HCV导致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大多倾向于免疫损害,即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
    
    【病理改变】
        与乙型肝炎病变基本相同,仅病变部位与程度有差别。无特征性病理变化。
    
     
     
    
      
    输血后丙型肝炎潜伏期2~26周,平均7.4周。散发性丙型肝炎潜伏期待定。一般临床经过较轻,亚临床型较多见,重型肝炎较少。与乙型肝炎相比,ALT、胆红素平均值较低,黄疸持续时间较短,病情较轻、发热少见。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大多数无黄疸、单项ALT升高,有持续或反复异常的特点,但转为慢性肝炎的比例较乙型肝炎高(40%~50%),无黄疸型较黄疸一草坪晚易慢性化。其余于6月内痊愈呈自限性过程。慢性丙型肝炎大多表现ATL反复异常、AST也升高、蛋白代谢较快出现异常,而体征如蜘蛛痣、肝掌、脾肿大等不如乙型肝炎明显。 
     
    
      
    原则上综合诊断。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如输血及血制品史、手术史及与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等;临床特点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要依靠特异血清学检查。
    
        1.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抗HCV
    
        1989年以来检测抗HCV应用最早的ELISA法,以C100和5-1为抗原,其灵敏性与特异性不理想。后用第二代ELISA法,增加了核心蛋白C22和C33,其灵敏度有提高。近来建立了第三代试剂,增加了NS5蛋白,较第二代试剂更敏感。
    
        2.HCV C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和血清中HCV-RNA
    
        本法是将HCV RNA逆转录为HCV DNA,扩增放大后作电泳观察结果。应注意严格操作规程,避免实验污染。
    
     
     
    
      
    一般治疗与乙型肝炎相同。抗病毒治疗正在探索。
        1.α-干扰素(α-IFN)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治疗后血清HCV RNA转阴率可达50%~80%,但停药后约半数HCV RNA又转阳,再用α-干扰素仍有效。在HCV复制指标转阴同时可见肝功能改善及肝脏病变好转。提示干扰素对HCV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复发时间多在治后6~12个月,若治后12个月ALT持续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则可能治愈。其复发原因为①病毒基因型不同,一般Ⅲ型IFN疗效好,Ⅱ型疗效较差;②出现突变株;③未完全清除病毒;④耐抗病毒药物。有报告用干扰素治疗散发性丙型肝炎效果较输血后丙型肝炎好。急性丙型肝炎如ALT持续异常超过6个月,应用干扰素治疗。常用有干扰素α-2b(干扰能),用法为: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用2周;后改为每次3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用14周。一般疗程3月至6月。若增加干扰素剂量,延长治疗时间(12月或更长),可望提高疗效。近期疗效50%。
    
        2.三氮唑核苷(rilavirin,病毒唑)
        为一广谱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不如干扰素。对血清和肝HCV-RNA无明显降低作用。
    
    【预防】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管理传染源
        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切断传播途径
        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采用1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掌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质量。
       4.保护易感人群
        有报告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肉注射。最终控制本病要依靠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条件。
     
     
     
    
    j*** | 2007-07-30 20:22:57 229 12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儿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