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普洱茶能起到排毒的效果吗

首页

普洱茶能起到排毒的效果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25 02:14:09
  •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
    医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具有减肥,降脂,降胆固醇与防癌等功能。
    普洱茶的品饮和冲泡:
    品饮普洱茶,观色和尝味两个步骤比较重要,尤其在滋味的品鉴上,很多变化相当微妙。生茶自然熟化的味道和熟茶快速熟化的味道之间的差别,因为 年代不同而茶叶滋味的不同,因产于不同的山上而出现的茶叶味道的差异,都有各人自己的体会。
      
    品饮普洱茶,首先应该熟悉茶性。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之分,新旧之分,青饼和熟茶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而茶性又决定了茶具的选投茶量多少,水温的高低,因此,要进行必要的试泡,通过试泡熟悉茶性,确定冲泡要领。
      
    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普洱茶需要泡较长时间才出味,而有的普洱茶却能短时间即泡出浓汤。 是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在起作用。无论晒青茶大多为茶农手工揉捻,其揉捻时间较红茶,绿茶,观音茶等茶类短 ,揉捻程度也轻于这些茶类,因而茶味的浸出时间相对较缓慢。
      这类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总是让人有“茶味持久,茶韵悠长”的感觉。同样的道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毛茶的这部分茶叶冲泡时出味相对较快。
    云南大宗普洱茶紧压茶,除用少量细嫩面茶外,大多以中级茶为主料,甚至有部分粗老叶。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对形成普洱茶的特殊风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部分茶叶的滋味浸出也相对细嫩茶较慢,也不宜快速冲泡。
    再从发酵程度对普洱茶的滋味浸出速度影响看,经发酵或发酵适度的普洱茶,其滋味浸出速度慢于重发酵或发酵过度的茶。
    了解了茶性之后,冲泡方式也就可以区别对待了。
      
    (1)大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
    留根就是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这样既能调节自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
    有时遇上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轻度受潮,串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可采用以大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闷泡。
      
    (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用此方法冲泡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度异味的茶,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冲倒干法能减轻苦涩味。
      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3)盖碗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
      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除了冲泡手法之外,还有一些注意点:
    (1)投茶量: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40或1:45,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
      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
    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熟茶,陈茶要适当加量;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2)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温有利于散发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
    (3)冲泡时间: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
      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所谓的长在30-40秒间,而所谓的短则在20秒左右,为掌握这个区别,可以先用少量茶进行试验,以获得最佳状态。
      
    喝普洱茶的五宜五不宜:
    1、溃疡病患者不宜饮浓茶。这是因为浓茶中咖啡因的含量较多,可能导致胃液分泌增多,造成对溃疡的过度刺激。
    2、茶叶性寒凉,味苦;其品质愈差,寒性就愈大,苦味就愈大,苦味就愈浓。
      所以一般来说,茶叶宜于身体壮实,胃多热者饮用。若是虚寒性体质的胃病者,注意“五宜五不宜”:宜温饮而不宜冷饮,宜淡饮而不宜浓饮,宜饭后饮不宜空腹饮,宜少饮而不宜多饮,宜饮好而不宜饮次。

    朱***

    2018-08-25 02:14: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保健养生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