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让孩子学好琴

首页

怎样让孩子学好琴

我孩子就是学不好琴,怎么办?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1-10 16:46:58
        第一就是让孩子自己喜欢学;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喜欢弹琴,从家长认为,本来弹琴是一件即开发智力又很有趣的过程,可孩子却十分的不喜欢。学琴之初孩子还比较喜欢,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就一点点减弱,很多学生就是由于极度的没兴趣而中断学琴的。目前孩子学琴的兴趣问题几乎困扰每一个学琴的家庭,绝大部分的家庭如果不是父母极力坚持,孩子早就中断学琴了。
         谈到兴趣首先我们要明确兴趣的作用,兴趣是一种愿望,而实现愿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带来的喜悦,而喜悦可以使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有兴趣的做事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   相比之下人对于陌生的事物要比熟悉的事物有兴趣,人类天生就对陌生的事物有征服感,因为不熟悉而产生征服的欲望,所以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天天呼吸的空气,当空气质量没问题时,我们从来就没意识到空气的重要,当空气质量很差时,我们就会觉得清新的空气很珍贵。对于不熟悉的人,因为有一种想了解的兴趣而相处谨慎,而十分熟悉的人我们就会不以为然,比如夫妻。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由于孩子天天弹琴,当对钢琴、弹法、家长辅导的方式等熟悉了之后,对弹琴的行为是不会有很大兴趣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
      有的孩子性格活跃,对陌生的事物有征服欲望,由于钢琴学习中可以不断的练习新的乐曲而产生兴趣,表面上这类孩子是挺喜欢弹琴的,实际上钢琴的技术训练是很细腻的,要完整演奏一首乐曲不仅需要弹下来,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要求。而对于这类孩子,如果要求松懈,虽然容易有兴趣但没有技术能力,学到一定程度技术能力不够时就会停滞不前,学不下去。
      如果要求严格兴趣就淡漠。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对陌生的事物缺少征服感,就容易对任何事情都兴趣寡然,学琴过程中要求严不严格都容易没有兴趣。   我觉得孩子不喜欢弹琴是很正常的,在学琴过程中,每天至少45分钟的练琴对于任何人都是很难忍耐的,对于成人来讲,我们能够耐心做事的原因大多不是兴趣,而是责任和利益,我们可能把做事当作是一种过程,我们更多的时关注于结果,就像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收入,我们可以用这些收入去享受生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而对于工作本身只是实现兴趣的手段。
      可对于孩子来说弹琴不仅不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利益,天天的练琴是很难坚持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要求家长每周拿出孩子练琴时间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5-20分钟来练琴,虽然绝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坚持过一个月,但家长心里是明白的,学琴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我们所期待的以天然的兴趣来学琴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许许多多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
      按我目前的教学经验和效果,孩子弹琴没兴趣没关系,我们是可以训练弹琴的兴趣的。而训练的办法就是对人的调整,在学琴的初期一切按能够产生兴趣的方式进行训练。我们知道兴趣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以很专著的状态做事,那么我们就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从而达到同有兴趣一样的效果,。
      这仅仅是开始,学生一般需要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进行技术训练和稳定,使其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并且在训练基本结束之后,就可进行音乐表现的训练。当孩子能够以真实自然的情感表现音乐的时候,那种音乐给她带来的兴奋和刺激会使他为了再次寻求那种情绪而不断的努力,这种对结果追求的动力就是我们所寻求的兴趣。
      所以当某一学生在弹琴中找到音乐感时,我会告诉他:你已经入门了,你以后会学下去的。   真正的音乐不是演奏者故意的表现,也不是练习强弱就能实现的。音乐是一种语言,当你能够掌握这种语言并能够通过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你才能感觉到什么是音乐。
      你问那些感受到音乐的孩子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孩子大多会很兴奋得的告诉你:痛快、舒服、发泄。这也许就是音乐真正神奇的地方。 电子琴具有方便、易学的优点,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但在这一热门艺术普遍流行的同时,家长如何正确辅导,也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由于学琴的最佳时期在幼儿阶段,孩子年龄小,老师的要求也很多,很少有学生能够独立练习的,一般都需要家长的辅导。这样便于更好地传达老师的要求,使每天的练习有规律的坚持进行,并通过辅导与帮助,使孩子更容易达到老师的作业要求。因此,家长的辅导必不可少。
         但在辅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家长错误理解老师的要求,或以偏激的态度对待孩子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影响了老师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家长辅导的初期,一定多同老师沟通、交流,争取较快的理解老师的教法。    一、 家长应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学琴和练习   学琴,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艺术修养、锻炼意志品质的良好途径。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立场,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有的家长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一年考两级,三年跨六级,甚至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发展现状……考级最多也只是证实技术水平的一种手段,不能以一概全。   练习中,家长应尽量不要以打骂、讥笑等侮辱性的态度对待孩子。
      克服自己与孩子之间可能存在的性格差异并努力协调。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有偏差,有些家长就很难看出孩子在性格上的问题。这种情况孩子很难学好琴。所以,家长一定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偏差,尽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二、 积极地发掘、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喜欢弹琴,认为弹琴是一个既开发智力又很有趣的过程,孩子却十分的不喜欢。
      学琴之初孩子还比较喜欢,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就逐渐减弱,很多孩子因而中断学琴。   兴趣是一种愿望,而实现愿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带来的喜悦,而喜悦可以使人注意力更集中。可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然而,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每天至少45分钟的练琴对于任何人都是很难忍受的,从效果看也一时看不出有什么收益,天天练琴就觉得单调、枯燥,难以坚持,家长们也觉得学琴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期待以自然的兴趣来维持孩子学琴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弹琴的兴趣,并不断支持,才能使孩子坚持不懈地练习。当孩子以真实的情感表现音乐时,那种音乐给她带来的兴奋和刺激会使她为了再次寻求那种情绪而不断的努力。    三、 鼓励孩子坚持练琴   家长要鼓励孩子每天要保证一定的练琴时间。
      要帮助孩子制定练琴时间表,并督促孩子尽量严格按时间表执行,并按老师的上课要求提醒孩子的技术要求和练习的阶段和内容。只有保证一定的时间每日练习,才能使他们逐步提高技术能力。练习时,家长应更多的为孩子考虑,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动作控制能力差时,由孩子决定休息和练习方式。
      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独立性,在学琴初期可以多辅导孩子(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以后辅导的时间应该逐步减少,不要完全替代支配孩子学习。    四、 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法练习   首先要提醒孩子用慢练的方法。“慢练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赵晓生语)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毛病。
      慢练的意义很明确,但不慢练的却大有人在,其结果是,演奏者只能演奏出相当粗糙的音乐。对症的方法是打开节奏功能,用节拍管住他们。“慢些,你就能更快”(谚语),初学、比赛、考级前,请千万别忘了这条经验。   其次要提醒孩子注意放松地练习,尤其是初学者,只有在放松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其它对指、腕、臂的要求,避免对个别手指过分用力而影响手形。
         总之,家长要有耐心和责任心,用科学的方法辅导孩子,并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作出榜样,帮助他们从学习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

    仰***

    2019-01-10 16:46:58

其他答案

    2019-01-10 16:48:21
  •   看了您发来的帖子,我感到您是一位很懂得保护孩子求知欲的母亲,就这一点而言,对孩子就是莫大的幸福。 
        就您所说的情况,我也常听到很多学琴的孩子妈妈们说过。其实,您不必着急,因为每个人在接受一项新事物时,开始的情绪往往是很高的,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反而怠慢松懈了。
      您的孩子现在学琴已经两年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厌烦感,因为开始学时,曲子简单,作业不多,对他(她)来说不会产生太大的学习压力。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作业难度和量都比以前较重,这样孩子就会在不经意中感到压力,就会有厌烦感。
      所以这阶段需要老师妈妈更多的给孩子以鼓励,更多的体谅关心孩子,可以采用以下办法尝试: 1、在孩子回课时,与老师事先将孩子本周的练琴表现反映给老师,请老师在上课时,适时的表扬或与他以前做比较,给孩子鼓气。因为老师的鼓励可以让孩子信心十足,继续努力。
       2、在家练琴时,多与孩子交流所留曲目的感受,妈妈可以扮做学生请教孩子一些弹法和乐理知识,让孩子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3、虽然没有机会让孩子参加演出,可以自创环境氛围,在家里定期举行小型演奏会,将屋内适当的布置一下,有点会场的感觉。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戚朋友都可已邀请参加,或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也来参加,这样孩子的荣誉感就会促使他对学琴充满信心。另外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不一定非要孩子看儿童的专场演出。还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有名的音乐家的故事,用于激励孩子。 当然办法还有很多,只是需要您要用鼓励的手段来时时激励孩子,切莫简单粗暴的强迫孩子练琴,这样只能是适得其反。
      您若有空也可以把孩子带到乐友来,这里的编辑们很愿意来聆听他(她)的演奏。 。

    这***

    2019-01-10 16:48:21

  • 2019-01-10 16:41:13
  • 学习琴,可以让孩子多听听琴类的音乐方面的作品.
    让孩子自己 感到琴的好处,自己发生兴趣.
    

    谁***

    2019-01-10 16:41:13

  • 2019-01-10 16:36:55
  • 关键的问题在于她要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学好。

    画***

    2019-01-10 16:36:55

  • 2019-01-10 16:06:02
  • 设计一些故事,游戏或场景让她对弹琴产生兴趣,如培养一个会弹琴的英雄或偶像给她.

    张***

    2019-01-10 16:06:02

  • 体育/运动 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