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集锦6篇)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集锦6篇)

y*** 23-04-04 练习题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1)

关于大自然的语言的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 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59.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

A.劳动人民心中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60.第3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A.下定义 列数字 B. 下定义 举例子 C. 作比较 举例子 D. 列数字 作比较

61.对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B.“传语”“ 暗示”“ 唱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

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这句话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答案】

59.D

60.B

61.C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2)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题

一、新课导入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向沙漠进军》)。哪位同学能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学生介绍)

二、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物候、物候学等相关科学知识。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通过具体句子,分析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三、预习检测

小黑板出示生词检测题

注音或写汉字:

piān yùn ( ) nì ( )然 ( )育 载途 销声( )迹 yīng 草长( )飞

要求学生写在检测本上,一名学生到黑板书写,之后互批、订正。

四、依标导学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黑板上出示的5个问题。老师巡回,了解学情。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A、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B、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C、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D、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E、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生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并分析一下吗?

五、交流点拨

1、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表述不完整的同组学生可补充。不同意见可讨论,老师点拨,完成1-4题。

2、在思考分析1~4题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整体的写作思路。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并板书:

现象→概念→原因→意义

现象──────→本质

3、交流第5题:

⑴ 此文语言的生动集中表现在第1、2段,哪位同学能从中选取具体的`句子来分析一下?

学生交流。表述、分析不完整的组内同学或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⑵ 老师也从文中找出了两个句子。(小黑板出示)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给大家分析一下?(用彩色粉笔标出关键词)

例句1、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例句2、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师生小结: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这门科学知识,而且明白了说明事物语言不仅要明确、严密,还要力求生动、形象。这样会增加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达标检测(以试卷形式出现)

1、必做题:

⑴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一词的意思是;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⑵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段话中划线的词的作用是;这三个例子说明的道理是

⑶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举出例子。

2、选作题:

生活中有很多农谚,包含着丰富的物候知识,你了解哪些农谚,列举出来,并说说它们包含了怎样的物候知识,自习课进行一次交流。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3)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1.给同音字组词

睁 ( ) 情( ) 搬( ) 燕( ) 洒( )

征 ( ) 晴( ) 班( ) 雁( ) 撒( )

2.你还知道那些大自然的语言?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写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3.比一比,组词

睁( ) 蚂( ) 搬( )

挣( ) 仪( ) 般( )

略( ) 钓( ) 撒( )

路( ) 钩( ) 散( )

4.你知道水果红红的“脸蛋儿”是大自然的什么语言吗?你知道水果核坚硬的`外壳是大自然的什么语言吗?看到蒲公英种子身上长满绒毛,你读懂了什么?试着把你的发现写成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4)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各组多音字注音。

和平( ) 落叶( ) 差劲( )

和面( ) 落枕( ) 出差( )

和了( ) 丢三落四( ) 参差( )

2.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1)物候——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A.观察 B.观测 C.观看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

A.耕种 B.播种 C.耕地

(3)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A.区别 B.区分 C.区划

(4)如果能注意到物候——,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以避免。

A.延迟 B.推迟 C.推长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抒情 比喻 拟人

B.证明 拟人 比喻

C.叙述 拟人 比喻

D.描写 对偶 拟人

4.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5.下列文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②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它为物候。

④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⑤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综合练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李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oC,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

2.“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的原因是什么?

3.产生“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原因是什么?

4.在这几段文字中,除了举例子,作者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来,抄在下面。

5.在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时,作者一共举了两个例子,有必要吗?为什么?

6.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文中哪句话所说的意思一致?

答案

【基础练习】

1.hé huó hú lu lào là

chà chāi cī

2.(1).B (2)C (3)C (4)A 3.D 4.D 5.③⑤①④②

【综合练习】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此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

2.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3.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形成山脚冷而山腰不冷(没有霜)的现象。

4.下定义: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作比较、列数字: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5.有必要。因为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还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6.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5)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6.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答: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答:

17.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2分)

答:

18.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9.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作用:

20.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3分)

答:

(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15分)

16.(1)“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儿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每小题2分,共4分)

17.“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 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分)

18.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意义。(2分)

19.(1)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 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20.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6)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

基础知识题

一、下列选项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孕(yùn)育 簌簌(sù) 农颜 数据

纬(wěi)度 连翘(qiáo) 经度 差异

C.物候(hu) 避免(miǎn) 予报 播种

D.萌(méng)发刺槐(kuí) 短促 土壤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衰( )( )( )( )

2.翘( )( )( )( )

3.观( )( )( )( )

4.落( )( )( )( )

三、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草木荣枯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形影不离

A.光荣 又 充满 形态

B.茂盛 又 充满 形体

C.光荣 复习 载重 形状

四、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

1.物候________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___得多。

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_是_________的。

A.观测 灵验 观察 必需

B.观测 灵敏 观测 必要

C.观察 灵活 观望 必然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语言的记叙文。( )

2.“首先是纬度,……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这句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阅读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二)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 )

A.第①句 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

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

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

A.总分 B.并列 C.解说 D.补叙

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5.第⑤句中的“早春”、“晚春”两个词在文中指公历三、四、五月,其实农历对正月、二月、三月也有称呼。请问农历五月与三月分别称作什么?

6.“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7.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________;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_________。

8.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9.再写出两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一、B

二、1.shuāi衰老cuī等衰

2.qiào翘起qiáo连翘

3.guān观赏guàn道观

4.lu落水là落下lào落地

三、B

四、B

五、1.×2.×

阅读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

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二)

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

3.C

4.D

5.孟春、季春

6.二十四节气名称选其二即可

7.“哪些”“首先”

8.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

9.经度因素、高度因素、古今因素三者选其二

相关推荐

爬山阅读答案(汇总8篇)

考试资料
爬山阅读答案(1)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
展开详情

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集锦17篇)

议论文
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1)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
展开详情

教科版科学教学设计(汇集7篇)

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懂得交流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获得更多的证据。2.交流信息时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快速、准确地交流信息。3.培养乐于与别人交流
展开详情

分式教学设计(实用7篇)

教学设计
分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列
展开详情

苏教版认识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教学反思
苏教版认识负数教学反思(1)今天上了第二节课,对教材的理解可能更深了一点,第二节课与第一节课的区别应该在于,第一节课中有比较明确的“0”,正负表示的量相对较固定,而第二节课的“0”可能并不确定,同时正
展开详情

经典阅读试题(精选15篇)

考试资料
经典阅读试题(1)科技进步,1840S的电报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云云,Telegraph有很重大的意义:拉进了longdistancecommunication。但是遇到了一些obstacle:fund不
展开详情

美术鉴赏教学计划(汇总5篇)

教学计划
美术鉴赏教学计划(1)一、主要教学内容:1、认真备课,检验使用完善美术备课摸板。2、备课研讨教学绘画基本技能技法的教法学法,提高教学设计能里。教学绘画基本技能技法的实践练习,绘画造型能力的提高。3、深
展开详情

狮子和兔子教学反思(精选8篇)

教学反思
狮子和兔子教学反思(1)《狮子和兔子》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寓言故事。“狮子”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被称为“百兽之王”,“兔子”则是一种性格温顺,身体娇小的动物,这两种强弱对比十分鲜明,通过朗读感受启发学生
展开详情

1到5的认识练习题(汇集3篇)

练习题
1到5的认识练习题(1)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到20各数的认识同步练习题一、填空。1、写出下面各数。十一十三十七二十2、16的相邻数是和。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4、7个一和1个十合
展开详情

阅读理解精选答案(集合7篇)

考试资料
阅读理解精选答案(1)(1)选A项3分,E项2分,D项1分,B、C不给分。解析:B项,这一句话不能把小方的年龄、外貌、衣着等描写出来了;C项“这只是”表意绝对。D项“常来走走”还有对小方关怀之意。(2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城堡教案(甄选19篇) 我的母亲的阅读答案(精品16篇) 体育安全教育教案(集合20篇) 数学的角的练习题(优质15篇) 十二生肖猴的故事(优质4篇) 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集锦4篇)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全家福教案(实用17篇) 白鹅优秀教案(优质5篇)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集锦6篇) 中秋节散文大全(精编5篇) 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精选3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通用20篇) 5以内序数教案(精编16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合集18篇) 语文教学反思不足之处(通用3篇) 五彩的烟花教案(热门7篇) 圆柱表面积教学反思(合集16篇)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实用7篇) 社会行为教学反思(优选8篇) 生物必修3教学计划(汇集15篇) 普通话教学计划(必备3篇) 折扣课件(汇总3篇)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6篇) 阳光的接力阅读答案(精选4篇)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设计(精编3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 讲评试卷的英语(集合7篇) 水循环课件(精编6篇) be用法练习题(精编6篇) 乡村诗歌(实用18篇) 三只小猪音乐教案(精品3篇) 年级期末测试卷语文上(合集5篇) 秋水练习题及答案(汇编4篇) 眼睛的阅读理解答案(推荐4篇) 中国龙教案(精选3篇) 樱桃阅读答案(优选19篇) 年级考试卷的答案(汇总6篇) 人教版翠鸟教学设计(汇集4篇) 济南的阅读答案(精编15篇) 英语作文关于梦想(汇总18篇) 意外阅读答案(推荐6篇) 萝卜蹲教案(实用14篇) 革命烈士诗歌大全(精品3篇) 想象作文假如我是(热门9篇) yw教案(精选3篇) 幼儿交通安全教案(精品18篇) 拼音dtnl教案(实用5篇) 莎士比亚故事(优质6篇) 保安优秀员工评语(优质3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优选20篇) 负氧离子阅读答案(必备6篇) 日月水火优秀教学设计(精选4篇)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精选8篇) 脑筋急转弯题大全(汇总3篇) 年心理学试题(必备9篇) 菜根谭名言(合集3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必备5篇) 勾股定理优秀教案(集合5篇) 老人与海的教案(精选16篇) 依依阅读答案(精品8篇)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集锦10篇) 北固山下阅读答案(汇总6篇) 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精编7篇) 孝敬的故事(精编18篇) 关于立冬的唯美句子(集合3篇) 汉语教学教案(精品18篇) 配对教案(精选18篇) 贾平凹散文集(汇集3篇) 幼师实习单位评语(合集17篇) 塞上曲阅读答案(汇集4篇)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集锦20篇) 基础知识的知识点(精品8篇) 儿童梦想诗歌(合集3篇) 描写星空的散文(集合4篇) 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试卷(集锦6篇)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手划破了安全教案(通用7篇) 温度计教学反思(热门16篇) 诗歌教学反思(甄选17篇) 声现象教案(推荐3篇) 认识方向教案(热门18篇)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推荐11篇) 光的传播教案(精选6篇) 背影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6篇) 吆喝说课稿(汇集12篇) 电能的知识点(优选5篇) 常用的英语谚语(精编18篇) 认识地球教案(汇总3篇) 书斋阅读答案(热门5篇)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集合16篇) 猫教案郑振铎(精编5篇) 蟋蟀的住宅优秀教案(优选19篇) 蒹葭教学反思(集合10篇) 梅兰芳蓄须教案(甄选7篇) 尊老爱幼教案(甄选6篇) 细胞的分化教案(热门11篇)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推荐3篇) 小花籽找快乐教案反思(甄选6篇) 关于青春的主题班会(精品7篇) 沙漠诗句(精编7篇) 爱迪生的名言大全(实用3篇) 落叶散文诗(精品4篇)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500字(集锦16篇) 纪昌学射课件(汇编6篇) 奥数速算与巧算练习题(热门3篇)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汇总17篇) 洗手帕教案(汇集10篇) 镜子的谜语(优选4篇) 如何写故事(汇总8篇) 反思试卷(通用18篇) 哀溺文序阅读答案(合集3篇) 一只鸟仔音乐教案(必备3篇) 点点和多咪的信教案(优质4篇) 小树叶教学反思(优选12篇)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热门6篇)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汇总3篇) 猫教学反思郑振铎(优质5篇) 红绿灯眨眼睛安全教案(甄选4篇) 附练习题及答案(甄选7篇) 的的练习题(集合20篇)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编4篇) 简易方程说课稿(通用17篇) 紫藤萝瀑布阅读理解答案(推荐6篇) 区域地理课件(实用19篇)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热门16篇) 阅读棉花的答案(推荐17篇) 诗歌表达方式(优质6篇) 函数试题(精品1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实用13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推荐5篇) 合作共赢议论文作文(优选5篇) 常见绕口令(集合5篇) 落花枝头阅读答案(优质5篇) 足球的征文(汇总8篇)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推荐5篇) 齐白石阅读及答案(精选3篇) 特殊点名阅读答案(实用5篇) 卢梭的名言(汇总13篇) 分数与除法教案(通用19篇) 凡卡课件ppt(甄选4篇) 阅读答案背影(必备17篇)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大全(精品8篇) 迎来春色换人间教学反思(推荐4篇) 年英语毕业试卷(实用3篇)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答案(精编18篇) 老鼠报恩的故事(必备7篇) 家乡的老房子教学反思(集合6篇) 三只白鹤教案(汇集18篇) 变废为宝教案及反思(集合4篇) 春燕来阅读答案(通用7篇) 敬畏自然教学反思(优质19篇) 包身工教学反思(汇总12篇) 风雪夜归的阅读答案(汇总4篇) 平行四边形习题(汇集9篇) 韵母教案(精编20篇) 天净沙教案(热门20篇)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精品7篇) 小动物过桥教案(精品14篇) 关雎教学设计(必备6篇) 秋天的落叶散文(精编4篇) can的练习题填空(实用15篇) 反比例教学反思(汇集19篇) 四个字对联(实用3篇) 生活用品谜语及答案(精选4篇) 语文二年试卷分析(集合6篇) 以内减法教学反思(汇集19篇) 认识小数的教学反思(必备17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精编17篇) 6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实用17篇) 预防龋齿教案(精选11篇) 适合人朗诵的诗歌(热门9篇)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必备17篇) 迟子建的散文(通用19篇)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甄选6篇) 窗子阅读答案(汇集8篇) 故乡的小河散文(集合6篇) 美丽的孔雀美术教案(汇总7篇) 人教版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合集3篇) 地球仪教案(优选15篇) 有关爱情的成语(精品5篇)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案(精编4篇) 莫扎特的造访的阅读答案(精编4篇) 傻子阅读答案(汇编4篇) 奔跑阅读答案(精选16篇) 煤气开关不乱动安全教案(汇集6篇) 水母教案(优质16篇) 消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甄选15篇) 描写祖国的成语(汇总7篇) 光污染阅读答案(汇编5篇) 地理高知识点(精品9篇) 监督知识点(实用4篇) 小雪花教案(汇集15篇)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甄选15篇) 描写早上的句子(通用5篇) 琴诗赏析(汇编4篇) 我心目中的英雄征文(推荐4篇)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汇编19篇) 高级英语的练习题(通用5篇) 英语知识点年级上册(实用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