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雎教学设计(必备6篇)

关雎教学设计(必备6篇)

回*** 23-06-17 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3.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4.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这首古诗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四、教法和学法:诵读法、师生互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宋年间,辽国使者出使大宋,这辽国使者对大宋朝文人的才学早有所闻,于是,想以他本国一直无人能对的死对来为难他们。且听他出的上联是:三才天地人……,(多媒体显示)

串讲:这上联一出,只见当时在朝的文武官员个个面面相觑,摇头叹息,同学们,难道真被一小国使者难住了不成。我们来对对看,怎么样?不过,同学们对联接触得可能不多,我给大家提示一下,“三才”最早出自《易经》,“三才”的内容是天才、地才、人才。那什么内容也包括三部分?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诗经》的注解一,你也许能马上对出下联。(学生看书,教师提示学生勾画重点)

串讲:有谁能对?(《诗经》风雅颂,很不错,你已是半个东坡了。)

明确:幸亏我大宋朝有博学多才的东坡先生在,只见他略一沉吟,对:四诗风雅颂(多媒体显示)《诗经》将大雅与小雅,合称为“雅”,故此将“风雅颂”称为“四诗”。三对四,天地人对风雅颂,非常工整,得此对句答复,辽使为之赞叹惊愕,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风”指什么?“雅”指什么?“颂”指什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串讲:最能代表《诗经》成就的是“国风”。“风”注解上说是“地方歌谣”那到底是写什么内容的呢?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来看《诗经》的首篇“关雎”,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风的特色。

(二)理解主题

1.范读全诗 注意字音和停顿。(多媒体显示)

2.自由读(注意注释中的字音) 朗读指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并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要拖长读,显出声音的回环和谐。

3.齐读(正音、停顿:关关/雎鸠) 整体感知

提问:诗也就是歌。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风中的诗都是地方民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爱情)

4.是男子追求女子呢,还是女子追求男子?何以看出?(多媒体显示)

问:“好逑”、“窈窕”是什么意思?(君子好逑,注意“好”的读音为第三声,因为意思为“理想的配偶”不是喜欢配偶。“窈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串讲:男子追求女子,经历哪些过程?这整个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爱情的三部曲。(多媒体显示主题内容分析)

5.请同学们仔细研读,哪三部(哪三个阶段),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

学生讨论:(相爱或相恋,相即互相,是双方的。这是两相情愿吗?)

明确:钟情(多媒体显示)哪几句诗写的是这一阶段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逐步显示)

串讲:钟情于女子以后,第二阶段呢?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哪些诗句?(多媒体显示)

“寤寐”“思服”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追求 (多媒体显示)

串讲:你认为追求的结果是怎样的?理由呢?这一阶段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讨论明确:结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多媒体显示)“友之”“乐之”是什么意思?

对这个结果历来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求的结果,也就是结合了。理由是:钟鼓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乐器,不象现在的年轻人拿把吉他,到人家姑娘面前叮叮咚咚敲上一阵。撞钟击鼓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有此排场的,只有贵族在迎娶新娘时才有如此隆重的场面。用琴瑟来比喻婚后幸福的生活。现在,也还用琴瑟之和来表现夫妻和谐。当然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6.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否概括本诗的主题?(歌颂对爱情的忠贞)(多媒体显示)

7.有感情地朗读。

(三)赏析艺术特色(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兴

串讲:刚才我们在分析诗歌内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几句诗我们始终没有提到。我们先看第一句:导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什么关系?(引出)(多媒体显示诗句)

串讲: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兴,或者说托物起兴。它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发端。托什么物兴的又是什么?(托“关雎”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为何不说“关关乌鸦”却说“关关雎鸠”换句话说,所起兴的事物和所歌咏的事物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看注解“雎鸠是一种贞鸟”鸟类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鸠却有固定的配偶,也就是一夫一妻,这说明爱情的忠贞。同时就预示着这首诗的主题——赞美忠贞的爱情。由此联想到世间美好的婚姻爱情。它在诗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以下几节中找找看,(先言什么,兴什么?)

讨论明确: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根据分析多媒体逐步显示)

2.比、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地说,就是比喻。(多媒体显示)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3.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赋,所谓“赋”,是铺陈其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叙述和描写。这首诗也大量的用了赋这种表现手法。同学们,能找到吗?(全诗写爱情故事就是用了“赋”)。

四、欣赏音律(音韵美)

1.重章叠唱

现在我们分组对读,来思考一下《诗经》在艺术上具有什么特点?(反复)

师:对,有哪些句子是“反复”?

明确:第二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下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毛之,只改了一字,准确地说应该是“重章叠唱”,(多媒体显示)这种手法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深远,如现在的歌曲,在高潮部分再三反复,这是为什么?这样唱才觉得过瘾。使的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深味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这正是民歌的一个特色。(如好一朵茉莉花)

2.偶句入韵

在音韵上,除了重章叠唱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再读诗歌(押韵)我们以第一小节为例,看看有哪些韵脚?押了什么韵?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3.双声叠韵

师:诗歌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参差”是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四)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几首诗歌,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齐读,思考:这首诗继承了《诗经》哪种表现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答案:(兴)(其他几首用同样的方法。)

《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比兴)

《雨 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赋)

《红烛》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红烛啊!……(重章叠唱)(用启发性朗读学生很快能回答)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的深远: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

六、小结《诗经》“六艺”。

七、自由读,并且背诵。

八、语文实践活动: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这下,我们也当一回诗人,再现《关雎》一诗的意境和主题,写一首新体诗,字数不限,句式长短不作要求,只要有诗味就行。至于押韵,感兴趣的同学可尝试一下。

九、结束:音乐欣赏

最后,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关雎》的音乐美。


关雎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3.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4.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这首古诗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四、教法和学法:诵读法、师生互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宋年间,辽国使者出使大宋,这辽国使者对大宋朝文人的才学早有所闻,于是,想以他本国一直无人能对的死对来为难他们。且听他出的上联是:三才天地人……,(多媒体显示)

串讲:这上联一出,只见当时在朝的文武官员个个面面相觑,摇头叹息,同学们,难道真被一小国使者难住了不成。我们来对对看,怎么样?不过,同学们对联接触得可能不多,我给大家提示一下,“三才”最早出自《易经》,“三才”的内容是天才、地才、人才。那什么内容也包括三部分?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诗经》的注解一,你也许能马上对出下联。(学生看书,教师提示学生勾画重点)

串讲:有谁能对?(《诗经》风雅颂,很不错,你已是半个东坡了。)

明确:幸亏我大宋朝有博学多才的东坡先生在,只见他略一沉吟,对:四诗风雅颂(多媒体显示)《诗经》将大雅与小雅,合称为“雅”,故此将“风雅颂”称为“四诗”。三对四,天地人对风雅颂,非常工整,得此对句答复,辽使为之赞叹惊愕,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风”指什么?“雅”指什么?“颂”指什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串讲:最能代表《诗经》成就的是“国风”。“风”注解上说是“地方歌谣”那到底是写什么内容的呢?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来看《诗经》的首篇“关雎”,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风的特色。

(二)理解主题

1.范读全诗 注意字音和停顿。(多媒体显示)

2.自由读(注意注释中的字音) 朗读指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并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要拖长读,显出声音的回环和谐。

3.齐读(正音、停顿:关关/雎鸠) 整体感知

提问:诗也就是歌。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风中的诗都是地方民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爱情)

4.是男子追求女子呢,还是女子追求男子?何以看出?(多媒体显示)

问:“好逑”、“窈窕”是什么意思?(君子好逑,注意“好”的读音为第三声,因为意思为“理想的配偶”不是喜欢配偶。“窈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串讲:男子追求女子,经历哪些过程?这整个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爱情的三部曲。(多媒体显示主题内容分析)

5.请同学们仔细研读,哪三部(哪三个阶段),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

学生讨论:(相爱或相恋,相即互相,是双方的。这是两相情愿吗?)

明确:钟情(多媒体显示)哪几句诗写的是这一阶段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逐步显示)

串讲:钟情于女子以后,第二阶段呢?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哪些诗句?(多媒体显示)

“寤寐”“思服”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追求 (多媒体显示)

串讲:你认为追求的结果是怎样的?理由呢?这一阶段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讨论明确:结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多媒体显示)“友之”“乐之”是什么意思?

对这个结果历来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求的结果,也就是结合了。理由是:钟鼓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乐器,不象现在的年轻人拿把吉他,到人家姑娘面前叮叮咚咚敲上一阵。撞钟击鼓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有此排场的,只有贵族在迎娶新娘时才有如此隆重的场面。用琴瑟来比喻婚后幸福的生活。现在,也还用琴瑟之和来表现夫妻和谐。当然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6.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否概括本诗的主题?(歌颂对爱情的忠贞)(多媒体显示)

7.有感情地朗读。

(三)赏析艺术特色(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兴

串讲:刚才我们在分析诗歌内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几句诗我们始终没有提到。我们先看第一句:导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什么关系?(引出)(多媒体显示诗句)

串讲: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兴,或者说托物起兴。它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发端。托什么物兴的又是什么?(托“关雎”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为何不说“关关乌鸦”却说“关关雎鸠”换句话说,所起兴的事物和所歌咏的事物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看注解“雎鸠是一种贞鸟”鸟类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鸠却有固定的配偶,也就是一夫一妻,这说明爱情的忠贞。同时就预示着这首诗的主题——赞美忠贞的爱情。由此联想到世间美好的婚姻爱情。它在诗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以下几节中找找看,(先言什么,兴什么?)

讨论明确: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根据分析多媒体逐步显示)

2.比、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地说,就是比喻。(多媒体显示)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3.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赋,所谓“赋”,是铺陈其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叙述和描写。这首诗也大量的用了赋这种表现手法。同学们,能找到吗?(全诗写爱情故事就是用了“赋”)。

四、欣赏音律(音韵美)

1.重章叠唱

现在我们分组对读,来思考一下《诗经》在艺术上具有什么特点?(反复)

师:对,有哪些句子是“反复”?

明确:第二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下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毛之,只改了一字,准确地说应该是“重章叠唱”,(多媒体显示)这种手法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深远,如现在的歌曲,在高潮部分再三反复,这是为什么?这样唱才觉得过瘾。使的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深味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这正是民歌的一个特色。(如好一朵茉莉花)

2.偶句入韵

在音韵上,除了重章叠唱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再读诗歌(押韵)我们以第一小节为例,看看有哪些韵脚?押了什么韵?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3.双声叠韵

师:诗歌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参差”是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四)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几首诗歌,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齐读,思考:这首诗继承了《诗经》哪种表现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答案:(兴)(其他几首用同样的方法。)

《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比兴)

《雨 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赋)

《红烛》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红烛啊!……(重章叠唱)(用启发性朗读学生很快能回答)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的深远: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

六、小结《诗经》“六艺”。

七、自由读,并且背诵。

八、语文实践活动: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这下,我们也当一回诗人,再现《关雎》一诗的意境和主题,写一首新体诗,字数不限,句式长短不作要求,只要有诗味就行。至于押韵,感兴趣的同学可尝试一下。

九、结束:音乐欣赏

最后,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关雎》的音乐美。


关雎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3、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4、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这首古诗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四、教法和学法:诵读法、师生互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宋年间,辽国使者出使大宋,这辽国使者对大宋朝文人的才学早有所闻,于是,想以他本国一直无人能对的死对来为难他们。且听他出的上联是:三才天地人……,(多媒体显示)

串讲:这上联一出,只见当时在朝的文武官员个个面面相觑,摇头叹息,同学们,难道真被一小国使者难住了不成。我们来对对看,怎么样?不过,同学们对联接触得可能不多,我给大家提示一下,“三才”最早出自《易经》,“三才”的内容是天才、地才、人才。那什么内容也包括三部分?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诗经》的注解一,你也许能马上对出下联。(学生看书,教师提示学生勾画重点)

串讲:有谁能对?(《诗经》风雅颂,很不错,你已是半个东坡了。)

明确:幸亏我大宋朝有博学多才的东坡先生在,只见他略一沉吟,对:四诗风雅颂(多媒体显示)《诗经》将大雅与小雅,合称为“雅”,故此将“风雅颂”称为“四诗”。三对四,天地人对风雅颂,非常工整,得此对句答复,辽使为之赞叹惊愕,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风”指什么?“雅”指什么?“颂”指什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串讲:最能代表《诗经》成就的是“国风”。“风”注解上说是“地方歌谣”那到底是写什么内容的呢?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来看《诗经》的首篇“关雎”,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风的特色。

(二)理解主题

1、范读全诗注意字音和停顿。(多媒体显示)

2、自由读(注意注释中的字音)朗读指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并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要拖长读,显出声音的回环和谐。

3、齐读(正音、停顿:关关/雎鸠)整体感知

提问:诗也就是歌。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风中的诗都是地方民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爱情)

4、是男子追求女子呢,还是女子追求男子?何以看出?(多媒体显示)

问:“好逑”、“窈窕”是什么意思?(君子好逑,注意“好”的读音为第三声,因为意思为“理想的配偶”不是喜欢配偶。“窈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串讲:男子追求女子,经历哪些过程?这整个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爱情的三部曲。(多媒体显示主题内容分析)

5、请同学们仔细研读,哪三部(哪三个阶段),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

学生讨论:(相爱或相恋,相即互相,是双方的。这是两相情愿吗?)

明确:钟情(多媒体显示)哪几句诗写的是这一阶段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逐步显示)

串讲:钟情于女子以后,第二阶段呢?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哪些诗句?(多媒体显示)

“寤寐”“思服”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追求(多媒体显示)

串讲:你认为追求的结果是怎样的?理由呢?这一阶段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讨论明确:结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多媒体显示)“友之”“乐之”是什么意思?

对这个结果历来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求的结果,也就是结合了。理由是:钟鼓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乐器,不象现在的年轻人拿把吉他,到人家姑娘面前叮叮咚咚敲上一阵。撞钟击鼓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有此排场的,只有贵族在迎娶新娘时才有如此隆重的场面。用琴瑟来比喻婚后幸福的生活。现在,也还用琴瑟之和来表现夫妻和谐。当然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6、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否概括本诗的主题?(歌颂对爱情的忠贞)(多媒体显示)

7、有感情地朗读。

(三)赏析艺术特色(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兴

串讲:刚才我们在分析诗歌内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几句诗我们始终没有提到。我们先看第一句:导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什么关系?(引出)(多媒体显示诗句)

串讲: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兴,或者说托物起兴。它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发端。托什么物兴的又是什么?(托“关雎”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为何不说“关关乌鸦”却说“关关雎鸠”换句话说,所起兴的事物和所歌咏的事物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看注解“雎鸠是一种贞鸟”鸟类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鸠却有固定的配偶,也就是一夫一妻,这说明爱情的忠贞。同时就预示着这首诗的主题——赞美忠贞的爱情。由此联想到世间美好的婚姻爱情。它在诗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以下几节中找找看,(先言什么,兴什么?)

讨论明确: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根据分析多媒体逐步显示)

2、比、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地说,就是比喻。(多媒体显示)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3、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赋,所谓“赋”,是铺陈其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叙述和描写。这首诗也大量的用了赋这种表现手法。同学们,能找到吗?(全诗写爱情故事就是用了“赋”)。

四、欣赏音律(音韵美)

1、重章叠唱

现在我们分组对读,来思考一下《诗经》在艺术上具有什么特点?(反复)

师:对,有哪些句子是“反复”?

明确:第二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下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毛之,只改了一字,准确地说应该是“重章叠唱”,(多媒体显示)这种手法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深远,如现在的歌曲,在高潮部分再三反复,这是为什么?这样唱才觉得过瘾。使的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深味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这正是民歌的一个特色。(如好一朵茉莉花)

2、偶句入韵

在音韵上,除了重章叠唱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再读诗歌(押韵)我们以第一小节为例,看看有哪些韵脚?押了什么韵?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3、双声叠韵

师:诗歌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参差”是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四)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几首诗歌,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齐读,思考:这首诗继承了《诗经》哪种表现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答案:(兴)(其他几首用同样的方法。)

《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比兴)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赋)

《红烛》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红烛啊!……(重章叠唱)(用启发性朗读学生很快能回答)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的深远: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

六、小结《诗经》“六艺”。

七、自由读,并且背诵。

八、语文实践活动: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这下,我们也当一回诗人,再现《关雎》一诗的意境和主题,写一首新体诗,字数不限,句式长短不作要求,只要有诗味就行。至于押韵,感兴趣的同学可尝试一下。

九、结束:音乐欣赏

最后,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关雎》的音乐美。


关雎教学设计(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大部分表现劳动人民纯洁、朴实、健康的思想感情。而《关雎》则是《诗经》中较为优秀的爱情篇章。那么在教学《关雎》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这是我师傅在上完课之后问我的一个问题,当时这个问题掷地有声,重重地砸在我心里。我发现我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脑袋里一片空白。现在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教给学生以下几点。

1、赏古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内涵,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像《关雎》这首诗,它在韵律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双声叠韵。如窈窕、辗转等词。

②重章叠句。这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各章句法基本相似,只是在中间更换少数几个词语,达到回环往复的作用。

③两两停顿。《关雎》每句四字,两两停顿。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

所以在带领学生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这首诗歌的韵律特点,要让他们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同时还告诉学生朗读这首诗歌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读两两停顿的时候,中间要做到气断声延,声音要稍微延长点。关关—雎鸠。也可以让一个学生范读,其他同学点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体会评价诗歌朗读。

2、体会情感。古语有云:诗言情,诗言志。在诗歌精炼的语言背后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带领学生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依据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君子和淑女这两个人物上,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两个人物贴上了固定性的标签。当学生的回答超出这个框架范围的时候,我就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回了自己设定的框架。其实诗歌贵在它的多义性,贵在它所展现的一种朦胧之美。像我这样过于强调诗歌的形象性,等于是把诗歌给上死了。

教学诗歌要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那教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呢?我认为还是借助语言这个载体,通过品味里面的语言来带领学生体会情感。但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这个方法应该是多变的,这样可以避免课堂的单调。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①图画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句诗或某一节诗给课文添加插图。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同时又丰富了学生对这句诗或这节诗的理解。

②改写法。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散文,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寓于散文之中,在改写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③换词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换词比较,体会诗歌中某个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3、了解诗歌本身的特点。诗歌虽然有共同的一些特点,但每一首诗歌都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同样是《诗经》当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优秀诗歌,《关雎》和《蒹葭》的特点就不一样。《关雎》比较大胆直白,比较质朴;《蒹葭》则比较含蓄朦胧。所以我们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歌本身的特点。《关雎》这首诗选自《诗经·周南》,是周南这个地方的民谣,这首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直白通俗,表现得是劳动人民纯洁、朴实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但体会情感的过程不应该教师直接讲述给学生,而应该渗透在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和引导性语言中,从而将课堂教学内容引向深入。比如在导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一些民歌导入,让学生体会民歌的特点,这样既为接下去的教学作了铺垫,又渗透了一些民歌的相关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

以上是我在两堂课后对《关雎》这篇课文的一些的理解和感悟。虽然有些理解不一定正确,但我毕竟用心思考过了。我相信只要坚持,只要多思,我能够走得更远。


关雎教学设计(5)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多媒体显示:

关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

在河心小小洲上。尽翻身直到天光。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长和短水边荇莱。

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

采荇菜左右东西。弹琴瑟迎她过来。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水荇莱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

睁眼想闭眼也想。娶她来钟鼓喧喧。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

听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同时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

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挚鸟。

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关雎教学设计(6)

《关雎》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 电视机

【教学过程】

一、播放《蒹 葭》动画,引入新课学习。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三、课文朗读:播放《关雎》动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读)

四、认知讨论:就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可以罗列部分问题引导。(说)

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探究:讨论《关雎》之美,美在何处?(议)

六、学生试译课文内容(按节),教师补充并归纳。讲解有关《诗经》的.基本常识,对重点的生字词提出要求。(说)

七、观看《关雎》动画,学生现场演绎现代版《关雎》(听,看)

八、主题归纳并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九、课堂作业: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

十、课后作业

1 背诵全诗(记) 2 翻译全诗(写)

板书设计:见有关课件

相关推荐

高考文科学习方法大全

高三语文
1、首先是高三语文语文成绩比较差的文科生,主要是积累的不多,对于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都不了解。所以高三文科生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来复习,哪里最弱就补哪里。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多积累一些知识,比如文言
展开详情

秋天的雨课件(汇集18篇)

课件
秋天的雨课件(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语言的优美。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4.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
展开详情

相处有道500字初中作文

七年级语文
古人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就是告诉我们与朋友相交,守信为本,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既然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都要讲诚信,求和谐,讲相处之道,那么人与自然是否也有相处之道呢?我们是否应与自
展开详情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考试作文
今天下午,语文期中考试,也是诚信考试,无人监厂。老师说:“期中考试的时间是100分钟,谁要是管不住抄别人的就和我去办公室吧,那里有老师看,谁要是想去,就别签自己的名子。”最后,每位同学都写上了名字。诚
展开详情

皮皮鲁传读书笔记范文

三年级语文
读了《皮皮鲁传》这本书,我认识到了一个调皮而又充满爱心的小男孩-----皮皮鲁。从《鲍尔历险记》中,我认识到了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鲍尔,也认识了许多有同情心的人和动物,如:清道夫、黑虎、锁柱、大旗、小伟。
展开详情

有关岁月的散文(甄选4篇)

散文
有关岁月的散文(1)总是喜欢,喜欢这墨一般的夜晚,喜欢夜里无声无息的安宁;当天色越来越暗的时候,天空里却布满了星星,大的、小的、亮的、暗的,密密的、稀疏的都眨巴着眼,像小孩似的调皮。而那银色的月亮,如
展开详情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

高考辅导资料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
展开详情

我的青春摆渡人为话题议论文600字

九年级语文
青春是让人激动,在青春这场戏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会哭,会笑,会尴尬,会会伤心,会激动……。在这场戏中每个人都是主角,不管你好不好看,高与矮,胖与瘦,不管你咋样都是这场戏的主角,没有副角或助演。朋友我们
展开详情

我的小熊笔记本作文

笔记
我的小熊笔记本,是妈妈给我买的,我可喜欢了。因为它的封面上有许多小熊,所以我叫它“小熊日记本”。日记本的大小和练习本差不多,彩色的封面是塑料套做的,上面有许多只小熊和两只大熊。它们有的在做操、有的在玩
展开详情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备考资料
一.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汇编19篇) 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 短片故事(通用7篇) 英语诗歌大全(通用10篇) 关于考试后的感想作文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医院实习报告范文 安全知识作文 广东中考学生的必备描写话题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六年级作文 人教版圆柱表面积说课稿(甄选4篇) 军训生活感想心得总结 关于享受过程的高二作文800字 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甄选10篇) 社区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 2022高二作文家训勤俭节约范文 高二安全的议论文800字 语文阅读《选择》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各年级期中考试重难知识点练习考试提分必备 观沧海赏析(必备4篇) 业务员实习报告范文 谈考试作文 二年级的手抄报 坚持的故事作文 学高为师800字满分作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书心得范文 小学关于劳动的作文500字 高一生物四步走学习方法 成长的味道800字话题作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反思(实用5篇) 高中英语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英语知识要点 高二学习计划2022 英语四级听力真题(集合20篇) 军训市场营销口号 幼儿园教师的读书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提纲 源氏物语读后感范文500字 2022高中地理教学教案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范文优秀作文 安全知识顺口溜 关于好的成语(优选10篇) 16字女生军训标语口号大全 明开头成语(合集4篇) 细品生活600字精彩作文 科目一的考试技巧(推荐6篇) 2022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初一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护士实习带教评语 昆虫记阅读笔记100字 书的故事作文400字(精品3篇) 高考高分英语写作的6项重要原则 有你很幸福500字小学作文 考试过后作文500字 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大学英语作文300字 全脑速读方法及技巧(汇总7篇) 幸福源于付出为题的议论文赏析 早会正能量小故事(合集13篇) 倍数因数应用题带答案 母鸡教学反思(精品17篇) 形势与政策实践心得体会 2022读书的高一作文800字 回乡偶书课件(汇编8篇) 上学歌教案(汇总19篇) 咏鹅课件(精品7篇) 《边城》读书笔记 2022年小升初满分作文 萨特名言(实用6篇) 最新大学英语自我介绍范文 高中英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怎么学习一年级的数学呢?家长能为此做些什么? 关于老照片的小学生日记 婚礼致辞 美丽家庭事迹材料 2022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关于我的理想150范文 高考各科备考策略 傅雷家书阅读题及答案 读怀念母亲有感500字范文 艾青经典诗歌(集合5篇)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必备4篇) 小升初考试必出成语典故与易错成语 小学区三好学生事迹材料 实践心得作文 苦儿流浪记读书笔记700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护士实践学习心得体会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资料整理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内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济南的冬天阅读题(合集7篇) 关于实践心得作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语文名言名句摘抄 中国名著读书笔记600字 高一读书笔记200字 猎人笔记读后感范文500字 灵异鬼故事短篇(汇编3篇) 学生军训心得总结 关于母爱的小学生作文 化学高一必修一的知识 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作文提高方法 行道树读后感500字范文 松花江话题作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的八大技巧大全 一次特殊的考试作文 初一政治自我新期待练习题 手指优秀教学设计(推荐6篇) 小学生写景满分作文整理 学生军训感想优秀范文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热门9篇) 以畅想为话题高中作文 托福写作21分难考吗(精品4篇) 思念的滋味650字优秀范文 行政管理实习报告2022年 简短童话故事(优质16篇) 考研成绩查询注意事项 那一次考试作文 英语读书笔记 高二思想政治学习方法 高二历史的逆向思维学习方法 角平分线说课稿(集锦4篇) 室内设计实习感想 2022年五一劳动节七年级演讲稿 消防安全知识观后感 民族团结的优美句子(精选3篇) 飞呀飞音乐教案(汇总4篇) 暑假打工实践心得 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必备15篇) 会计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安全课教案(推荐16篇) 画房子教案(精选15篇) 2022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西江月教学设计(集锦17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教师家庭教育培训心得 班主任教育随笔 温岚 2022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提分方法 四年级绿野仙踪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2022高三化学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鞋匠的儿子》读书笔记 守株待兔改编作文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合集18篇) 以放鞭炮为话题的小学生日记 美丽中考作文 简爱读书笔记 出行安全教案(汇总16篇) 圆的方程教案(汇集6篇)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7篇) 小妇人读书笔记优秀范文 张文慈个人简介 野草教学反思(通用9篇) 你教会了我中考优秀作文 儿童谜语脑筋急转弯(甄选16篇) 夏的句子(合集4篇) 高三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关于红楼梦读后感高一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 期末考试动员主题班会(通用7篇) 英语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滑轮课件(优质4篇) 2022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观刈麦教案(集锦7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高三作文换位思考800字 幼儿节约用水教案(精品17篇) 介绍家乡英语作文(汇集20篇) 2022年关于五四青年节演讲稿 诗词书法(热门8篇) 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 高三作文大全范文 初学英语有什么技巧吗?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方法 名人名言作文 坚持梦想议论文(必备5篇) 汉城 赵州桥优秀教案(优质10篇) 2022大学生销售实习工作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摘抄600字(合集16篇) 她是我的朋友读后感范文 问候早上好的句子(汇总15篇) 父亲节的诗 太庙 读《骆驼祥子》有感优秀范文800字 乐理教案(优质3篇)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习惯 莫泊桑的名言(热门3篇) 折纸教案设计(通用7篇) 小学一年级如何学好语文的方法 考试600字 语文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期末练习试题 美食散文(推荐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