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怎么分类?

首页

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怎么分类?

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怎么分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8-22 20:01:45
      
     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做如下分类:
    (1)依据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民法上的行为、行政行为、司 法行为。
    民法上的行为,是指由民法规定的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人的行为。这是 行为法律事实中最主要的、最常见的。
    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当行政行为与民事 活动相关联时,就可以成为民事法律事实。例如,技术引进合同经主管机关 批准的行为而生效,这里主管机关的批准行为即行政行为,就成为技术引进 合同生效的民事法律事实。 司法行为,这里的司法行为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判决行为,它可以引 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2)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表意行为 和非表意行为。 ①表意行为。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进行的行为。表意行为 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无效民 事行为。表意行为就是我国《民法通则》创设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产 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例如,依法订立合同的行为,立 遗嘱的行为等。它是最常见、最大量、最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 准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以外,当事 人实施的意思通知、观念通知、感情表示的行为。
      意思通知,如要约拒绝、 履行催告、选择权行使催告;观念通知,如承诺迟到的通知、发生不可抗力 通知、瑕疵通知、债权让与通知、转委托通知等;感情表示,如被继承人的 宽恕等。 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当 事人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当事人实施民事行为的意思表 示不合法,因而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②非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无须意思表示而实施的行为。 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违法行为等。 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无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 思,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的行为,例如,拾得遗失物、 发现埋藏物、先占、加工、著作、无因管理等。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因违反民法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 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违约行为。违约行为是指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 (3)根据行为是否合于法律规定,可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合法行为和违 法行为。 ①合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民法规定或不违反民法规定,能够引起 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 ②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不符合或者违反民法规定的,依法应承担民 事责任的行为。主要包括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童***

    2018-08-22 20:01: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法律 相关知识

  • 法律咨询
  • 法律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