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助儿童诗(赞美警察方面的)

首页

求助儿童诗(赞美警察方面的)

求助儿童诗(赞美警察方面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53:12
  •   哪位读者在读到警察局推事这句机械刻板的判决词以后,不为充盈全篇的诙谐幽默而忍俊不禁,继而掠起一丝淡淡的酸楚悲哀呢?这是一种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的融合,形象化的语言则称为“含着微笑的眼泪”。而这一特定审美效果的产生,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说独特的形式美。
      这就是打上了作者鲜明个性印记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亦即饮誉文坛的“欧·亨利手法”。对上世纪初纽约万花筒的形形色色,作者的感知、体察、理解、评价,都无不积淀于其中。
      “……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哪位读者在读到佛来思节夫人这句惊愕的话语以后,不为之怦然心动,继而歔欷慨叹,再回首观照全篇,对玛蒂尔德亦悲亦喜的命运,去展开一番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呢?而这种联想的推动和想像的引发,也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说独特的形式美。
      莫泊桑正是以匠心独运的构思布局为一大特色,从而赢得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这顶桂冠的。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作者的褒贬爱憎,也无不积淀于其中。
      这,大概就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吧。
      饶有趣味的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的产生,并非单在作者一方,按现今流行的“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乃是在读者的参与之下完成的。
      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展开“智力竞赛”的结果。而作者赋予作品的教育、认识、审美等诸项功能,也都非作品自身所能实现,同样必须在读者与作者的“智力竞赛”中方可完成。
      实际上,在创作过程开始之时,作者就必须有意识地去考虑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揣摩读者的经验知识以及接受能力,即对读者的所谓“期待视野”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并以此斟酌调整自己的构思。
      阿·托尔斯泰作为“过来人”,说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我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知道,我所写的东西的紧张程度及其质量,取决于我最初提出的关于读者的想法。读者,作为我的想像、经验和知识所理解的某个一般的有生命的人,是跟整部作品的主题同时产生的……读者的特点和与读者的关系决定着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和比重。
      读者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同读者之间的“智力竞赛”,在这两篇小说中,首先表现在“蓄势艺术”的娴熟运用上。欧·亨利设置这样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出乎意料地把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就作者而言,这是一种艺术冲击力的久蓄而猝发;就作品而言,这是一种氛围的陡转和节奏的突变;就读者而言,这是一种积久的思维定势的突然破坏。
      这个剧烈的跳跃立刻将前面的六个场景沟通联结起来,它迫使读者重新回首观照全篇,去努力挖掘作品中潜存的含义。这样,读者从每一个个别场景中摄取到的零散印象,也便在这一突变的点染下产生了新的意义,此时前面六个场景的总和,已经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变化了。
      
      那么玛蒂尔德呢?她的全部悲欢,均系在一串项链上。她的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似乎已经演完了命运的三部曲,她将以十年含辛茹苦所改造了的新的路瓦裁夫人的形象——不再是舞会上那个艳压群芳的雍容华贵的美人,而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去走完她的人生之路。
      这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这其中显然也有作者蓄势成美的艺术,也有读者积久而成的某种潜在的思维定势。作品如奇峰突起的结局,也是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艺术震撼力。足见读者也是文学的动力,不仅仅是消极地被作品所左右,而且也在积极地创造作家、发展作品。
      
      当然,凡是成功的艺术作品,正如其内容具有不可重复的独创性一样,其艺术形式也必然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这是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独立审美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出人意外的结局”,在两篇小说中,因为分别为各自内容的质的规定性所制约,故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便各有其不同的侧重面。
      
      在《警察和赞美诗》中,主要是特有的“美国式幽默”的激发和催化。小说结尾之所以妙,妙就妙在出奇制胜,因为大大超出了一般读者的意料,打断了一般读者的思维线索,从而满足了他们求新猎奇的审美要求,并且触发出凝聚了读者社会评价的笑来。
      当然,这种结尾虽属“出乎意料”,但又必须是“在情理之中”的,它决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至于对这种“必然性”的领悟,凭借的是人类独具的对审美表象的概括和抽象能力。读者的审美激情正是在结尾处达到顶点,此后便透过形式外观而切入内容实质,并逐步转入到深沉的理性思索之中的。
      
      在《项链》中,主要是对读者“悬疑状态”的唤起。读者在作者的指引下,业已走进了主人公的生活,牵连进事件的纠葛之中,而作者有意留下的“象外之境”和“言外之意”,更需要读者从事件的发展中去推测和补充。这是高明的作者在这场“智力竞赛”中,对“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规律的熟谙和遵从,对读者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信任和尊重。
      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赝品,她究竟如何应变,是陷入对往昔的追悔,还是又燃起对未来的希望?读者的“悬疑状态”将产生巨大的审美乐趣。这种虽属于感受范畴之内,又在感官把握之外的东西,正是艺术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黄***

    2018-12-27 01:53: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