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北京大学生入学农转非问题

首页

北京大学生入学农转非问题

请前辈帮我鉴定下学校此说法的有否真实准确,如果我要放弃了农业户口我知道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我家在近郊,而且近郊有农转非并保留土地权的转法,但不知我会不会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所以我很困惑,
学校文件如下:
北京有各位新生: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北京生源中的农村户口新生可以持以上两部门签发的《农转非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办理农转非工作,预计此项工作在10月下旬进行。
    届时,我校将在接到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的文件后,通过院系统一将证明发至每位农村户口新生手中。
    农转非工作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未来的就业、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每位新生应主动向家长进行解释,按时办理。
    新生农转非工作只有一次,过期不补。
    每年均有个别未办理农转非手续的毕业生,出现就业派遣时无法进入国家正规单位工作,或出国留学时无法办理签证,考取研究生无法落户,无法办理劳动保险等情况,我们深为惋惜!
    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迎农村户口新生利用与家长团聚的机会,讲明政策,落实工作。
    祝各位新生国庆节快乐!
    
                                                北京工商大学招生办公室
                                                    2008年9月25日
    

  
 

(此新闻被浏览:337次)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1-24 11:27:30
    这个文件没错
    一般农村考生在入学时即可办理
    如未办理,在学期间,每年10月到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统一补办.

    更***

    2008-11-24 11:27:30

其他答案

    2008-11-24 21:56:50
  •    
    今年,对大学生户籍管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一定范围内取消了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必须同时迁移户口的政策,规定新生入学不再转户口。此举被认为是大学生户籍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那么——     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已全面推行。
      但是,随着新体制的建立,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给毕业生就业带来诸多困扰,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与现行户籍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过早进入校园展开招聘活动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1998年以来,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三资企业进入校园开展招聘活动的时间越来越早。
      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固然可喜,但这种做法对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很大冲击。毕业生为就业而奔波的日子提前了近一年,大学4年变成了3年。虽然教育部曾专门发文,规定企业到校园开展招聘活动的日期不得早于11月20日,但用人单位采取各种变通办法,比如将招聘场地挪到了校园外的宾馆、饭店,或将招聘工作挪到网上:网上投简历,网上洽谈,面试通知、笔试通知均在网上发布。
         企业提早展开招聘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申请户口指标的时间问题。目前,学生考上大学后,需将户口迁入高校,其毕业时再将户口迁出学校,并须在限定时间里将户口落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如果工作单位不在其原籍,单位必须提早为其申请一个当地的户口指标。而负责审批户口指标的各地人事局对于申请、审批的时间都有相应的规定,过期则不再受理。
      尤其是近年来,各地人事部门逐步加强了对户口指标的审批控制力度,要求的材料越来越多,制订的规定越来越详细。用人单位不得已将招聘工作往前提,以便早日确定人选后提交材料申请户口指标。   二、就业与毕业生考研、出国在时间上的冲突日益严重   用人单位过早展开招聘活动,使准备出国或考研的毕业生面临两难选择,也往往埋下日后违约的隐患。
      因为出国与考研存在风险,而求职季节又提前,很多毕业生不得不边备考边求职。而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同意接收,就会立即催促毕业生与其签订三方协议,以防万一,大部分毕业生只能选择签约。可毕业生一旦考研或申请出国成功,就有可能违约。   三、初衷本是推动就业工作的一次就业率存在不合理因素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向全社会公布所属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200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市也开始采纳这种做法。
      公布一次就业率的初衷本是推动高校重视就业工作,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可这一指标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水平。   因为在当前的就业体制下,毕业生如果去外企和民营企业工作,可能会因为单位没有为他解决户口而不能列入学校的就业方案。
      这样,毕业生到外企和民营企业工作的人越多,一次就业率就会越低。未来几年内,随着人们户口观念的进一步淡化,一次就业率不合理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另外,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公平就业,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但户口问题却使公平竞争的目标难以实现。
      同样是北京高校的毕业生,北京生源的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的机会就比其他人多得多。因为受国家人事政策的限制,大部分非国有单位拿不到进京指标,也就是说不能接收非北京生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即使是国有单位,每年接收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指标也有限制。   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必将随着各方面的改革进程而逐步淡化。但由于还存在着人口、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户籍制度在短期之内还难以完全取消。   在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尚需时日的情况下,要解决上述一系列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关键在于改革当前实行的大学生户口管理制度,取消大学新生入学迁移户口的政策。
      具体做法是,学生考上大学后,户口留在当地,如是农村生源,仍可按规定办理农转非手续,户口继续留在当地乡镇派出所。   学生的户口和学校脱离,这样学生的就业工作就不一定非赶在毕业前完成。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只需要从学校接收其人事档案,无须在毕业后立即接收其户口,为其落户,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户口对于毕业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3方面的压力。
      用人单位过早开展招聘活动、就业与继续深造的冲突、一次就业率的统计等等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   事实上,实行这一做法的现实条件已趋于成熟。如实行多年的粮油关系已于今年全面取消,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已经开始尝试大学新生不转户口,上海生源考上海的大学不迁户口。
      北京市公安局和市教委于2001年也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及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录取本市新生不办理户口迁移的规定》。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也规定,大中专院校(含技校)招收的区内学生,入学报到时将不再迁移户口 。

    逆***

    2008-11-24 21:56: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