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关产后减肥 不知各位妈妈们生完孩子后 体重恢复了吗 有想减肥的妈妈吗 减肥成功的妈妈们介绍一下经验吧 不知那些真对产后减肥的机购管用?

首页 >
生活
美容/塑身
减肥/塑身

有关产后减肥 不知各位妈妈们生完孩子后 体重恢复了吗 有想减肥的妈妈吗 减肥成功的妈妈们介绍一下经验吧 不知那些真对产后减肥的机购管用?

有关产后减肥 不知各位妈妈们生完孩子后 体重恢复了吗  有想减肥的妈妈吗  减肥成功的妈妈们介绍一下经验吧  不知那些真对产后减肥的机购管用吗

全部答案

    2016-05-07 14:07:45
  • 正常饮食同时让自己时刻处于陀螺状态,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有做不完的事情,结果自己的体重减轻,肌肉得到锻炼,妈妈宝宝都有好处!这是俺的亲身体会.
  • 2016-05-07 14:07:45
  •   No。1 如果不为宝贝哺乳,可以摄取与怀孕前相同的热量,这样既可以帮助减去身上不想要的赘肉,又可以维持体力。      No。2 每天喝2杯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仅为3%,喝后容易产生饱腹感,既不易使人发胖,又可使身体得到充足的蛋白质、钙质及大量的维生素B、A等营养素。
      选用脱脂奶也不失为一种上策,脱脂奶与全脂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是一样的,但有助于控制脂肪过多摄入。 No。3 每天吃5两深绿色蔬菜,深绿色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如芥蓝、西兰花、豌豆苗、小白菜、空心菜等。最好在就餐时先吃这些食物,这样可以增加热量消耗。
       No。4 每天最少吃3两主食,不吃主食固然可消耗身体脂肪,但会产生过多代谢废物,对健康不利。主食中最好有一种粗粮,如燕麦、玉米、小米、甘薯、豆子等。这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吃后不仅让人不容易产生饥饿感,还不会吃得太多。 No。
      5 以大吃特吃水果的方式满足食欲大错特错,水果中含糖8%,有时糖含量可达到20%,香蕉中也含有很高的淀粉。因此,每天吃水果的数量也要注意限制。数量最好控制在300克以下(去皮去核后),吃香蕉不应多于2根以上。 No。6 吃水果的时间也不可忽视,这对于控制过多热量摄取很重要。
      最好不要在餐后吃水果,正确的做法是在餐前吃水果。这样,等到进正餐时腹中已有食物,不会太感饥饿。这样就不易过多进食,有助于控制体重增长。 No。7 多吃新鲜水果,少饮果汁。因为,吃水果的饱腹感要比喝果汁明显得多。提醒一点,有水果时最好不吃沙拉,水果拌上沙拉酱和糖就会热量大增。
      如果有新鲜水果,尽量不去吃干果,干果去掉水分后热量密度直线上升。 No。8 经常吃一些需要多咀嚼才能咽下的食物。营养专家认为,人在咀嚼300次时就开始产生饱感,这样也有助于控制进食量。 No。9 选择既有营养又可控制热量的食物,如多选低脂肪及低蛋白的食品,像豆制品、牛奶、鸡肉、鱼等;多选新鲜蔬菜、海藻。
      如果是同一类的食物,应该选择脂肪少、热能低的品种,如可用鸡肉代替猪肉。 No。10 只吃天然食品,少选含人工合成剂以及加工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往往加入过多的人工色素和化学添加剂,不仅污染母乳,没有多少营养,还会增加肝肾负担,如选择炸薯条就不如选择新鲜马铃薯。
       No。11 食物的原料和调味品也应养成定量的好习惯,可在家中备有一个小台秤随时称一下,这样可以帮助控制量。 No。12 少吃甜食,包括撒在水果和麦片上的糖,还有蛋糕、饼干、面包、食品派等,都会使新妈咪在不经意之中过多摄取了糖分。
       No。13有些食物虽然从表面上看并不含有糖分,如沙拉酱、热狗、汉堡包、罐头及一些冷冻蔬菜,但其中可能含有蔗糖、葡萄糖、蜂蜜或玉米糖,进食时应留心看包装上的标注,以免不明不白吃进去很多糖分。 No。14 少做煎炸食品,如果煎炸一定要在食品外面挂浆,并挂浆要薄,以减少吸油。
      同时,注意控制进食过多动物油,即使是植物油也要限量,最好选用新潮食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 No。15 炒菜时注意尽量不要时间过长,以免水分流失。最好让菜肴保留较多的水分,这样可以增加菜肴的体积,吃进去能够起到更好的饱腹作用。 No。
      17 煲汤时要注意频繁将漂在汤上面的油撇去。如果顿顿饭离不开汤最好煲清汤,不要做浓汤,浓汤含有更高的热量。 No。18 不要拒吃马铃薯,以为它是发胖食品。马铃薯中固然含有不少淀粉,但毕竟大部分是水分,约占总量70%,重要的是含有大量能够产生饱腹感的膳食纤维,因此,用马铃薯代替主食具有减肥效果。
       No。19 可以用马铃薯代替主食,但不要把它当作蔬菜。因为,马铃薯的热量虽然比主食要少,可比起蔬菜来却是大得多。人们在进餐时也总习惯于菜吃得多,如果把马铃薯当菜吃,同时又不注意减少主食量,容易摄入过多热量。 No。20 每天清晨起床后先喝一些温开水,这样有助于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如果能够坚持在三餐前都饮用温开水会有更好的效果。
       No。21 不可饮水过量,以喝后不觉胃胀、不感恶心或不影响食欲为好,不然反会诱发饥饿感,增加进食量。 No。22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吃得过饱,三餐进食要均匀,并在进餐时要有科学顺序,如可在餐前先上汤,吃饭时先吃体积大、热能低的清淡食物和蔬菜。
       No。23 进餐过程中要专心致志、细嚼慢咽食物,并在咀嚼时手不要碰别的食物。餐后马上刷牙漱口,以免残留在口腔中食物气味诱惑自己想再吃的欲望。 No。24 平时,注意远离食物的诱惑,如经常把食物放在自己看不见或不容易拿取的地方。
       No。25 不要为了避免发胖,有时一天吃二顿或一顿,甚至一天不吃饭;或遇到爱吃的食物就多吃,下一顿再减肥,没有爱吃的食物就不吃。这样,会使身体不能充分利用食物燃烧释放的热量,而是过多将热量储存起来,由此增加摄食量,反易使脂肪堆积在皮下。
       No。26 进餐时最好不喝佐餐饮料,平时应注意少喝饮料。饮料与水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但不节制饮用使人会在无意之中长胖。特别想喝时,可以喝一些低热量或无热量的新型甜味饮品。 No。27 每餐做饭时只做够量的食物,盛饭之后再去掉一口,避免克制不了自己多吃的欲望而过多进食物。
       No。28 水果、蔬菜、纯谷类食物热量密度较低,动物性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热量密度较高。加工的谷类食品尤其是干燥加工食品,如饼干、面包、干果等热量密度也相当高。因此,在烹调时注意降低食谱的热量密度,如炒香肠时可加些蔬菜。这样,在美美吃好吃饱地同时又可降低总热量摄入。
       No。29 低热量密度的食物通常不耐饿,常在饭后2-3小时便会产生饥饿感。可在正餐之间加些低热量的小零食,如小萝卜条、芹菜条等来充饥,这样不会使人增肥。 No。30 无论是否哺乳,按时称体重是了解自己热量摄取是否偏高或偏低的最佳方法。
      如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随时调整饮食上的热量摄取。 产后体重的变化 据台湾元气早安健康生活网介绍,怀孕期间,标准的体重增加为12~13公斤左右,其中5、6公斤的重量为胎儿体重、加上羊水重量、及胎盘重量,因此在生产之后,体重可以马上减轻5、6公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身体会把留滞的水分排掉(约2~3公斤左右)。
      剩下的3~4公斤左右的重量大部分为在孕期时所增加的脂肪重量。 简单的说,在产后一个月之后所增加的体重(和产前比较),才是我们净增加之体重。而这些重量绝大部分都是以脂肪型态存在身体的各部位。减重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多余的脂肪减掉。 为什么产后减重不容易? 体重增加或减少,是由热量的摄取和消耗的情形来决定,当你吃进去的热量多过你所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就会被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造成肥胖。
      反之,则会消耗脂肪,使体重下降,达到减肥的目的。 因此要减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第一、减少热量的摄取;第二、增加热量的消耗;或两者同时进行。一般上,产妇的生活作息刚好和以上两种情形相反。根据传统的台湾做月子文化,产妇要?补?4~6周,并且要尽量的卧床休息,在大补特补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食物的热量,很容易就吃近一大堆高热量的食物;而长期卧床休息,使得身体的基础代谢变慢,热量的需求下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当然体重就不容易被控制下来。
       另外,内分泌系统的改变(荷尔蒙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造成身体代谢变慢;还有一些患了产后忧郁症的人,由于长时间卧床、或暴饮暴食,使得体重不降反升。综合以上的因素,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在生完小孩之后,身材就从此走了样。 产后减重基本原则 基本上,在产后的第一个月不必马上急着减肥,这段时间应该尽量吃营养的食物(但是要注意食物的热量),多休息(可以维持日常活动,但是要避免提重物或激烈的塑身运动),并且保持愉快的心情。
      至于体重方面,只要维持在比刚生产完少2~3公斤即可(怀孕时体内多余的水分)。不要太过于心急恢复原来的身材,免得弄坏了自己的身体,反而得不偿失。 减重计画应该在产后4~6周(看身体复原情况而定)开始进行,要注意刚开始不要把目标订得太高,免得达不到目标时,反而失去了坚持下去的斗志。
      因此订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计画,攸关减重成功与否。 以下几点原则提供大家参考: 1、设定产后6~8个月回复原来体重。 2、拟定有氧运动计画,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至少30分钟。 3、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运动,互相砥砺。 4、吃高营养、低热量、低胰岛素的食物。
       5、哺喂母乳者,每周减重不宜超过0。5公斤,热量摄取不得低于1800大卡。 6、哺喂母乳者不宜使用药物减肥。 7、每天测量体重。
  • 2016-05-07 14:07:45
  • 关键在于坚持锻炼!
  • 2016-05-07 14:07:45
  •   产后形体恢复的三个原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10:34 生殖健康博览网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还没有从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平息下来,很多新妈妈就开始筹划减肥塑身的大计了。     但是,产后何时可以做运动?如何运动才有效果?北京妇产医院的主任医师王琪在做客中国生殖健康网的谈色论性话健康节目时,回答了网友关于产后形体恢复运动的一些问题。
       1、母乳喂养有利于瘦身 产后瘦身的第三点在于要坚持母乳喂养。新妈妈在分娩前体内会积存许多热量,而乳汁的大量分泌,可以消耗体内积存的热能,有助于新妈妈瘦下去。产后如果不哺乳,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反而容易使妈妈发胖。 2、产后运动宜简单 如果新妈妈的身体正常分娩,产后恢复较好,那么产后两到三天,新妈妈就能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上肢的运动、下肢的运动。
      但是要注意在整个产褥期不要用过度用腹压的运动,比如说上身的负重下蹲等,类似这样的动作要尽量减少。 3、产后42天进行恢复训练 我们建议新妈妈在做产后恢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好要等到产后42天以后,医生确定通过检查,看到盆底没有过度损伤、没有早期的膨出、脱水的表现,新妈妈才可以开始做一些用腹压的动作,或者穿瘦身服、塑身装。
      特别提醒那些体重过度增加的新妈妈、或者是因为分娩的时候孩子过大,甚至要用手术助产的新妈妈,要更加注意产后训练的时机。
  • 2016-05-07 14:07:45
  •   有许多准妈咪会有错误观念,以为怀孕就可以大吃特吃不用在乎身材的问题,针对这样的观念,国泰医院内湖分院妇产科主任郑志坚指出,准妈咪理想的体重是整个孕期增加12~15公斤,一旦体重过重,不仅造成日后身材肥胖,还可能导致其它孕期并发症的出现,例如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难产、新生儿异常等危险状况。
      因此,准妈咪更应该要建立体重管理的概念,在怀孕时只要适当地摄取营养,不挑食不偏食,避免体重增加太多,在生产后只要透过饮食调整与运动,就可以健康甩掉身上的赘肉,恢复孕前身材。 相信有许多女性朋友尝试过「挨饿」瘦身,也许整天就只吃一颗苹果,甚至都没有吃东西。
      振兴医院营养治疗科营养师钟子雯表示,节食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长时间下来造成肌肉流失,反而没有减去脂肪,而且体力也会因此下降,采用低热量(800大卡之内)节食方式减重,容易造成低血压、怕冷、皮肤干燥、便秘、情绪不稳等问题。一般建议一星期以减重0。
      5~1公斤为宜,而减重中的女性,每天摄取的热量最低不可低过1,200卡(哺乳的妈妈必须再加500卡)。这样的方式,虽然不能短时间减掉很多重量,但若是持之以恒,整个减重期可以减去的体重会更多,而且不容易复胖,相信这才是各位妈咪们的终极目标吧!。
      
  • 2016-05-07 14:07:45
  •   产后经济有效的减肥法    大多数产后妈妈,在最初的日子腹部看起来像5个月妊娠般大,这是因为子宫依然胀大,没有完全恢复的缘故。经过3—18个月的时间,子宫会渐渐复原。    但由于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时,腹壁肌肉被过度拉长和伸展,肌肉弹性会有实质性的降低,腹部肌肉松弛非常严重,如果不经过锻炼,腹壁肌肉的弹性不能复原,为了使形体恢复得更好,其中最简单、最经济、效果最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体形恢复策略,就是在产后尽快做有利于锻炼腹部肌肉的美腹操。
       1、仰卧床上,两膝关节屈曲,两脚掌平放在床上,两手放在腹部,进行深呼吸运动,肚子一鼓一收。 2、仰卧床上,两手抱住后脑勺,胸腹稍抬起,两腿伸直上下交替运动,由幅度小到幅度大,由慢到快,连做50次左右。 3、仰卧床上,两手握住床栏,两腿一齐向上跷,膝关节不要弯曲,脚尖要绷直,两腿和身体的角度最好达到90度,跷上去后停一会儿再落下来,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腹部发酸为止。
       4、两手放在身体的两侧,用手支撑住床,两膝关节屈曲,两脚掌蹬住床,臀部尽量向上抬,抬起后停止,4秒钟落下,休息一会儿再抬。 5、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尽量向上跷,跷起来像蹬自行车一样两脚轮流蹬,直到两腿酸沉为止。 6、立在床边,两手扶住床,两脚向后撤,身体成一条直线,两前臂屈曲,身体向下压,停两三秒钟后,两前臂伸直,身体向上起,如此反复进行5—15次。
       7、一条腿立在地上,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另一条腿弯曲抬起,然后用支撑身体的那条腿连续蹦跳,每次20—30下,两条腿交替进行,直到腿酸为止。 做健身操要持之以恒,才能奏效。每次做时要用力,将动作做到家。做时应能体会到肌肉在用力地伸展与收缩。
       爱心提示:产后最初的一段时间身体器官尚未恢复,做操不要过于劳累。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减肥/塑身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