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纠纷怎么处理?

首页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纠纷怎么处理?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纠纷怎么处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3-24 14:33:32
  •   撤销权
    要正确掌握撤销权的法律依据
    撤销权是我国《合同法》新规定的一种权利。《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方式及出现纠纷处理方法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为尽早稳定法律关系,各国立法例均规定了撤销权的行使期间。这是因为债权人撤销权的效果,易涉及第三人,如果使其常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很难保护交易的安全。且如果债权人可长期主张撤销权,势必对债务人财产的自由处分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交易安全。
       纵观各国,撤销权行使的期间有多种规定,有的国家规定为除斥期间,我国《合同法》第75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该条规定了两个期限:一是关于“一年”的规定,属于除斥期间的规定,适用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情况,其起算点为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不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二是关于“五年”的规定,适用于债权人不知道撤销事由的情况,其起算点为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不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该期限实际上是撤销权行使的固定期限,只要在该期限内不行使权利,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将导致权利的消灭。 根据最高法院对《合同法》司法解释第8条规定,《合同法》第75条规定的“五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终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故《合同法》五年的规定应为除斥期间。
      法律之所以规定除斥期间,其原因在于因为这些原因而使撤销权长时间的延续,使第三人的权利长期不能得到确定,必然会有害于交易,所以规定了除斥期间来消除这个问题。可见法定的两个期间中的任何一个期间届满,债权人的撤销权均归于消灭。

    张***

    2018-03-24 14:33: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