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说明如何认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关?

首页

说明如何认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关?

说明如何认识信息化与汉字传承的关系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4-19 18:17:26
  •   我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体量庞大、一般人不容易获得的古籍;现在,连《四库全书》都有了电子版本,查阅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对于保存、更新非常有利。可见,信息化时代的文字记录方式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是利大于弊。
    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却无法正确书写汉字的具体部首和结构。
      因此,在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汉字书写。我们在接触电脑前已经学过汉字,所以感觉用键盘敲出字符很方便;但是请设想一下,如果换作一个从未学过汉字的人呢?即使他学会了敲键盘,对于打出的汉字还是无法识别。故学习汉字的书写和使用这个基础环节不可或缺。
       对于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通过记录语言传承文化;二是直接传达文化信息,即从汉字本身折射出文化现象。前者是汉字最重要的功能;后者则属于附加功能。当然,汉字以外的文字也有通过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只是汉字更独特一些,因为在最古老的几种意音文字中(还有埃及圣书写、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汉字是唯一在今天还在使用的。
      此外,汉字的结构中保留着表义符号,本身就能传达许多文化信息,特别是古汉字。以“砲”和“炮”为例:大炮起源于汉代的抛石机,故为“石”字边;到了宋代,火药发明了,于是就有了“火”字边的“炮”——可见,从汉字偏旁的演变能够体会出一些文化现象。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汉字的文化承载功能。
      如果一定要将每个汉字都与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挂上钩,就过于牵强了。 关于在信息化时代如何传承好汉字文化,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从学校教育抓起,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字教学水平,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对汉字的掌握。 其次,抓好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
      现在大学生毕业、评职称对外语都有硬性要求,对自己母语的掌握却没有要求。应尽快在大学本科、研究生中全面铺开汉字测试工作,并对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在汉字的掌握方面定出硬性要求;凡与语言文字有关的部门和教育部门,也应把汉字测试的成绩作为能否上岗的依据。
       此外,经常组织以汉字为内容的各类活动,组织编写一批高质量的汉字普及读物,也能提高民众学汉字的兴趣,营造出学用汉字的良好社会氛围。

    沈***

    2014-04-19 18:17: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