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首页

请问“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23 17:45:13
    "色空无异"色是有的意思.空是无的意思.无异是没有不同的意思.
      
    是说人类在世间所做,所用.所识的一切东西,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
    化,一切都不是长久的.(人类所造的那一样东西是长久的,所用的
    那一样东西是能够长久不坏的.又有那一个人的寿命是长久的).意思就
    是人类在世间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缘所生,所化都是不长久的,惟有"佛
    法"才是永恒不变的.当年世尊在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时候,重点提
    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使空,空即使色"说明有与无的关系.说白了
    就是告戒我们对世间的物欲追求不要无止境,甚至不择手段,即使你有无
    穷无尽的财富有能享用多长时间呢?这就是平衡我们的心态,知足常乐.
    只要我们不去过分的追求物欲的东西,就不会惹上烦恼和罪过.

    ~***

    2006-07-23 17:45:13

其他答案

    2006-07-13 17:05:54
  •   提供一已之见,贻笑大方:
    这句话指的是修行的境界!
    当修行者进入“出世间禅”的极高级阶段,就到了色空合一境地,这时看到事物的真实相,所谓“纳须弥于芥子,一芥子容三千大千世界”。这时已修到了接近佛的境地!
    《心经》是佛教般若部的修学总纲,要是掌握了(特指修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波罗密多六味:(1)檀那波罗密,意译布施。(2)尸罗波罗密,意译戒,笃行善道,约束言行,不自放逸。(3)羼提波罗密,意译忍,心性澄醇,酣于道法,遇诸苦乐加身,泰然自若,无动于衷。(4)毗梨耶波罗密,意译精进,不为自身利益,为渡众生,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修习五波罗密。
      (5)禅那波罗密,略称禅,意译静虑,一译思维修,指摒息诸念,了却万缘,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以致虚无空寂的境界。(6)般若波罗密。般若意为智慧,在佛经译经理论中属于生信不翻,即仅其字音,不翻其含义。此一语,已被佛徒视为圣哲之思,佛理精华尽在其中,令人闻之顿生敬信,若翻为智慧不足以表达般若的深邃涵蕴,至生浅薄之感。
       般若,可析其义为三,是名三般若: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方便般若。

    爱***

    2006-07-13 17:05:54

  • 2006-07-13 10:00:12
  • 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都是有“1”和“0”构成的,“1”和“0”反应到硬件上只是不同的电位而已,说到底其实“1=0”。那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否也是如此呢?慢慢体会吧。

    如***

    2006-07-13 10:00:12

  • 2006-07-13 01:39:13
  • “色”是形,“空”是本;“色”是“量”,“空”是“质”。色空是相对的,是相互转化的。水有三态,液、冰、汽,按佛学之说即“色”,然其质恒为水即空。究物之质(佛学称为悟)的结果就达到“空”。
    佛经书耳!如真想明白,当个学问学学。有人给你讲“佛语”,你让他/她用自己的话语讲给你,哪怕是方言。
    当今世道,什么都有假。

    嘛***

    2006-07-13 01:39:13

  • 2006-07-13 01:05:49
  •   《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其中的色,是指人们的色身即空性如来藏。色与空讲的是色
    身与空性如来藏的关系。
    “因为你的色身是从你的如来藏制造出来,而且由它所执持的,所以你的
    色身就是如来藏的一部分。
      既然你的色身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怎么可以说 色身不是空性如来藏呢?在这一段经文里的“空”性,就是讲第八识如来 藏。” “譬如明镜上的影像,应该说也是明镜自体的一部分,影像并没有离开明 镜而现行啊!不应该说镜上所现行的影像不是明镜啊!又譬如你的手臂就 是从你的身体长出来的,并且不能分离而运作,必须依附在你的身体上才 能运作,根本就是你的身体的一部分啊!怎么可以说你的手臂不是你的身 体的一部分呢?”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就是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 空,空不异受”。
      “‘想、行’也一样,到最后一个识蕴则是:‘识即是 空,空就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所以讲’亦复如是‘”。人的“ 识蕴总共有七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还有末那识即第七识。“空性 心如来藏,不能离开这七识心而在三界中独自现行运作啊!七识妄心也不 能离开空性心如来藏而独自现行运作啊!这个就是‘不一不异’的道理。
      ” 摘编自萧平实居士的著作《心经密意》 。

    1***

    2006-07-13 01:05:49

  • 2006-07-12 21:24:19
  •   佛经的《般若心经》是"色既是空"的真正出处,佛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无非是超脱俗世之后,色即成了空无,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最后空无也是色,是色的另外境界。影片取名为"Sex is Zero"(色既是空),却充满了青春大学生对性的渴望和好奇,以及自身性魅力的无限散发,有一种反讽的味道。
       般若心经的原文及注解: 《般 若 心 经》  [唐]玄奘法师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色即是空”我简单的理解就是:色即是虚无,虚无就是色。
      色即是空,指世上的色,欲望等都是虚幻的,空无的,等你真的视一切为空无,就发现虚幻就是和色一样了。   就像你孜孜以求的某种东西,迷恋追逐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但是历经劫难后反思,其实你追求的只是一场虚幻,虚无,欢情过后,什么都没有,所谓色即是空。
         看破红尘之后,你明白空和色没什么区别,空不异色。你就安心的沉于你的“空”的哲学中。   所谓四大皆空。 。

    牛***

    2006-07-12 21:24: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