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卵巢肿瘤

多囊卵巢,

我结婚两年了,一直没有怀孕过,脸上一直张痤疮,小腿上的汗毛多而且很硬,在我月经的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做了个B超发现卵巢增大两侧卵巢内有很多个卵泡,大夫诊断为多囊卵巢,请问大夫做B超就可以确诊吗?
苗*** | 2008-10-29 20:42:02

好评回答

2008-11-02 10:48:11
j*** |2008-11-02 10:48:11 14 3 评论
你可能是雄激素分泌旺盛,多囊卵巢B超就可以诊断确诊。化验体内激素,然后对症治疗。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8-11-02 14:58:58
  •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月经失调(月经稀少或过多、不规则出血、宫血甚至闭经),双侧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性不孕,多毛,肥胖,皮肤色素沉着,痤疮,乳房发育不良,溢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发病时间越长以上的症状和体征越多。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应该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发病机制(有高泌乳素型,高雄激素型,LH/FSH比值大于3型,胰岛素抵抗型及综合型等),对症用药是关键...

    查看全部>>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月经失调(月经稀少或过多、不规则出血、宫血甚至闭经),双侧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性不孕,多毛,肥胖,皮肤色素沉着,痤疮,乳房发育不良,溢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发病时间越长以上的症状和体征越多。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应该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发病机制(有高泌乳素型,高雄激素型,LH/FSH比值大于3型,胰岛素抵抗型及综合型等),对症用药是关键;
      而西医治疗多采用激素类药物(如:服用乙烯雌芬、补佳乐、倍美力加黄体酮;克龄蒙;避孕药(如:妈富隆(又名:氧孕烯炔雌醇片)、达英-35、敏定偶(复方孕二烯酮片)等)、安体舒通、二甲双胍等;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他莫昔芬、氯米芬等,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FSH)等)治疗;根据众多专家的临床用药观察并发症很多(如:肝肾功能损害,脂肪及糖代谢异常,服药期间不规律阴道出血等),停药后多出现:体重快速增加,多毛,泌乳,闭经,情绪烦燥等;而用促排卵药物过多还会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体化综合征、妊娠后流产率较高、黄体功能不全、血管神经功能失调、卵巢萎缩等;用激素药物期间月经会正常,可这是药物替代疗法,停药后停经,使内分泌失调再进行性加重的女性很多;
      另外,用激素药物越多,对于卵巢自身内分泌功能的不良影响越大,再想从根本上系统调理疗程越长;慎重选择治疗方法更是恢复的关键;
      亦有的西医为患者选择而采用手术治疗(如: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电灼术和激光气化术)等,治标不治本,机体内分泌的自然调节功能没有得到恢复,再出现卵巢多囊的机率极大;且如果在手术中万一损伤了卵巢皮质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卵巢萎缩,出现卵巢早衰的术后病例也是很多的;
      希望众朋友多方考证,详细了解激素药物的副作用,而多囊卵巢的形成有许多女性也是用促排卵药物,反复流产,服用避孕药物,减肥保健品后形成的,所以,从根本上治疗是康复的首要选择;
      正因为激素药物对于这种病情的治疗在疗效方面有所欠缺,且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很大,所以,我们中研专家组多年研究首创的《生殖平衡绿色疗法》的系列特效中药,是从根本上进行全面配伍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是经过权威专家辩证论治后,针对你病情的特点对症配方,从“心、肝、脾、肾”入手,结合具体病情特点,选择性的运用“药疗、足疗、体疗”,使药物按经络走行自然分布,选择性作用于病灶,逐渐恢复生殖轴的生理功能,使各项激素水平正常,卵巢多囊现象消失,有成熟的卵泡发育及排卵,即达到自然生育的目的,也防止卵巢功能继续受损害,影响以后女性特征的保持。
      希望患病朋友多了解中医中药,不要使你的卵巢再受损害;为你与下一代的健康,相信祖国医学。
    知*** | 2008-11-02 14:58:58 39 2 评论
    0/300
  • 2008-10-30 22:10:27
  • 多囊卵巢的诊断标准:
    月经不正常,就是不排卵
    雄激素高,就是痤疮,乳房长毛
    B超显示卵巢多囊性改变
    
    你再做个内分泌激素测定就能确诊,多囊卵巢的睾酮高
    
    话说楼上的,B超可不是什么病都能查出来,只有形态有改变的病才能看出来.....
    伪*** | 2008-10-30 22:10:27 43 2 评论
    0/300
  • 2008-10-30 10:51:57
  • 体内有没有病B超都能检查出来的,但有时也会有误诊的时候,不防去别的医院再检查一下了,尽量不要到一些小门诊检查,到大医院检查比较保险一点。。。。
    s*** | 2008-10-30 10:51:57 29 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