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海市蜃楼看到的是正立像还是倒立像?

首页

海市蜃楼看到的是正立像还是倒立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24 16:09:32
      海市蜃楼分上现蜃景和下现蜃景两种,上现蜃景中看到的是正立像,下现蜃景中看到倒立像。海市蜃楼是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很大,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水温也不容易升高。这时,海面上的空气层出现了上暖下冷的现象,使得空气的密度上层小下层大。在无风的天气里,这样的空气层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如果海边有一位观察者,海中A处有一个小岛。由A发出的光从密度大的空气下层(光密介质)向上射,由于空气的密度逐渐变小,所以光会逐渐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逐渐增大),沿着一条曲线AC前进。光线到达C点时,由于人射角恰好大于临界角,发生了全反射。光从C点折回后,则从密度小的空气上层进入密度大的空气下层,光线会逐渐靠近法线方向,沿曲线CO,进入观察者的眼睛。
      而观察者见到的小岛的像是沿着曲线OC在0点的切线方向,显然小岛的像A'比小岛A的位置抬高了许多,所以这种幻景也称为上现蜃景。上现蜃景中看到的是正立像。 除了在海边看到的上现蜃景之外,还有一种下现蜃景,这要在沙漠中才能见到呢。由于沙漠地区很干燥。
      在强烈的阳光下很容易升温。而空气不擅导热,这就使得下层的空气因靠近地面温度较高,离地几米高的空气层温度就要低得多、这样,空气层的密度是上面大下面小。如果在观察者前方较远的A处有一株树,A处的树向下投射的光线进入下层空气时,因那里的空气密度较小,折射光线会逐渐偏离法线方向,并在C处入射角超过了临界角,发生了全反射。
      全反射后的光线再逐渐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最后进入观察者的眼中。从图中可以看出,观察者见到的树的像A'要比树的实际位置低得多,所以这种沙漠幻景也称为下现蜃景。在下现蜃景中看到的是倒像。 。

    仗***

    2019-02-24 16:09:32

其他答案

    2019-02-24 16:54:35
  • 海市蜃楼中出现正像还是倒像,出现几个像,与光线通过空气层的折射率的变化状态有关,自然界中大气折射率的不同分布就形成了不同的海市蜃楼幻景。 
    所以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是正像,也可能是倒像。在实例中,正像的几率要大一些~

    杜***

    2019-02-24 16:54:35

  • 2019-02-24 16:39:55
  • 是正立的!
    就和镜子的原理一样!
    是大气密度不均形成的!!

    赵***

    2019-02-24 16:39:55

  • 2019-02-24 16:11:02
  •  海市蜃楼看到的是正立像还是倒立像?
       海市蜃楼是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很大,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水温也不容易升高。这时,海面上的空气层出现了上暖下冷的现象,使得空气的密度上层小下层大。在无风的天气里,这样的空气层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如果海边有一位观察者,海中A处有一个小岛。由A发出的光从密度大的空气下层(光密介质)向上射,由于空气的密度逐渐变小,所以光会逐渐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逐渐增大),沿着一条曲线AC前进。光线到达C点时,由于人射角恰好大于临界角,发生了全反射。光从C点折回后,则从密度小的空气上层进入密度大的空气下层,光线会逐渐靠近法线方向,沿曲线CO,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而观察者见到的小岛的像是沿着曲线OC在0点的切线方向,显然小岛的像A'比小岛A的位置抬高了许多,所以这种幻景也称为上现蜃景。 
    十万个为什么

    王***

    2019-02-24 16:11:02

  • 2019-02-24 16:07:27
  •   夏天,在平静的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可以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以及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古人并不明白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于是对它做了许多不科学的解释,甚至认为是因为海中蛟龙(即蜃)吐出的气结成的,所以叫做“海市蜃楼”也会叫蜃景。
       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反射而产生的。在夏天,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往往比上层低,密度比上层大,折射率也会比上层大。我们能把海面上的空气都看做是因为折射率不同的大量水汽层组成的。远处的山峰、船舶以及楼房、人等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因为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上层空气的入射角会不断增大,导致全反射,光线反射回地面,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可以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在沙漠里也可以看到蜃景。太阳照在沙地上,以后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往往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小。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会被折射,入射角也慢慢增大,也会发生全反射,人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可以看到远处物体的倒影,好象是从水面反射出来一样。
      沙漠里的行人经常被这种景象而迷惑,认为前方有水源而奔向前去,但是,它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炎热夏天的柏油马路上,有时也可以看到上述现象。你可以模仿“海市蜃楼”及“沙漠里的蜃楼”的叙述,解释这一现象吗? 在夏天炎热的柏油马路上,从远处看去,路面显得十分明亮光滑,仿佛用水淋过一样。
       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的光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光的反射规律,以及折射规律及折射率等概念, 就可以很圆满地、科学地解释这些光现象,并不为此景所困惑。 光的折射。 海市蜃楼的形成 海市蜃楼经常发生在沿海,在沙漠偶尔也可见到。人们可以看到房屋,人,山,森林等景物,并且可以运动,栩栩如生。
      有人认为是人间仙境。现在,人们把海市蜃楼说成是大气折射的结果,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到近处来了。其实,这是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一种自圆其说。 在三界之内,也有很多层物质空间。宗教中提到的九大层天,十八层地狱,如天人,鬼都是在不同空间。我们的人眼就看不到他们。
       在我们的空间的人所能看到的光是在可见光范围之内(400-700 nm)。我们看到的物质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可以接受其反射的可见光。在夜里,物质发出的红外线我们就接收不到。即使在可见光范围之内,如果光过强或过弱,我们也不能看到。人眼是由我们这个空间的物质构成的,是由最大一层分子组成的最大一层粒子构成的,只适合看到一定能量范围的光。
       如果是分子组成的稍微小于最大一层粒子的那层空间粒子的时候,人眼就看不到了,更不要说由分子组成的更小粒子的空间了。对人来讲,这些物质反射的光是不可见光。但是,这个空间的生命却能接收到这层空间物质反射的光,并能看到这层空间的物质,因为组成他们眼睛的分子颗粒和人眼分子颗粒不同。
       海市蜃楼是另外空间的真实体现。在物质的运动下,反映到我们这个空间里来了。一种海市蜃楼发生在海上。这里空气湿度大,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空间空气湿度比较大,另外厚度比较大,这样大面积的水蒸汽在运动下阴差阳错地就能形成一个巨大的透镜系统。就象一个巨大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一样,把微观世界的另外空间的景象反映到我们的空间来了。
      人眼就能观察到了。另外,人们看到的海市蜃楼的景象有时是运动的,另外空间的物质就是运动的。在沙漠或其它地方,如果物质在运动下也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微观观测系统,人们就可以观测到另外空间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 另外,海市蜃楼也经常发生在雨后,这时的空气湿度较大,也易形成透镜系统。
       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称海市蜃楼,又称“蜃景”。古人归因于蛟龙之属的蜃,吐气而成楼台城廓,因而得名。 当近地面的气温剧烈变化,会引起大气密度很大的差异,远方的景物,在光线传播时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造成蜃景。
      
       我国山东蓬莱县,常可见到渤海的庙岛群岛幻景,素有“海市蜃楼”之称。 海市蜃楼是近地面层气温变化大,空气密度随高度强烈变化,光线在铅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造成的结果。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 参考资料: 。

    危***

    2019-02-24 16:07:2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