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麽有的食品被称为转基因食品

首页

为什麽有的食品被称为转基因食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9-08 23:55:50
      为什麽有的食品被称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遗传工程改变植物种子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把这些修改过的再复合基因转移到另一些植物种子内,从而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长的植物物种。上世纪 80年代末,科学家们开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转基因食品上,1995年成功地生产出抗杂草黄豆,并在市场上出售。
      又经过7年的努力,现在他们利用基因技术已批量生产出抗虫害、抗病毒、抗杂草的转基因玉米、黄豆、油菜、土豆、西葫芦等。目前,转基因食品的主要产地是美国、加拿大、欧盟、南非、阿根廷等。      转基因食品是新事物,大多数人对它了解甚少,加之宣传不够,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有怀疑。
      国际上,尤其是西欧出现了强烈抵制转基因食品的潮流。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要求基因改变不得超过基因总量的 1%,市场上出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贴标签,还要求有关国际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无害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检验。      对转基因食品无害性的评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是否有毒性、引起过敏反应、营养或毒性蛋白质的特性、注入基因的稳定性、基因改变引起的营养效果及其他不必要的功能等。
      对人类健康而言,专家们认为,主要应审查转基因食品有无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专家们认为,由于转基因作物能更好地防治病虫害,抵御干旱,提高产量,营养成分高,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到 2015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而现代生物技术无疑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们还可利用基因技术生产速生鱼类和医药工业所需的疫苗等,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但专家们也强调,发展转基因食品必须有严格监督、科学检验、国际立法,以避免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

    1***

    2008-09-08 23:55:50

其他答案

    2008-09-09 11:06:18
  •   科学看待转基因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我国批准5例两种转基因食品作物商品化生产 
    ●美国超过60%加工食品含转基因成分 
    ●英国与转基因有关的食品达7000种 
      何为转基因食品?科学家告诉我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博士介绍,转基因食品根据来源,分为植物源转基因食品、动物源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源转基因食品。植物源转基因食品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包括大豆、玉米、番茄、马铃薯、油菜、番木瓜、甜椒、西葫芦等。
      从1994年美国第一例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业化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发展很快,截至1998年6月,国外批准商业化应用的各类转基因作物近90种,仅美国和加拿大就超过50种。我国目前也已批准了5例两种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商品化生产,分别是耐贮藏番茄和抗病甜椒与番茄。
         有资料显示,过去10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壮大”,1995年种植面积120万公顷,1999年3990万公顷,2000年4420万公顷。其中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达到3030万公顷,占68%;其次为阿根廷达到1000万公顷,占23%;加拿大300万公顷,占7%;我国为50万公顷,占1%。
         我国种植转基因食品植物开始于1997年,到1999年共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食品植物有番茄、马铃薯、棉花、甜椒4种作物共26项。此外,我国接受了更多的国外转基因食品。1998年,从生物技术食品生产大国美国和加拿大进口了较大数量的粮油。
      其后每年都保持了不小的进口数量。2002年以后,我国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基本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其主要用做加工原料,生产豆油、豆腐、豆奶等制品。其中,在国内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大豆色拉油比例相当高,可能高达80%以上,而大豆油是食品加工最基本的原料之一。
         罗云波博士说,目前我国对进口转基因食品原料已发放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有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玉米。实际上,我们已在不知不觉中购买了转基因食品,如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食品酶制剂而制成的面包,味美可口的油炸食品,营养丰富的乳制品等。
      而在美国,已经有超过60%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涉及食品原料的转基因植物种类有大豆、玉米、油菜、马铃薯、番茄、甜椒、番木瓜、西葫芦等。在英国,与转基因有关的食品达7000种,包括婴儿食品、巧克力、冷冻甜品、面包、人造奶油、香肠、肉类及代肉类产品等。
         研究名列世界前列开发应用慎之又慎   ●一批有商业化前景的转基因作物正在进行安全性试验 ●每一种提供给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考评 ●我国已形成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   罗云波博士透露,最近10年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迅速,目前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究机构已超过200家,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到产品开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已克隆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后备基因达26个。
      一批有商业化前景的转基因作物正在进行安全性试验,诸如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抗虫转基因玉米、抗病转基因水稻、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高油转基因油菜、高油转基因大豆、抗病毒转基因马铃薯等。而早在1984年我国即成功获得世界第一例转基因鱼,1986年国家高新技术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对转基因鱼的研究给予了重点资助。
      15年过后,转基因鱼的研究有了许多重大突破,有许多种鱼被转入了生长素基因和抗冻基因等,转入的生长素基因包括人、牛、羊、大马哈鱼、虹鳟鱼的生长素基因等;鱼的种类包括黄河鲤鱼、黑龙江野鲤、草鱼、泥鳅、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德国镜鲤等。其中,转入生长素基因的黄河鲤鱼、黑龙江野鲤已通过环境安全性评价,目前正在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可望成为我国第一例走上餐桌的动物源转基因食品。
         罗云波博士说,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小。特别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上,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对于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应用,对于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的获准入境,都慎之又慎。普通食品的上市要求仅仅是卫生达标,而对于转基因食品,国家有一系列的法规指导和规范其研究、开发及监管。
      可以说,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相比其他食品要严格得多。每一个提供给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无不经过了一道道程序化的严格考评。   据介绍,2001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兽药等进行安全评价和管理,成立了基因安全管理处和基因安全检定处,协助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已经制定检测标准和安全评价标准25个、正在进行制定的标准15个、计划制定的标准40个。
      规划建设检测机构42家,其中包括国家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与监控中心、环境检测机构13家、食用安全检测机构3家、转基因成分检测机构26家。概言之,目前我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已经形成,标准体系正在形成和完善,检测机构建设正在进行中。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何处起纷争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试验必须符合科学规范 ●要求食品“零危险性”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1998年秋,英国一位科研人员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这一结论立即引起轰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由此产生怀疑。后来,英国皇家学会专门组织了评审,指出这项实验有6条缺陷。   1999年,又有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用涂有转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君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再度引发了“转基因玉米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
      尽管有专家批驳该研究所模拟的实验情况不可能发生,但并不能打消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可能危害环境安全的疑虑。   记者还通过网络搜寻到,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前不久的一项联合研究结果认为,目前国际上检测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手段基本令人满意。美国、比利时和加拿大等国也有研究报告说,至今并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构成任何危害。
      然而,另一方面反对的声音也很高涨。反对者最大的担心是,转基因食品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比如会产生毒性反应等。   领导并承担相关课题研究的罗云波博士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最主要的内容包括: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营养学评价;毒理学评价,如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繁殖毒性以及是否有过敏源等;外源基因水平转移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如标记基因转移引起的胃肠道有害微生物对药物的抗性等;未预料的基因多效性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如外源基因插入位点及插入基因产物引发的下游基因转录效应而导致的食品新成分的出现,或已有成分含量减少乃至消失等。
         罗云波博士特别指出,任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动物试验观察,都必须严格遵循试验原则,例如实验动物必须符合标准,必须有足够大的群体,并严格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以科学求证基因食品安全性数据。绝不能一观察到个别实验动物出了问题就妄下结论,武断地说转基因食品有问题。
         著名营养学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研究员说,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一种批准的转基因食品有任何对人体健康可能的有害作用。从科学家反反复复的严谨考证,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准入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
      世界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有大量研究证实,转基因食品与传统的食品同样安全。   人们对于苹果梨等许多杂交的果实早已欣然接受。陈君石研究员说,所有农作物新品种的出现都是改变了基因的结果,而且所改变的基因绝不止个位数。人们接受杂交获得的果实,是因为它是天然的,想不到基因问题。
      转基因食品只改变了一两个基因,为什么引起那么多担心?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于这一人工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缺乏认识。一提基因,就想到遗传,就心存畏惧。陈君石提议人们多学习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科学地看待转基因食品。   有人质疑,能不能保证转基因食品食用者下一代也是安全的?陈君石研究员认为提这个问题不太公平。
      因为,对食品添加剂或杂交水稻,没有人提同样的要求。陈君石说,如同人们乘飞机有危险一样,要求任何食品“零危险性”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转基因食品带给健康收益有多少   ●第一代转基因食品增加农作物抗逆性,减少农药对人健康的损害 ●第二代转基因食品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营养 ●第三代转基因食品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免疫功能为目标   转基因食品在过去十几年间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不言而喻,带给人的健康收益有没有?   罗云波博士告诉记者,对我国棉花种植区的调查发现,自改种抗虫转基因棉花以来,种棉农民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0%以上。
      过去每一季棉花种植,农民需要撒农药13次,现在只需要1~2次。种棉农民的农药中毒率,也已从过去的22%下降到了5%。美国有调查证实,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4600万磅,节约花费25亿美元。今年5月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说,正在试验田中种植的抗虫转基因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了6%,而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0%。
         罗云波博士介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增加农作物抗逆性,如抗虫、抗病和耐贮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这一代转基因食品的直接健康获益者是田间操作的农民,因农药使用量减少而减少了健康损害。而减少了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对于消费者也是有益的,因为农药残留一直在?。
      

    1***

    2008-09-09 11:06: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美食/烹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