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漯河古代叫什么

首页

漯河古代叫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25 08:00:00

    商周时期,漯河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

    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

    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

    漯河古代叫什么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漯河定居生息。

    南北朝时,北魏在此筑奇雒城,设南颍川郡。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螺湾河镇嘉靖二十一年,改“螺”为“漯”嘉靖三十三年,曾名“螺湾店”,是郾城县11个集镇之一,为重要津渡。

    清咸丰二年(1852年)修源汇寨。

    民国初年改称“漯河镇”,俗名“河上街”。

    1948年置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1992年被省定为内陆特区,1994年确定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

    听***

    2023-08-25 08:00:00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