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膀胱癌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健康有无伤害


      		
b*** | 2006-07-24 07:26:26

好评回答

2006-07-24 13:51:19
川*** |2006-07-24 13:51:19 122 46 评论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Stem cell , SC )的干,译自英文“ stem ”,意为“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并开花和结果等。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查看全部>>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Stem cell , SC )的干,译自英文“ stem ”,意为“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并开花和结果等。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 

生理上无损健康 

  人体血液中有多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它们都是有寿命的,多则 120 天,少则 36 小时,不断新陈代谢。它们均来自于一种始祖细胞,我们称它为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种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 1-2 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适龄、健康的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会促使骨髓把储备的白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留在长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内,这是一种红色的海绵状组织,被称为红骨髓。 

  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长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变成黄骨髓。此种变化是由于成人不需要全部骨髓参加造血,部分骨髓造血已经足够补充所需血液。当身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又可以变成红骨髓而继续进行造血。 

  

实践上证明安全 

  我国大陆已经采集 270 多例造血干细胞,这是无血缘关系的,有血缘关系的则更多; 

  台湾已经采集 800 多例造血干细胞(大部分为骨髓)。 

  国际上美国已经采集 2 万多例造血干细胞(大部分为骨髓); 

  日本已经采集 5500 多例造血干细胞(全部是骨髓)。 

  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案例。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很快消失。 

  

动员剂安全可靠 

  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简单、省事,故我国捐献造血干细胞较多采用此种方法。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如注射细胞动员剂 , 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 20~30 倍。目前使用的细胞动员剂是“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除能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外,还有辅助心脏功能等作用。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发现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副作用。 

  

造血干细胞采集量和标准 

  成年人( 18 ~ 45 岁)的骨髓量一般在 3000 克 左右,大部存于骨髓腔。成人一例采集量为 50 — 200ml 造血细胞悬液,采集次数不超过 2 次。一般循环处理血量不少于 10000ml 。 CD34+ > 2 × 106/kg 、 MNC > 5 × 108/kg 。每天检测 CD34+ 量,在最高峰时间采集,对捐献者本身无不良影响。 

  

采集技术成熟 

  中华骨髓库有经专家委员会审定的移植医院和采集医院(中心),在这样的医院里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 

  在整个采取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经过严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确保了捐献者的安全。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现和应用 

骨髓移植技术的发现 

  生命科学是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 1957 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多纳尔·托玛斯发现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体内,可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这一技术的发现,使多纳尔·托玛斯本人荣获了诺贝尔奖。 

  这一技术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已成为根治白血病等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为人类战胜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而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潜能。它不仅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 

骨髓移植可治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 75 种致死性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巨噬细胞疾病、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组织细胞疾病、遗传性红细胞疾病、遗传性免疫系统疾病、遗传性血小板疾病、浆细胞疾病、地中海贫血、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急性放射病等。 

  因为有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的来源 

一般造血干细胞来源于三个渠道: 

1 、骨髓造血干细胞。 

2 、外周造血干细胞。 

3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中华骨髓库目前主要开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三种来源及应用对比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6-07-24 07:33:08
  •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落*** | 2006-07-24 07:33:08 127 5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