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男科
前列腺科

容易生气。动怒!

 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想不开,容易动怒,怎么能解决啊?用什么方法能减少这样事情呢?
o*** | 2008-10-12 00:36:17

好评回答

2008-10-12 13:34:12
水*** |2008-10-12 13:34:12 1079 626 评论
我们不一定非得想着"我以后不能再这样".人都是有自已的个性和脾气的,茫目的用大道理来压制自己有时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以上都是朋友们提供的,您可以选择适合的.下面我来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您已经意识到这种不好的习惯了,想改掉它.这已经是进步了,要保留这种愿望.
第二,有了这种愿望之后,先放下您的思想压力,即放下"我不能这样"的想法.
第三,想想自己除了对别人发怒...

查看全部>>

我们不一定非得想着"我以后不能再这样".人都是有自已的个性和脾气的,茫目的用大道理来压制自己有时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以上都是朋友们提供的,您可以选择适合的.下面我来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您已经意识到这种不好的习惯了,想改掉它.这已经是进步了,要保留这种愿望.
第二,有了这种愿望之后,先放下您的思想压力,即放下"我不能这样"的想法.
第三,想想自己除了对别人发怒之外还能做什么,把自己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不要藏着掖着.比如,您爱小孩就要表现出您的爱,不要吝啬您的情感.您关心自己的父母,就要用各种方式表现出对他们的孝敬.那么,对朋友、同事、甚至每一个相识的人都是如此。在您这样对待别人的同时,您自己也能体会到一种快乐。
第四,尽量多找些事情做做,别让自己太闲。因为人闲心不闲,所以容易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第五,在一些小事上控制不住要发火的时候,记住别让他人太受伤害。而且事情过去之后,就忘掉它不要老想着。
第六,平时多看一些喜剧片或搞笑的节目,让自己放松下来,情绪时常要舒展一下。
第七,不要以为自己就是那么不好,您和别人都是一样的。只是看问题的范围和角度不同,还有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转换一下角度和改换一下表达方式,一切就OK了。
以上所说概括起来说是一种隔山打牛的方法,就是不直接针对目的下手,而是间接地的达到目的.这样做可能对您比较合适,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怎么做还是由您自己决定.
0/300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2008-10-14 15:31:05
  • 我个人认为:
    你性格应该是直爽,没耐心.
    你控制个人情绪不怎么样.(有时过于的放纵自己)不太会约束自己.
    对事情的调整心态也不怎么样.
    有时过于为自己找理由跟借口,也可能是把这些当作自己发泄方法的一种吧!(多提高自身内在的修养)
    我认为你还是要注意调整对人对事的心态.
    1.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多跟小孩老人在一起聊天/玩之内的.
    2.可以没事的时候多做一些能让自己有耐心的事情.比...

    查看全部>>

    我个人认为:
    你性格应该是直爽,没耐心.
    你控制个人情绪不怎么样.(有时过于的放纵自己)不太会约束自己.
    对事情的调整心态也不怎么样.
    有时过于为自己找理由跟借口,也可能是把这些当作自己发泄方法的一种吧!(多提高自身内在的修养)
    我认为你还是要注意调整对人对事的心态.
    1.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多跟小孩老人在一起聊天/玩之内的.
    2.可以没事的时候多做一些能让自己有耐心的事情.比如下象棋/围棋/练毛笔字/绘画等等之内的.(只要是能让自己有耐心的就行)
    当自己突然间要发火的时候:可以尝试多做几个深呼吸,想办法转移自己对事对人的视线(只要是能让自己转移方向的都行)
    但愿我的说法对你有所帮助
    1*** | 2008-10-14 15:31:05 1079 628 评论
    0/300
  • 2008-10-13 13:51:47
  • 可别信一楼的啊,你一怒把小孩废了可就闹大了,养个宠物把,无论你心情怎么样,它是始终不会改变的能起到和小孩一样的效果,就算你实在忍不住了,把你的宠物打的死去活来,就算只剩半条命,它也只会认为是它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会埋怨你,这也算是宠物没有思想的好处吧。
    
    我推荐的宠物是:狗,而且要从小养起,尽量找聪明的那类品种养
    1*** | 2008-10-13 13:51:47 1078 629 评论
    0/300
  • 2008-10-13 13:46:31
  • 我也经常这样,出去逛商店,公园,到处转转,买东西,吃东西,基本上就好了.
    d*** | 2008-10-13 13:46:31 1047 634 评论
    0/300
  • 2008-10-12 12:42:57
  • 你真想改掉这个毛病吗  那你要多想想这些小事你为什么要生气 原因是不是由于自己 想问题多从别人的视角来看看 有助于自己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
     多想下别人做什么事情的背后原因 确定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因找别人分析下自己的状态 自己也可以分析自己
    皓*** | 2008-10-12 12:42:57 1062 631 评论
    0/300
  • 2008-10-12 08:47:31
  • 知過必改!能?蛴幸庾R地控制自己,必然?惺招В∑???是肝火過旺所致!理?右运?物方面的輔助治?!就是說,心理與病理?煞矫嫱?r進行治?!再有,?W佛拜?R也能收到奇效!
    | 2008-10-12 08:47:31 1063 631 评论
    0/300
  • 2008-10-12 03:02:25
  • 上边的朋友的文章回的真好,是的,悲胜怒。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多想想对方的苦、不容易的地方,怒气会消一些的。
    认识到了,并想改变是非常可贵的。主动地发现他人的可同情之处,学习换位思考,给自己立个规定,比如多少天之内不能发火等。严格按规定执行。有愿望、有决心还要有耐心,别着急,坚持着这样做,慢慢会变得。肯定会好转的。
    3*** | 2008-10-12 03:02:25 1078 628 评论
    0/300
  • 2008-10-12 01:49:28
  •  你好朋友,中医里讲“百病生于气”,过于动怒对自己的身体会有伤害的,在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你就不会生气了。我给你提供适合你解决问题文章请你浏览,愿你早日快乐起来。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心神有一定的关系,而影响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脏六...

    查看全部>>

     你好朋友,中医里讲“百病生于气”,过于动怒对自己的身体会有伤害的,在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你就不会生气了。我给你提供适合你解决问题文章请你浏览,愿你早日快乐起来。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心神有一定的关系,而影响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忧等情志活动影响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稳,就会影响到脏腑或身体的机能。 
    
    那么,是如何影响的呢?《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怒伤肝,经常嗔怒的人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如肿瘤)和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等疾病;喜伤心,过度兴奋和追求刺激可能会导致心神狂躁(如癫狂)和心气不足(如早搏一类的心脏病)等疾病;思伤脾,过度忧思则容易导致脾脏的运化不力(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恐伤肾,过度恐惧则导致肾气消损(如遗尿)等疾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心神要稳。其方法除了佛学上说的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禅定外,中医中还有相应稳定情绪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 
    悲胜怒。当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怒气时,可以用“悲”来作意克服。例如可以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能就会制怒;也可以用慈悲、同情心来作意克服,慈悲、仁慈、同情心(怜悯心)是佛家常用对治嗔怒的方法。 
    
    恐胜喜。当一个人只图一时的快乐而过于追求刺激的时候,应该想到后果,想到快乐的不永恒,这样追求刺激的心就会放淡。当一个人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时候,不妨想到自己的功劳应该归属于他人,自己还应该前进,或者用这些成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骄傲自满,要意识到骄傲的人未来一定要落后和失败的。这在佛家则称为回向。 
    怒胜思。对于患得患失、思虑过多的人,应该克服小家子气,学会金刚处事,雷厉风行,不要婆婆妈妈,孬里孬气。没有必要担心的和明明知道自己不必担心的就要放下心来。要主动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虚下心来随缘行事,赶快学习,没有必要胡思乱想的不要想。不要认为没完没了地胡乱思考是好习惯。其实它是自心难以自制的不良习气。 
    喜胜忧。当一个人忧愁的时候,要注意开朗、开阔胸襟。要学会良性心理暗示(即良性作意)。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就会恶性循环。 
    思胜恐。当一个人过分恐惧的时候,要注意定住心神。要理智。同时要学会分析情况。如果问题能解决,就赶快落实执行,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下,恐惧并没有用。而且要坚信只要自己真正努力,合乎道德法制规则,那么以后一定会结出好果子来的。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葱槲?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意是说,我们的胸襟合于宇宙虚空,处事乐观、豁达、中道,人体内的真气(正气、元气)就会调顺;精神内守,情志平和而不偏颇,身心就会很健康而不容易得病。 
    
     
    【*** | 2008-10-12 01:49:28 1076 628 评论
    0/300
  • 2008-10-12 00:52:10
  • 往乡下走去,然后看着大山走去,逛逛就疏散心情了!
    游*** | 2008-10-12 00:52:10 1046 634 评论
    0/300
  • 2008-10-12 00:39:08
  • 多一点接触小孩子,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再与那些性格开朗的人接触,就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
    否*** | 2008-10-12 00:39:08 1062 631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4)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