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热水袋

首页

热水袋

热水袋的原理是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7 18:09:05
      那个东东用的时候是不是看到有大量的晶体析出来,然后整个热水袋变成固体?
    那是利用晶体析出时放热所导致的哦^_^打了很多字楼主一定要耐心地看哦。
    首先要解释什么是过饱和溶液。一般的饱和溶液在饱和的时候就不能再溶解溶质了。但过饱和溶液顾名思意,就是能在某个温度下,溶液的溶质含量比饱和的时候还多,却不会析出晶体。
      这种溶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溶液,很容易析出晶体变回饱和溶液。那种热水袋装的就是过饱和溶液,我家的那个是用醋酸钠做成的。 很不可思议吧,要解释这种溶液为什么能存在就要说明析出晶体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看到的晶体一般都很大,其实那时已经长大了的晶体。
      所有的晶体都是从一个小晶核长大的。如果溶液溶质的含量超过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时候,就会有晶核析出来(如果溶液、烧杯不干净,里面的灰尘、玻璃的小固体也可以看成现成晶核,那不析出晶核,也能使晶体长大),一般是几个溶质分子组成。然后晶体依附着这些晶核长大成肉眼能见的晶体。
       之所以能存在过饱和溶液,主要是因为,溶液很干净没有杂质作为现成的晶核,而且有些溶质不容易生成晶核。所以就有过饱和溶液了。 在过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个小晶体作晶种或者震荡或者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壁(能磨出一些玻璃的小颗粒)等方法就会使过饱和溶液迅速析出晶体。
      热水袋就是靠掰里面的铁片产生一定频率的震动诱导溶质生成晶核。然后大量析出晶体的时候也放出大量的热。

    琳***

    2018-04-07 18:09:05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