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一题语文知识题,O(∩_∩)O谢谢

首页

一题语文知识题,O(∩_∩)O谢谢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清地,端午,中秋和除夕等传统节日调整为法定节假日。请你从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做题 
相关习俗(两种)及内涵
相关诗歌名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01 01:37:10
  •   【清明节内涵】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焚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焚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相关诗歌】
    《长安清明言怀》(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
      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G***

    2018-11-01 01:37:10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