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脑干堵塞到底有多凶险!急!在线等!

首页

脑干堵塞到底有多凶险!急!在线等!

脑干堵塞到底有多凶险,什么药物或治疗手段最有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7-25 02:05:43
  •   关于脑干梗塞引起的猝死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68岁,主因周身无力、右上下肢麻木9h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入院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听诊心脏正常。神经系统:神志清楚,构音障碍,眼位居中,眼动自如,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敏锐,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下肢肌力5级弱,右面及右半身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chaddock's sign( )。
      入院当时头ct正常,心电图正常,入院诊断:脑梗塞,高血压ⅲ期。给予溶栓、降纤、改善脑血循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于次日病情加重,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无尿,左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继续给予降纤,改善脑血循环治疗,病情一直无好转,复查头ct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血尿素氮增高,入院次日晚八时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死亡诊断:脑干梗塞,呼吸循环衰竭。
      例2,患者,女,62岁,主因眩晕,恶心,呕吐7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当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听诊心肺正常,神经系统: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声音嘶哑,咽喉中分泌物多,右侧睑裂小,眼球下陷,右瞳孔小,对光反射灵敏,右面部及左半身浅感觉减退,右上下肢共济失调,头ct: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诊断:脑干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
      入院后不到1h突然呼吸停止,在抢救过程中心跳亦停止而死亡。死亡诊断:脑干梗塞,呼吸循环衰竭。

    例3,患者,男,47岁,主因头晕,恶心,右面部麻木1h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3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听诊心肺正常。
      神经系统:神志清楚,言语流利,眼位居中,眼动自如,无眼震,右睑裂略小,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敏锐,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当时做头ct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2次/min,入院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降纤、改善脑血循环、保护脑细胞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入院后11h(晨3时30分),病情突然加重,患者首先觉头晕,心前区不适,大汗,立即测血压140/80mmhg,做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50次/min,avl s-t段略压低,立即给予静滴硝酸甘油,患者病情仍无好转,很快出现构音障碍,鼻音、右半面无汗,右面及右上肢麻木,右上肢肌力5级弱。
      诊断:脑干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立即给予静滴血栓通,尚未及做头ct证实及溶栓治疗,患者呼吸突然停止,继之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4,患者,男67岁,头晕10余日,意识不清半日入院。
      患者近10天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及呕吐,并四肢麻木感,近2日头晕加重,并出现视物不清,频繁呕吐,查体:浅昏迷,双瞳孔不等大,右2。5mm。左3。5mm,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下肢肌力5级弱,双babinski's sign( ),头ct:未见出血,ecg:v 5~6 st-t压低。
      诊断:脑干梗塞(weber综合征)、冠心病。于入院当日晚出现消化道出血,之后突然呼吸停止,继之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5,患者,男,62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3天而入院。3天前出现头晕,呕吐,来我科就诊,立即收入院,于入院途中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呼之不应,双眼凝视前方,住院后一直意识不清处于深昏迷状态,次日体温39。
      2℃,所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双瞳孔等大,直径1。5mm,右眼略呈内收位,颈抵抗,四肢伸直呈去大脑强直。头ct:双额部硬膜下积液,脑萎缩。诊断:脑干梗塞,次日出现大量呕血,血压逐渐下降,第二日晚突然呕血后,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例6,患者,男43岁,头痛,呕吐4天,抽搐,意识不清1天。
      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持续性胀痛,难以忍受,于入院前一天饮啤酒一瓶后呕吐,呈喷射状,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样物及血块,同时言语不清,排便3次为粘液便,无发热,无腹痛,于做头ct过程中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双瞳孔小如针尖,四肢肌张力增高,头ct未见异常。
      诊断:脑干梗塞,呼吸衰竭,2天后突然呼吸停止,继之心跳停止,临床死亡。例7,患者,男,54岁,因左上下肢活动不灵3年,加重伴抽搐发作1天而入院,住院期间突然头晕,言语不清,交叉性感觉减退,一侧horner征,伴同侧共济失调,诊断为脑干梗塞(wallenberg综合征),于次日头晕加重,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脑梗塞俗称“中风”或“脑卒中”。“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梗塞在所有中风中占70%至80%,近几年来明显增多,且向年轻化发展。有的病人仅仅27岁,但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
      
    脑梗塞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
      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减轻和减少致残。因为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发病后6小时内经过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使脑梗塞痊愈率达到70%至80%,个别资料报道可达近90%,不留有任何后遗症。
    [治法]:益气和血,通络降脂,活血,化痰
    [药方]:黄芪30 丹参20 广地龙12 川芎15 赤芍12 当归15胆南星10 白芍12 石菖蒲15 葛根20 水蛭10 山楂18 首乌20
    [化裁]:1。
      肝阳偏亢者,加天麻10 钩藤12 2。血压偏高者,加夏枯草18 石决明20 3。痰多者,加天竺黄12 4。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 5。出现面瘫者,加全蝎10 附子8 6。失语者,加远志12 郁金12 7。上肢不遂者,加桑枝15 姜黄12 8。
      下肢不遂者,加桑寄生15 杜仲15。

    不***

    2018-07-25 02:05: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美食/烹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