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黑龙江,吉林,长春,各是什么气候

首页

黑龙江,吉林,长春,各是什么气候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25 01:48:49
  •   吉林省是关东大地的重要省份,有着丰富的地理和人文风情,辽阔富饶的关东大地涵养了勤劳善良的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目前的具有代表性的吉林八景。八景简介  吉林八景分别是:   一、长白飞瀑:省属池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二、高句丽遗迹:通化市集安高句丽古代贵族陵墓和王城   三、鹤舞向海:白城市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   四、一眼望三国:延边州珲春防川风景区   五、伪满皇宫: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   六、松江雾凇:吉林市松花湖景区及雾凇   七、净月风光: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区   八、查干冬渔:松原市前郭查干湖冬捕景区 (一)长白飞瀑          长白飞瀑是长白山众多景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是整个冰雪巨龙的龙眼。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山地区最高部分,覆盖于延边、白山、通化地区的大部,主体山脉在省属池北区。    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喷发而成。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发源地。
      森林茂密:500∼1,200公尺之间以红松、鱼鳞松、沙松、鹅耳枥、枫等为主;1,200∼1,800公尺以云杉、冷杉林为主;1,800公尺以上有岳桦矮林,是中国重要林区。林间有梅花鹿、貂、东北虎等珍贵动物,以及人参等药材。人参、貂皮、鹿茸为东北“三宝”,长期享誉中外。
      196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21。5万公顷。   长白山的峰顶是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 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 长白山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长相厮、到天池;长相守、到白头。
      "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蜜月旅行选择了长白山。。   长白山是闻名中外的美景,一望无际的林海,以及栖息其间的珍禽异兽,使它独具有神奇的自然魅力。长白山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2007年5月8日,长白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有过数次喷发。因此形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神奇秀丽、巍峨壮观、原始自然,风光无限!他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长白山是关东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东三省地区的生态屏障、满族和中国朝鲜民族的发祥地,清朝时期钦定它为圣地。
         中国的朝鲜民族,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起来的古国上生存繁衍下来的朝鲜民族,也叫高句丽别于王氏高句丽。王氏高句丽是韩半岛南部三韩民族建立的古国。李氏朝鲜原由古新罗国和王氏高丽国发展而来,而“朝鲜”二字原为汉语词汇。这一名称被用来称呼韩半岛国家,始于明太祖对韩半岛李氏王朝的赐名。
      同为“朝鲜”,但两者的民族构成与历史归属都是不同的,“箕氏朝鲜”与“卫氏朝鲜”属于中国历史体系,而李氏朝鲜是韩国古代史的一部分。   古代高句丽曾占据过古朝鲜的全部领土,王氏高句丽曾经臣服于中国历代强悍的政权,并接受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思想文化,只是在近代三韩民族独立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历史的认可。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古国,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独具风情的高句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只独具魅力、风情的少数民族,古高句丽民族。 天池   长白山的峰顶是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 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
         长白山是休眠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地下水奔涌,积水成湖。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
      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天池在十六峰的环抱之中,海拔2194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它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周长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
         史料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萍”,夏无萍是真,冬无冰却不尽然,冬季冰层一般厚1。2米,且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不过,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 - 40米,水温常保持在42℃ ,隆冬时节热气腾腾, 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
         天池里面有怪兽。有关部门在天池边建立了“天池怪兽观测站”,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并拍摄到珍贵的资料,证实确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体是何种生物,目前尚不明朗。 他们对天池的水进行过多次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无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没有生物,若有怪兽,它吃什么呢?这一连串的疑问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观赏。
         长白山天池北侧的天文峰和龙门峰的中间出现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天池的水从缺口奔流出来,河水沿断裂带长期地冲刷,侵蚀,使河床不断地下切,扩大,形成了一条经久不衰的河流,这条河被叫做"乘槎河",又叫白河,通天河。天河水缓缓地溢出,进入乘槎河。
         先是在一段约有1公里平缓的地势里,轻歌曼舞般悠然地散步。紧接着,地势突然陡斜,河水也立刻情绪冲动起来,湍急,奔腾,咆哮,一副激动而不可控制的样子。这种大反差的情绪变化,一路而来,在距天池约1250米的地方表演达到了极至----断崖直立,经牛郎渡巨石的分切,河水改做两股从悬崖上一跃而下,化作了高达68米的长白山瀑布。
      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与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似一条白练从天而降。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飘然而下,水气弥漫,如雾,如云,仿佛"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须晴日,看虹飞霓跃,神采焕发,极为壮观。
      它伟地经天,云翻雨倾,钟鼓雷鸣,势如万马奔腾。它穿过崎岖的峡谷,奔腾浩荡,飞泻千里。   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将瀑布分为两股。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的扑向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地,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仿佛“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流万缕烟”。
      它纬地经天,云翻雨倾,几十里外可闻咆哮声,势如万马奔腾,景象十分壮观。游人经过这里,无不驻足仰望,感慨万千。瀑布状如白练,从天而降,雷霆万钧,如玉龙扑向谷底,其景象蔚为壮观,既是--长白飞瀑。   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后,瀑布下形成深约20米的水潭。
      潭水流出,汇为二道白河,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个源头。在长白瀑布不远处不远还有长白温泉,这是一个分布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喷涌。   1983年夏,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长白山 》   ---扬眉   横空出世长白山,终年积雪潭水寒。
         一流飞泻青石壁,三江流淌起云烟;   百年富足黑土地,千秋丰腴稻谷田;   更有侠客关东汉,保卫家乡世代安。 (二)高句丽古遗迹   公元前37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在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建立政权,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既今天的集安市,高句丽都城统治长达425年。
      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后,又经历了渤海、辽、金、元、明各朝,在此期间,高氏高句丽接受了中原的文化和道德理念,并根据自己民族的特点,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04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形成了具有边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和人文景观---高句丽风情 。
       1。地理概况   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公, 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西南与辽宁省接壤,北与通化市接壤。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风景秀丽,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
      全市幅员面积为3217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乡镇、3个街道,126个行政村, 总人口23万人。有汉族、朝鲜族、满族等9个民族,是中国东北的边陲重镇和长白山地区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清光绪28年建立辑安县,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人文情况   集安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烂的文化,在集安境内留下了蜚声遐迩的文物古迹,多处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好太王碑、五盔坟、国内城、丸都山城以及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等高句丽古迹早已蜚声海内外,“古迹文化游”令人流连忘返。
       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山奇水碧,风景秀丽,以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游”,足以使人领略江南塞北名山大川的秀美景色。 它还是边境城市,中朝界河鸭绿江风光旖旎,“边境风光游”独具特色,异域风光令人陶醉。以古迹文化游、生态环境游、边境风光游为主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3。主要历史遗迹   高句丽古迹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2004年7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的将 军 坟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坐落在集安市区东北5公里的龙山脚下,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近石墓,依稀可见石体上久远的打磨痕迹。这就是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将军坟”。做为高句丽的王陵,将军坟无疑最具代表性。    主要历史遗迹有   (1)将军坟    (2)好太王碑    (3)高句丽古墓壁画    (4)好太王陵    (5)丸都山城    (6)国内城 (1)将军坟   代表性将 军 坟被誉为东 方的 金 字 塔。
      坐落在集安市区东北5公里的龙山脚下,有一座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巨型石墓。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近石墓,依稀可见石体上久远的打磨痕迹。这就是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将军坟”。做为高句丽的王陵,将军坟无疑最具代表性。   将军坟是集安上万座高句丽古墓中方坛阶梯墓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古墓之一。
      它巍然屹立于龙山脚下,南望鸭绿江,北依禹山。龙山、禹山交会,将军坟处于其间,远远望去,两个山头与高大古墓构成“二龙戏珠”之势,人们都称赞将军坟占据了好“风水”。中国专家经过考古与研究证明,这座方坛阶梯墓应该是高句丽第20位王“长寿王”的陵寝。
         将军坟建于5世纪初,以1100余块修凿工整的长方型花岗岩石条垒筑而成,中间以卵石和沙砾填充。为了防止自身重量压迫使条石外移,四面各放置三块巨大的护坟石。除北面失落一块外,其余各面护坟石至今保存完整。将军坟高12。4米,陵墓外形为7级阶梯,墓室开口在第五级阶梯中部。
      墓室上面以一块约50吨重的整块石板覆盖。墓室内有两个石棺床,但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文献记载中的“长寿王”“体貌魁杰、志气豪迈”,他继承了父亲“好太王”创下的基业,继续开拓疆土,为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他把都城迁到了平壤。高句丽政权在“长寿王”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史书记载,高句丽人有厚葬习俗:“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长寿王继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倾全国之力厚葬乃父。太王既安,长寿王开始修造自己的陵墓。与好太王陵相比,长寿王陵形制略小,但更加豪华。
      根据墓顶出土的大批青灰色莲花纹瓦当和铁链等遗物可推测,当年墓顶上应有寝殿一类的建筑。 (2)历史遗迹好太王碑   青山绿水环绕中的古城集安,仿佛湖水中一片静立的荷叶,而城中伫立了1500多年的好太王碑则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璀璨夺目。   “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坐落在吉林省集安市区城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通沟平原上,是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陵墓所立,高大、端庄、通体黝黑。
      据史料记载,好太王碑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历史。它是用一块完整的巨大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宽不等,在1。34米至2米之间。碑体重约37吨,碑身略呈方柱形,无碑额。整座石碑未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块不规则的花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谈德,于公元391年18岁时即位,39岁死亡,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专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间是高句丽历史上的空前繁荣发展时期,他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讨西征,占辽东、驱倭寇,侵汉江、降扶余,使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
         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其父的功业而树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为汉字隶书,方严厚重。四面碑文竖行共44行,行间以界格,每行41个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岁月磨蚀,以及晚清、民国时火焚除苔和不当拓字,使碑体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可识之字目前仅为1600字左右。
      碑文文意大体明了,惟断句、考证所涉及历史、考古诸多问题争议不少,中外学者因此著书立说,各陈己见。   好太王碑碑文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较短,共6行,主要记叙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及好太王统治时期国富民强,五谷丰登的局面。第二部分是碑文中心所在,占22行,较详尽地记录了好太王率军攻城略地的情况。
      第三部分占16行,记载了为好太王守墓之烟户数量、来源以及有关的守墓制度。据专家介绍,高句丽历史上目前已知的有文字文物仅存三件,好太王碑是其中记叙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件。由于文献资料对这一民族的记载很少,这块刻有1775个汉字的石碑记载的史实比较完整,涉及面广,而且源于高句丽政权的鼎盛时期,因此对研究高句丽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传统和它与新罗、百济及日本列岛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好太王碑被发现后,成为中国、日本、朝鲜及欧美等国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1928年,集安工商各界集资修成木结构碑亭,好太王碑得以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对碑上裂隙进行修整,并成功地进行了化学封护,防止风化剥蚀,起到很好的作用。
      1982年又重新修建了雄伟壮观的仿古碑亭。去年,又在碑亭四面装上了防弹玻璃,并派专人把碑严密保护起来。此外,政府还迁走了好太王碑和太王陵周围的居民,并整治了周边环境,使碑、陵遥相呼应,相映成趣。2004年7月1日,好太王碑与太王陵一起被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3)高句丽壁画   高句丽政权于公元前37年就已建立,壁画墓的出现却是在此之后300多年。考古学家证实,20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朝鲜境内先后清理和发掘出一批高句丽壁画墓。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中国境内有33座,朝鲜境内68座。高句丽壁画墓主要集中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朝鲜境内。
      这些壁画墓中封土石室墓居多,占90%以上。   据目前的发现,早期高句丽壁画墓大约出现在公元4世纪上半叶。壁画的内容再现高句丽王公贵族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等社会生活。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壁画作品比较好地反映出该民族的独特传统,比如酷似今天日本相扑的角抵运动,骑马狩猎的场景等,还有长白山森林中常见的虎、鹿、野猪、熊、狍子、白兔、雉鸡等动物。
         高句丽早期壁画还绘有宫殿、亭阁、马厩、水井、卫兵、侍女、牛马鸡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图案。由于公元4世纪中原王朝已进入魏晋时期,当时佛教已从印度进入中原大地,偏安于北部边境的高句丽民族政权也开始受到佛教的影响。在早期以社会风俗为主的壁画墓的藻井上,考古学家发现了形象非常小巧的莲花。
      六至七世纪,匠人们开始以修凿平整的花岗岩石为四壁,直接在石壁上作画,色彩效果非常鲜丽,属于工笔重彩。此时的壁画内容多被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四神”所占据。此外,这类壁画还绘有极具中原文化特征的伏羲女娲、黄帝神农、仙人、僧侣、道士等,表现出丰富的儒、佛、道文化。
      在此时期,朱砂、土红、石黄、粉黄、白粉以及石绿是主要颜色,色彩比早期要丰富很多。这一时期的壁画,集安有“四神墓”、“五盔坟”四、五号墓等,较多分布于今天的朝鲜境内。内容丰富的高句丽古墓壁画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风俗等的重要考古资料。
         经过雨水的侵蚀,脱落与霉变是很多高句丽壁画面临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壁画,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高句丽壁画墓已严密封闭保护。为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壁画墓维修过程中采用了地下廊道和数字视频相结合的技术,游人无须踏入墓穴,即可一览部分“现场直播”的高句丽古墓壁画的美仑美幻。
       (4)俊美的自然风光   分布在集安盆地的周围山区,山因水而绿,水因山而青,青山绿水之间孕育了神奇的自然景观,宏大雄伟。   (1)、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2)、鸭绿江风景区   (3)、云峰湖风景旅游度假区   (4)、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   (5)天然溶洞——琉璃洞 (5) 重要的历史史实   王氏高丽与高氏高句丽的区别: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
      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立国于公元前37年,在我国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出现的名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我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
      另一个立国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名为“高丽”。为将其区分,学界一般以“高氏高丽 ”称呼前者,因为其统治者姓高;以“王氏高丽”称呼后者,因为其统治者姓王。因为两个政权都名为高丽,后人或以为二者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或将其混为一体,致使人们对高句丽历史的认识产生极度混乱,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主要体现在:   (1)、两个政权立国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   高氏高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未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后,因其不遵从隋唐两朝诏令,不断扩张,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结果导致隋唐两朝的征讨。
      公元668年,高氏高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氏高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些辖境为我国历史上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些划归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权新罗,一些仍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中国内地,后和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其王族后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氏高丽最终消失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而王氏高丽立国于高氏高丽灭亡250多年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其疆土发展为现在的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韩国,人民发展为现在的朝鲜族和韩族。
         (2)、统辖区域不同   高氏高丽初立国于我国境内的鸭绿江支流浑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后扩展到鸭绿江以东以南地区和图们江附近,统治中心最初在今辽宁桓仁县,后迁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迁至平壤。高氏高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达到极盛,最强盛时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东至日本海,西以辽河为界,北达今吉林省珲春市一带,南到北汉江以北。
      据《高丽史·地理志》载,王氏高丽在建国110年后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龙兴江一线,其北是我国历史上的地方政权渤海国的辖境,渤海灭亡后是我国的边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动地域。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辖境基本上是继承了新罗的疆域,其北部地区虽然有一部分与高氏高丽的辖境重合,但在高氏高丽灭亡初期即已经归新罗所有。
      由此看,王氏高丽统辖的区域并非高氏高丽的旧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丽占据平壤以北是后来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岛鸭绿江以东和图们江以南地区则是14世纪末叶,但此时王氏高丽已经为李朝取代,因而在统治区域上两个高丽也难以构成继承关系。
         (3)、辖境内民族构成不同   高氏高丽辖境内的人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
      王氏高丽辖境内的人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本即是新罗国民所建政权,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氏高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
      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氏旧”的。这些源于半岛南部的民族成员,在王氏高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合为一族,史书和学界一般称之为高丽族。王氏高丽为李氏朝鲜取代后,朝鲜也因此取代高丽,成为其族称,并沿用至今。
         (4)、王氏高丽非高氏高丽后裔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是高氏高丽的后裔。   关于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的族属,《高丽史》的作者认为“高丽之先,史阙未详”,但据我国学者考证,王建极有可能是西汉乐浪郡汉人的后裔,因为王氏是当时乐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
      王建在临死时亲授的《十训要》中不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丽的后裔,而是说自己出身平民,并称“赖三韩山川阴佑”,统一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韩”,其后代也多以拥有“三韩”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丽后裔,出于统治的需要,定当会大肆宣传,也可证王氏不是高氏的后裔。
         结论:   其一:王氏高丽区别于高句丽,前者是韩半岛南部三韩民族建立的古国,后者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古国。   其二、李氏朝鲜区别于“箕氏朝鲜”与“卫氏朝鲜”。李氏朝鲜原由古新罗国和王氏高丽国发展而来,而“朝鲜”二字原为汉语词汇。这一名称被用来称呼韩半岛国家,始于明太祖对韩半岛李氏王朝的赐名。
      同为“朝鲜”,但两者的民族构成与历史归属都是不同的,“箕氏朝鲜”与“卫氏朝鲜”属于中国历史体系,而李氏朝鲜是韩国古代史的一部分。   其三、古代高句丽曾占据过古朝鲜的全部领土,王氏高句丽曾经臣服于中国历代强悍的政权,并接受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思想文化,只是在近代三韩民族独立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历史的认可。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古国,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独具风情的高句丽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只独具魅力、风情的少数民族,已经消亡的中国高句丽民族。

    句***

    2018-08-25 01:48: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