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梁祝爱情故事的真正发源地在河南驻马店?

首页

梁祝爱情故事的真正发源地在河南驻马店?

最近到河南驻马店出差,据当地人介绍说,在中国盛传已久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正发源就在驻马店,据说当地还留有一些遗迹,许多当地的地名也可印证。按照权威的说法,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是浙江上虞,现在又出来个驻马店,到底谁是谁非?而且有专家说,梁祝爱情故事是发生在河南驻马店,后来,随着晋朝南渡,大批士人南迁到江浙一带,同时也将这一故事带到了江南,并继续流传,随着这一故事在流传过程的日益完善,人们又附会出这一故事新的发源地,即浙江上虞。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从故事本身来讲,从们似乎更容易接受故事的发源地在江浙的说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7-30 21:49:56
        一曲凄婉动人的《梁祝》留下了千古绝唱,我国四大著名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被人们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这催人泪下的故事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而这故事的出处也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梁祝传说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
      到了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对其作了文学性的渲染,并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义妇冢》,故事情节大概为: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
      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于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公元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
      此后,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祝英台小传》都有过记载。   然而我国的历史学家过去对祝英台是否真有其人?祝英台究竟是哪里人?总是争论不休,更无统一的看法。因此就多处出现了梁祝故事的发源地:有江苏、山东、河北等等。
      关于“梁祝之乡”,众说纷纭,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四省六市纷纷举证,就目前来看,全国至少有梁祝墓9座,梁祝读书处6个,不能定论。 梁祝传说是广大人民在历史前进过程中集体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作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如传说产生的年代、故事中的人名、地名等等。
      但是,它并不等于历史,也不等于真人真事。然而,在梁祝传说研究中,曾经出现过二种追求历史真实的倾向。 一种是说历史上梁、祝实有其人其事。近两年来全国不少报刊都先后转刊了《历史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章,说的是明朝鄞县有个县官叫梁山伯,为官清正,秉公办案,人称"梁青天",一再留任,连续当了九年县官,最后辛劳成疾而亡。
      百姓为他择穴下葬,发现下面已有一坟穴,碑上写着"南北朝陈国女侠祝英台之墓",载着侠女为民除害,最后被马文才毒死事迹。于是,百姓庆喜两人生前都未结过婚,就将清官侠女两坟合而为一。几经流传,就产生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其实,这本身也是一则民间传说,原名《清官侠女骨同穴》,最早刊于1982年第4期《山海经》上,经好事者转辗摘抄,就成为梁祝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新闻了。
       另一种是说梁山伯是鄞县县令,地方志书上曾多次记载,并考证庙墓,证实有其人。如山岩在1985年4期《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的《宁波梁山伯庙与民间传说》一文,他在详细查考了地方志书上的记载,认为"梁山伯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而且,说他在任鄞县县令时,是个清官,爱民如子,曾经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例如兴修水利,治虫灭害,助人为乐,除暴安良,反抗侵略等等,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崇敬,在他死后,就出现了为他修坟建庙之事。
      白文还认为鄞县高桥乡楼桂法保存的二块羽毛花纹汉砖(高桥乡梁祝坟墓中的),可以证实"梁山伯之墓很可能就是真的",因为"汉、魏、晋三朝相距不远,东晋时代为梁山伯造墓使用汉砖是很自然的事"。最后,白文还认为,"从梁祝传说的起源与衍变来看,再一次证明了民间文学既有文学价值,也有其科研价?鄞县梁祝传说也"证实梁山伯历史确有其人","实是真墓"。
       其实,梁祝传说遍及全国各省,而且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和南洋等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梁祝墓9座,梁祝读书处6个。其他有关梁祝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也不少,这能不能说明这些地方,历史上都有梁、祝其人呢? 许多地方为梁祝故事的真正发源地而争论不休。
      其实,故事发生于何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那场纯真爱情的赞美与向往。不管怎样梁祝传说早已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文化遗产,并被演绎为电影、戏曲、小提琴曲等艺术形式走向世界----梁祝文化是世界的,这就够了。 (2005年12月,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
      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又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梁祝文化,扩大驻马店和汝南在全国的知名度,汝南县特申请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2007年4月3日,河南省民政厅下发文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县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
      原马乡镇行政区域,整体划归梁祝镇管辖。这是我国首个也将会是唯一一个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区。----似乎给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

    海***

    2007-07-30 21:49: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