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产科

产后痹症与产后风湿是一回事情?

产后恶风,产后痹症与产后风湿是一回事情吗
大*** | 2015-09-12 23:11:3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09-12 23:11:34
  • 病情分析:
    产后风是产妇在产褥期内起居不慎,当风感寒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甚至肿胀为主的临床表现,又称产后身痛,产后痹证.其主要的机理为产后失血过多,营血亏虚,四肢百骸经脉失养,风寒湿邪入侵,气血凝滞,表现为经络阻滞或经络失养.本病与痹证相似,但病在产后,与产褥期生理密切相关. 发病特点突发性,往往在短时间即可出现肢体酸痛麻,屈伸不利,甚至不能行走.若本病失治误治,症状延续至产褥期以...

    查看全部>>

    病情分析:
    产后风是产妇在产褥期内起居不慎,当风感寒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甚至肿胀为主的临床表现,又称产后身痛,产后痹证.其主要的机理为产后失血过多,营血亏虚,四肢百骸经脉失养,风寒湿邪入侵,气血凝滞,表现为经络阻滞或经络失养.本病与痹证相似,但病在产后,与产褥期生理密切相关. 发病特点突发性,往往在短时间即可出现肢体酸痛麻,屈伸不利,甚至不能行走.若本病失治误治,症状延续至产褥期以后,当以痹证论治. 
    指导意见:
    1,明辨虚实,识其错杂转化本病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据症细辨,虚者为气血虚弱.经脉失养,不荣则病,但其痛不剧;其次是肾虚,肾虚所致之痛,大多反映在腰背或两膝,或者还有两足跟作痛,劳则加剧.实证主要是风寒所致,故俗称:“产后风”者,意即指本病与风有关,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骨节空疏,最易为风寒所乘袭.而且其风寒侵袭后,其人于内,留伏于深处,如不及时治疗,常常导致慢性“痹症”不易治愈.在实证中还有血瘀性的关节疼痛为主,疼痛较为明显.此外,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还有一种湿热性质的,大多发病在下肢或腰背部.以重着酸麻为主要反应,亦可能出现一些低热现象,一般均有小便黄少,烦热口渴,舌苔黄白腻厚等证候.但临床所见者,大多属于上虚下实夹杂的证型,即血虚夹风,或肾虚夹风等证. 2,治疗重视补益气血产后痹证为产后气血虚弱,虚损未复,风寒湿邪侵入后气血凝滞,经脉失养,故临证处方用药应重视扶正养血,活血止痛,然后分清其偏虚,偏瘀或感受外邪采取不同的方法. 3,结合病位用药,重视虫类搜剔产后痹病痛在肢体关节,而部位不一,故应注意病位所在选药. 4,配合针灸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适当配合针灸疗法,能疏通经络.宜导气血,对疼痛的消除,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常用的穴位是阳陵泉,曲池,命门等.先针后灸,或单炙不针,或单针不灸,以及手法的强弱补泻,当随的体质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凡是虚证,多采用单灸不针,或针上加灸之法,实证则多采用单针不灸,在手法则以泻法为主,对于虚实夹杂之症,则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在治疗产后风方面,西医一般当风湿来治疗,效果不如中医辨证治疗的好.至于药物,没有一种成药能确切对证,具体要通过号脉和望闻问切才能确定.所以你最好还是让中医师仔细给你母亲辩证后再治疗会更加准确一些!必要是应该配合拔罐治疗效果很好!
    王*** | 2015-09-12 23:11:34 174 8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