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气体氮化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怎么样选择其工艺参数?

首页

气体氮化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怎么样选择其工艺参数?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01 14:15:02
  •   在网上找到的资料如下:
        气体氮化一般使用无水氨气(或氨 氢,或氨 氮)作为供氮介质。整个氮化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氨的分解
    氨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易于分解。
      它的分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0~600℃温度范围内,它的自然分解率可趋向全部分解,其分解反应如下:
    2NH3=====2[N] 6[H]
    氨气中分解出的活性氮原子是新生态的氮原子,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部分被工件表面吸收,然后从表面向内部扩散,剩余的[N]很快结合成分子态的N2与H2等一起从废气中排出,所以氨分解式实际上是:
    2NH3======2[N] 6H=====3H2 N2
    为了使氮化作用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必须连续地输入氨气,不断地产生活性氮原子。
      
    (2)钢件表面吸收氮原子
    活性氮原子被钢件表面中吸收后,深入铁素体中形成含氮量较高的铁素体,过饱和后又形成氮化物。
    (3)扩散
    钢件表面吸收氮原子以后,在表面和里层存在着氮浓度梯度,促使氮原子从表面向里扩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氮化层。
      
    在氮化温度下,吸附层中的活性氮原子向金属晶格内部移动,留下的空隙又迅速地被吸附层的氮原子所填满,因而始终保持金属表面上有活性氮原子连续渗入。因此,扩散过程如下。
    ①向炉内不断输入含氮的气体;
    氨分子向金属表面迁移;
    氨分子被金属表面吸附;
    氨分在相界面上不断分解,形成氮原子和氢原子;
    吸收剩余的活性原子复合成分子,不断从炉内排出;
    表面吸附的氮原子溶解于γ-Fe、α-Fe中。
      
    ②氮原子由金属表面向内中扩散,并产生一定的浓度梯度。
    ③当氮超过在α-Fe中的溶解度后,表层开始形成氮化物。
    ④氮化物沿金属表面的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长大。
    ⑤表面依次形成γ相和ε相。
      
    ⑥氮化层不断增厚。
    ⑦氮从氮化物层向金属内部扩散。
    影响以上基本过得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时间、压力、介质成分(或氮势)以及零件钢材成分和组织等。气体氮化工艺就是要合理地控制这些影响因素,获得满意的氮化层。
      

    陈***

    2018-05-01 14:15: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