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言文翻译

首页

文言文翻译

<湖南文征>序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03 15:06:02
        
    《湖南文征》序 
    我的朋友湘潭人罗研生,把他编纂的《湖南文征》一百九十卷给我看,并且嘱托我替他写一篇序言放在书的前面。我曾国藩自感孤陋寡闻,年龄又大了,身体也日益衰弱,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我私下里认为古代的文章,原本是没有所谓的文法的。
      《易》、《书》、《诗》、《仪礼》、《春秋》等经书,它们的文体语句气势没有一字相互抄袭。到了周、秦的诸子百家,也各自成为一体。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他们,划分这些好像金玉和花草树木不同类一样,这怎么有所谓的文法呢。后人本来不能写文章,勉强借鉴古人创作的文章来模拟,于是有的合乎古人的做法,有的与古人背离,这样的写文章的文法不能用“法”来命名。
       如果他们不去模拟古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然形成的文章,大约有两个方面:一是理,一是情。这两者都是人人本来就有的。称颂我所知道的理,要用笔书写记录成书,用传来世代相传,称颂我所说的喜爱厌恶悲伤欢乐的情感,要点缀文辞来让它通达,好像破开肺腑来陈述策略一样。
      这样做的都是顺其自然的文章。性情敦厚的人,大致能够做到了。然而文章内容的深浅,技法的精妙拙劣,就相差很远而没有极限了。除了各种经书以外,百家的著述大都有优胜之处。以理取胜的,大多是阐发幽深登峰造极的语句,然而它的弊病或是过激或是迟缓失去了适中原则;以情取胜的,大多是悱恻感人的语言,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自从东汉到隋朝,文人才子,在阐发道理时大多不知阐发道理,文辞多为骈体排比。就是议论朝政,考核大礼时,也每每用排比的句式来装饰,中间又有婀娜之音,到了唐代还没有改…… 湖南作为一个邦国,北面靠近长江,南面接近五岭,西面接近贵州四川,是苗族各部落居住的地方,大概也是比较偏僻荒凉的山区。
      然而到了周朝末年,屈原出生于这里,《离骚》等名篇为后世的称为“情韵”之祖。等到宋朝,周敦颐又在这里出生,他写作了《太极图说》、《通书》,被后世的人成为“义理”之祖。两位圣贤,都没有师承前人,却创作了宏文。向上可以和《诗经》、《周易》相比,向下百代才子,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的范围。
      更何况后代的湖南人士,都受到他们的影响呢?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长于言情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四;然而骈体类的文章很有文采,不说文法而文法没有乱。只是考据类的文章搜集的太少。前贤倡导的没有被弘扬,后世羡慕的文章也不多。
      罗研生的学问,考证《说文》来探求文字的通达,注释《禹贡》来明晰地区的标志,本来也很明白考据学家的学说,然而文章只是崇尚体裁要点,不崇尚繁杂成为旁征博引,选取它的长处而不沉溺它的短处,这好像是君子慎重的选择技艺的道理一样啊! 参考资料: 。

    l***

    2007-06-03 15:06: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