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汉语翻译!

首页

古汉语翻译!

而上穷其狱,遂经二旬

此异疾笃 何事强饭

来自于《南史》的两句,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求翻译为现代汉语!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3-31 14:30:43
  •   对不起,小弟才疏学浅,没有找到那个
    沈瑀字伯瑜,是吴兴郡武康县人。父亲沈昶,侍奉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图谋造反,沈昶已事先离开了他,当景素失败后他被判罪拘囚于监狱。沈瑀赴台省陈述请求才得以免罪,因此而知名。齐尚书左丞殷?m与他谈及政事,很器重他,对他说:“观察你的才干,应当处在我这职位上。
      ”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说过沈瑀的名声,举荐他担任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当时建康县令沈徽孚仗势傲视沈璃,沈瑀依法纠察他,众人都害怕他的强硬作风。萧子良非常了解赏识沈瑀,即使是家事也都把它委托给沈瑀(去处理)。子良去世后,沈瑀又侍奉刺史始安王萧遥光,遥光曾派他递送男丁,他递送的速度快却无人怨恨。
      于是让沈瑀专职主管州中刑狱事物。明帝派沈瑀筑造赤山塘,所花费的钱财比材料官估算的要少几十万。明帝愈加认为他不错。担任建德县令时,教每个成年男子种十五棵桑树、四棵柿树和梨树、栗树,成年女子减半数。人人都很高兴,不久树木成林。随陈伯之军队到了江州。
      恰逢梁武帝起兵围攻郢城,沈瑀劝说陈伯之迎接武帝。伯之哭着说:“我的儿子还在都城。”沈瑀说“不如此则人情匈匈,都在想着改换门庭的计划;假如不早作图谋,大家分散了就难以集合”。陈伯之于是投降了梁武帝。武帝即位后,那时天下刚刚平定,陈伯之谈到可让沈瑀催促和监督运输,有利于军事国事。
      武帝也认为他有能力。沈瑀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后起用为余姚县令。县里有大姓虞氏一千多家,请求晋见的人就像街市上一样多,前后县令没有谁能禁止。自从沈璃到任后,不是诉讼就不让通报,违法者运用法令来约束。县境南部也有几百家豪门大族,子弟横行,互相包庇,老百姓很厌恶。
      沈瑀召唤其族中老年人担任石头仓监,年轻人补作县署仆役,那些人都在路上号叫哭泣,从此豪强销声匿迹。沈瑀刚来时,富有的吏员都穿着鲜丽的衣服来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沈瑀发怒说:“你们这班人是下等的县吏,怎么能擅自模仿贵人!”他要这些人全都穿草鞋粗布衣,整天侍候站着,有失足跌倒的,就加以捶打。
      沈瑀在卑贱时曾经到这里卖过瓦器,被富人羞辱,所以趁机报复他们。后来他担任信威萧颖达的长史。他性情倔强,总是顶撞萧颖达,颖达怀恨他。天监八年,他趁着入府商议事情时,言辞又激切严厉起来,颖达变了脸色说:“朝廷任用你是做巡察的事吗?”沈瑀出来后,对人说:“我死了之后才算了,始终不可能倾斜着脸去听从他。
      ”这一天沈瑀在路上被人杀害,人们大多认为是萧颖达谋害了他。他儿子沈续多次上诉。恰逢萧颖达不久也死了,案事没法追究到底。 这个也是南史里的翻译,建议你参考下吧!以后如果找到的话,会告诉你的!。

    l***

    2007-03-31 14:30: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