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考怎么办?我的心碎了~

首页

高考怎么办?我的心碎了~

我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惜文言文怎么都看不懂.每次看,都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我去问老师,她很忙.要不不耐烦,要不婉拒我,说一大堆她还要做什么什么事之类的.
可怜我快要参加高考了,偏偏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感到自己前路渺渺,不懂的题越来越多,心也越来越沉.饭吃不好,觉睡不香,整天神志恍毁.几年来的努力都要毁在语文一门上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位懂古文的好心人能帮帮我呢?告诉我您的联系方式,我不会常来麻烦您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10 21:56:29
    看到你的问题我真的很想帮助你,我是过来人,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高中时我文言文还是很不错,不过我大学没上文科,三年下来文言文也拉下了。如果实在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可以发信给我,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解决,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也算是感谢我上高考时无私帮助过我的朋友们吧!

    c***

    2007-03-10 21:56:29

其他答案

    2007-03-24 15:45:52
  •   语文复习的冲刺阶段应该在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的复习上落实以下几个方面:(1)多音字和字形。高考有关“字音”和“字形”的试题占了6分。字音中,注重复习多音字,但没必要在声调上继续花费精力;字形中,侧重形似字、同音字的复习。(2)常见虚词。如“不管”“尽管”“即使”“虽然”“和”“或”“既”“以”“以及”“除非”“关于”“对于”“抑或”“无论”等连词、介词要特别重视。
      (3)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在进行文学常识复习的时候,须注意:连线复习,分块掌握;理清文学史(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体裁);非入选课文的重要作家作品应加以重视。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这种类型的知识没有任何速成的技巧。不要撒网式的盲目背诵,而要选择常见的、重要的古诗文诗句。
      大家要特别注意应该动手把平时的易错字常写写。因此,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记忆巩固。(4)《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及最常见的固定文言句式,如“若(如、奈)何”“若(如、奈)……何”“何(奚、恶、安)以……为”“何……为”“何……之有”“不亦……乎”“无(毋)乃……乎”“得无(毋、微)……乎(邪、欤)”“庶几……乎(与)”“孰与……”等,考生有必要结合课文例句将这些虚词和句式的用法牢记于心。
      (5)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考生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

    黑***

    2007-03-24 15:45:52

  • 2007-03-13 21:47:06
  •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
      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
      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
      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新语文教材中,高一文言文的比重上升到50%,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份量也在不断加大。这的确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
      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
       2、字词积累。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
      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 ①“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 ②“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 ③“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④“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3、语法归纳。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怎么办?我们不如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喜爱文言,培养兴趣。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
      例如:缘木求鱼(盂子·粱惠王上)、远交近攻(《战国策,秦策三》)、因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平易近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这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皆来自文言文,更不必说“事后诸葛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典故了。
      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要头脑冷静,仔细分析;而《谏太宗十思疏》则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言文的益处远远不只这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举,”,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才能学好它。
       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怎么样,这样一座宝库——文言文,你去开掘,只要做到以上两方面,文言文其实并不难学,不是吗 。

    w***

    2007-03-13 21:47:06

  • 2007-03-12 16:49:07
  • 我05年参加的高考,呵呵,理解,同样建议你买一本<<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就可以,错误少,标准.你也可以自己去书店,找一本适合你的.然后呢,再做文言文时,要勤快一点,你会发现,其实有的词就几个意思.你要记住一些长见的.这样会对你看文言文有帮助.想要全部看懂还是很难,但是大概意思能明白就可以做题了.还要掌握做题的方法,说白了,就是会蒙.呵呵!加油!付出回有回报!

    娃***

    2007-03-12 16:49:07

  • 2007-03-12 12:53:43
  •   建议你对照课本上的经典古文,集中复习.分两个阶段:实词和虚词.
      重点在实词,你可以找到一个实词,如"顾",在一个本子上记下它有几种意思.一个一个积累,每天都把本子拿来看看(一定要对照原文中的语境).接下来就主攻虚词,方法雷同.
      请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作为过来人给你的建议
     对了,如觉得建议有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我hkbhust@ 

    h***

    2007-03-12 12:53:43

  • 2007-03-11 23:01:35
  • 我建议你先把教材上的文言文认真看一遍,再找些课外的文言文来看,每篇多看几遍,直到看懂为止。

    湘***

    2007-03-11 23:01:35

  • 2007-03-11 22:32:36
  • 什么鸟老师,古文想弄懂就去熟悉每个字,词的多种含义,分析语境。反正就个语感,加油啊,学了那么多年就为那么一次,读好大学真的很幸福,瞧我这烂学校,要什么没什么,吃个饭都难受。祝好运。

    太***

    2007-03-11 22:32:36

  • 2007-03-11 20:39:38
  • 向一楼致敬
    我以前的文言文也很好,不过念的是理科,上了大学就落下了
    学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能看懂其中关键词的主要意思
    你们的老师在讲课时应该教过多义词的含义
    你要记的就是每个词的含义以及在不同地方的意思
    跟英语语法很像,不过我感觉比英语好记多了

    l***

    2007-03-11 20:39:38

  • 2007-03-11 19:29:27
  • 你还算幸运的,我们这一届08年高考,有两本纯古文的书要学,古文注重积累和语感,一定要定心,我们本来就是在读古人说的,不会也不要急。多看找语感哦!我的语文老师就是只在上厕所的时候看完了一本史记,后来做题目连文章都不要看了,语感和积累很重要哦!!

    %***

    2007-03-11 19:29:27

  • 2007-03-11 19:16:17
  • 没是没是一会就好了 呵呵

    姚***

    2007-03-11 19:16:17

  • 2007-03-11 18:02:37
  • 要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字,对一些关键字理解了,那整个句子就理解了,买一本《古汉语词典》会对你有好处的.另外还要多读文章.推荐,,看着注释读,会好起来的

    c***

    2007-03-11 18:02:37

  • 2007-03-11 14:19:27
  • 买一本《古汉语词典》会对你有好处的。

    好***

    2007-03-11 14:19:27

  • 2007-03-11 13:59:56
  • 你们那老师真的很讨厌哦,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老师.
      不要急,漫漫来,多问问班上文言文好的
    如果实在是来不急,就多背背哦
      我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哦,呵呵```

    h***

    2007-03-11 13:59:56

  • 2007-03-10 23:23:27
  •     看来你的头绪都乱了,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想想哪方面最不行,抓住它,集中火力攻击它一下子。这时候千万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什么也抓不过来,什么也抓不好。要有一点儿大将风度,临阵不慌,忙而不乱。我是过来人,我希望我说这些对你有些帮助,预祝你顺利闯过高考这一关,迈向人生的辉煌。

    三***

    2007-03-10 23:23:27

  • 2007-03-10 22:27:42
  • 看文言文首先要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字,对一些关键字理解了,那整个句子就理解了,不要着急,越急越没有用,看懂几篇,在看就不那么难了,高考不会超出课本,多看课本上的注解。高中课本每一册上的古文也就那么几篇,没有什么难度,好好静下心来读上几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高考不仅考的是文化知识,还考你的素质,素质就是看你应付事变的能力,愈是临近高考愈要沉着冷静。祝你高考达到好的目标。

    慧***

    2007-03-10 22:27:42

  • 2007-03-10 22:09:50
  •  >  不知是否有用?

    风***

    2007-03-10 22:09:50

  • 2007-03-10 22:05:05
  • 看来问题在你老师身上,是个不怎么负责的老师,你不要背那么大的思想包袱,文言文并不是语文的重头,你根据自己语感回答,不要太离谱,尽量朴实一点。如果实在不懂也不要太气馁。

    1***

    2007-03-10 22:05:05

  • 2007-03-10 21:59:09
  • 首先,我很能理解你此时焦急不安的心情,但世界上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也不用太杞人忧天了,我觉得,你现在可以做以下几步,1,最好的方法,请个家教,2,现在抓紧还来得急,多读读培养语感的书,多去去图书管,3,把自己心情放松,要对自己说,你能行!虽然我语文不太好,不能帮你什么忙,但我相信有志者,事进成,加油!你一定行的!

    w***

    2007-03-10 21:59: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