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男科
前列腺科

急!急!急!十万火急!是不是得了急性中耳炎?(高分)

我给宝宝(三岁半)洗完澡后,宝宝说耳朵有点痛,我没太在意,用干毛巾擦拭耳朵就算了.结果20分钟后,孩子再次叫耳朵里面痛,并且疼痛感越来越强,不能碰,导致无法入睡.这是否是急性中耳炎症状,会是洗澡时耳朵进水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吗?会这么快吗?我觉得不会这么快吧,请在行的医学大师们看看.告诉是不是急性中耳炎.
另外,由于家住郊区,行车不方便.如果是急性中耳炎,能否明天天亮后再去医院,一个晚上不会有太大影响吧?要是晚上不去,要采取什么措施,能减轻疼痛或控制病症不发展呢?有什么好的办法,请告诉我好吗?
l*** | 2006-11-07 22:04:29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2006-11-08 02:04:48
  • 你说的情况很可能是急性中耳炎,应该及时消炎才不会使宝宝的病情加重.最好是去请专科医生看看,应排除异物入内的诱因.阿弥陀佛!!!
    杏*** | 2006-11-08 02:04:48 36 9 评论
    0/300
  • 2006-11-07 22:30:07
  • 小儿一旦出现发热、耳痛等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查体若见鼓膜充血、膨隆,甚至耳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考虑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以免迁延转为慢性,或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本病属化脓菌感染,故临床治疗首先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其次应注意保持耳部消洁,及时清洗外耳道脓液,用各种消炎药水滴耳。洗耳药一般予3%的过氧化氢液。滴耳消炎药一般可酌选庆...

    查看全部>>

    小儿一旦出现发热、耳痛等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查体若见鼓膜充血、膨隆,甚至耳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考虑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以免迁延转为慢性,或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本病属化脓菌感染,故临床治疗首先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其次应注意保持耳部消洁,及时清洗外耳道脓液,用各种消炎药水滴耳。洗耳药一般予3%的过氧化氢液。滴耳消炎药一般可酌选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注意清除耳周围的感染病灶,如鼻炎、扁桃腺炎、鼻窦炎等。若患儿在病程中突然出现高热、寒战、抽风,应警惕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若本病历经 3~4周仍不愈,身热不退,流脓量多,耳后乳突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耳后脓肿,则为并发急性乳突炎,必要时可行乳突凿开术。
    
    急性中耳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婴幼儿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相对平坦和短粗,接近水平位置,若鼻咽部感染后,病菌极易由此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又由于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流感、肺炎等疾病,也会引起耳部并发症。
    
       患儿在发病早期,耳内有堵塞感,听力有不同程度减退。进而鼓室动膜充血,有脓液,并伴有高热、耳部剧痛症状。有的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发生抽搐。最后,鼓膜破裂流脓,耳痛、发热逐渐消退。一般7-10天可痊愈。若患儿体质较弱,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会转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使患儿产生听力障碍伴随语言障碍,或引起急性乳突炎,败血症或颅内并发症等,严重的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预防小儿急性中耳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婴儿宜采用近直头位吮奶姿势。防止因平卧吃奶而呛咳,使乳汁或带菌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感染。
    
       2.保持小儿耳道清洁、干燥,严防水进入耳道。若小儿耳道不慎进水,可将其头歪向进水的耳朵一侧,用手掌紧堵耳道口,然后突然放开手将水引出,最后用消毒棉签轻轻擦干耳道。
    
       3.加强锻炼,增强小儿的抵抗力。要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病菌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小儿中耳炎。预防和及早治疗小儿鼻窦炎、扁桃体炎、血液传染病等,以减少并发急性中耳炎的机会。
    
       4、不要随便掏小儿的耳朵。防止耳道擦伤或鼓膜破裂诱发中耳炎。当小儿耳屎多时,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拭出,若已形成栓塞,则应去医院设法取出。家长切忌用火柴、发卡、手指甲等给小儿掏耳。
    
       5.预防异物进入小儿耳道。若小虫进入小儿耳道,可带其到暗室用手电筒照射耳道口,诱使小虫自行爬出,或用香油、70%酒精等滴耳,粘杀小虫,然后用消毒棉签拭出。若其他异物不好取出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老*** | 2006-11-07 22:30:07 44 4 评论
    0/300
  • 2006-11-07 22:22:33
  •  急性中耳炎是婴儿及幼童常患的疾病之一。根据统计,20%的幼童在5岁前会患此病。中耳跟鼻腔后部的鼻咽由一条欧氏耳咽管连接起来,像是一棵大树(呼吸系统)的一支横枝,作用是调节中耳内的空气压力,因此,上呼吸道的感染、伤风感冒或急性咽炎,便很容易蔓延至耳内,令耳膜鼓充血,耳内分泌增多,引起中耳炎。
    
      病症有发烧、耳痛,年幼的不懂诉说耳痛,便会烦躁不安,严重时有脓自耳朵流出。患耳可能听觉欠灵。
    ...

    查看全部>>

     急性中耳炎是婴儿及幼童常患的疾病之一。根据统计,20%的幼童在5岁前会患此病。中耳跟鼻腔后部的鼻咽由一条欧氏耳咽管连接起来,像是一棵大树(呼吸系统)的一支横枝,作用是调节中耳内的空气压力,因此,上呼吸道的感染、伤风感冒或急性咽炎,便很容易蔓延至耳内,令耳膜鼓充血,耳内分泌增多,引起中耳炎。
    
      病症有发烧、耳痛,年幼的不懂诉说耳痛,便会烦躁不安,严重时有脓自耳朵流出。患耳可能听觉欠灵。
    
      若能及早发觉医理,中耳炎应不难根治。医生通常会给消炎药,再加滴耳药水清洗耳道。由于耳、鼻、喉三处由耳咽管贯通,故单以药水滴耳未必可清除引起中耳内的细菌,这就是有医生吩咐中耳炎的患者以药水滴鼻的原因。
    
      急性中耳炎疏忽治理能造成慢性中耳炎,损害听觉及导致失聪。因此,孩子有发热或伤内感冒,也不宜忽视,应及早由医生诊治。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一般需连续服用抗生素十天至两周。当孩子服药后两至三天症状减轻或消除后,切勿掉以轻心,要继续带孩子到医院治疗。 
    
      急性中耳炎有先兆: 
    
      由于两岁前的孩子还不太会说话,当他们出现持续低烧或突发高烧,食欲不振,抓弄耳朵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异于往日表现时,家长应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以确诊是否患上中耳炎。 
    
      三招预防小儿中耳炎: 
    
      1.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多带宝宝进行有益的户外活动等。 
    
      2.半岁内患上小儿中耳炎的孩子,有50%是因呕奶、呛奶污染了咽鼓管所致。所以新妈妈母乳喂养孩子的时候,要养成正确的喂养体位,不要平躺着喂宝宝吃奶。若宝宝吃饱后应及时让他打嗝,将空气吐出,防止其呕奶时污染咽鼓管。 
    
      3.家长要看护好孩子,防止小朋友间的玩耍引起耳膜穿孔等外伤。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清洁耳朵的习惯,可到医院清洗耳垢,切勿让孩子自个用手指或火柴头等除耳垢。
    
    
    茶*** | 2006-11-07 22:22:33 47 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