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培养看书的兴趣?

首页

怎样培养看书的兴趣?

怎样培养看书的兴趣?求解答。。。。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3-08-18 17:09:17
      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1
    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条件
    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应不嫌“汗牛充栋”,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先买好,放在孩子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2 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的,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 3 调动孩子阅读兴趣 (1)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孩子。
      听家长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2)故事梗概法。家长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
      事先,家长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步骤/方法 1 充裕的阅读时间 视孩子的阅读经验,最好给他充裕时间,但是距离讨论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遗忘,又丧失讨论此书的热情。 通常我们阅读完一本书,会急著想跟别人分享的是: (1)读完此书的心情、感受。
       (2)读完此书的收获。 (3)对此书不解的部分 (4)对此书的评价。 因此,在孩子自由阅读期间(以一本200页小说为例,约需两星期),可以随机和他聊一下此书。 如“你看到哪里?我已经看到他们吵架那一段了。” “你目前读到的部分,还算有趣吗?” “到目前为止,你对男主角的评语是什么?” 从这样的闲聊中,偶尔加入自己的个人意见(必须让孩子知道这是你的个人想法,不是“标准答案”),以便让孩子阅读的热情维持一定温度。
       2 指导孩子做有效的理解 有专家指出,孩子的阅读是否有效,有三个指标: (1)是否了解自己正在阅读什么(正在阅读的内容有无矛盾、有无意义)? (2)自己是否对文章有正确解码(我的理解和书的原意才相符吗)? (3)我能不能针对目标来调整阅读方向(如果我是为了增进作文能力,重点就应放在书中的写作技巧)? 这里,提供几个曾被用以实验的“阅读理解方案”,作为指导孩子阅读的参考技巧。
      你应该留意孩子以往的阅读习惯有何优缺点,适度给予提醒,或耐心点,带著他一起从下列的参考步骤中,找一个、或自行组合出一种新方案试试看。

    璀***

    2013-08-18 17:09:17

  • 2013-08-18 15:42:3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也一样,一个人只有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把书读好,要对读书有兴趣,就必须先读书;只有在读书的活动中才能产生兴趣,并不是先有兴趣而后读书。
      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天天读书,可却还是缺乏读书的兴趣。读书兴趣不可能在读书活动外产生,但读书活动也未必产生兴趣。
      所以,如何培养读书活动中的兴趣,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一:确认读书的目的   只有认定了读书目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明确的目的,容易评定自己的成绩。在达到自己预期的成绩时,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读书的目的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又能分为若干种不同的层次。
      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就可视为一种目的,但可以把读书分为数个层次,把完成了的层次作为近程目的,还没完成的层次作为远程目的。   例如,为求证某项假设可视为一种目的,凡是与该假设有关的书面资料,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凡是有助于人们求证的资料,都会使人产生兴趣。
      为查寻某一资料,可把其视为一种目的,有目的的查寻,可以使人保持注意。   因此,无目的的读书只能用于读消遣读物,不能用于读知识性的书。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你必须学会有目的的选择知识,而不是被动地等候知识。   第二:读自己能读懂的书   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
      假如不了解所读之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   而且,书的难度要适中,太难的书读者读不懂就没有兴趣,太容易的书就会让人有老生常谈的感觉,引不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学生上课所用的课本,读者最好能读懂内容的50%;用作自学的书,读者最好能读懂70%。
      低于此标准,就会产生没兴趣或引不起兴趣的情况。   也许有人会问,假如对教科书,只能读懂30%的内容怎么办?在这种情形下,你要读一本能增长阅读能力的书。 譬如说,教科书是英文本,这就在无形中构成了语文与英文知识上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尽快读懂一本同类性质的中文书。
      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基础提高了,并相对的把原文的难度减低了。   假如你能自由选择参考书,那么你开始时不必读名著,应由简易著作读起,让你的能力和书中的内容相配合,这样读书时就会有成就感,就会产生兴趣。   兴趣是维持继续读书的关键。例如,初学英文的人,想读莎士比亚全集,就是好高鹜远,而且,这样做对培养兴趣和成就都是有害无益的。
         第三:把你的读书心得表现出来   读书心得是一种满足。表现出读书心得将会对读书时寻求心得的兴趣有利。 有很多表现读书心得的方式。例如,参与大家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是一种方式;与人在信中谈论学问是一种方式;在课堂上提出或回答问题是一种方式;在报刊杂志上投稿发表作品是一种方式。
         只要能把读书的心得表现出来,你就能从读书中获得以下的两种益处:   其一,为了将心得表现出来,所以在读书时会用心思考,能重新组织书中的资料,把它纳入系统的记忆。   其二,心得表现是一种被社会认可,被人赞许的行为。在团体中的心得表现,会因别人的重视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对以后的读书兴趣也会因之有所提高。
         当然,培养读书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读书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的三个阶段。   (1)直观兴趣阶段   (2)自觉兴趣阶段   (3)潜在兴趣阶段   要培养读书兴趣,首先要经过“知之”阶段,也就是说要经过培养直观兴趣的阶段。
         直观兴趣阶段对于有读书兴趣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问题。但是,对那些没有或缺乏读书兴趣的人来说,则需要认识一下,培养读书兴趣的重要性。   不但要他们真正懂得:知识就是力量,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积累知识,就会在工作中不断碰壁。   还要让他们知道:很多知识都被保存在书里,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获得前人学以致用的经验。
         要诱导他们结合个人爱好,读那些有益的书,吸取书中的知识,使之尝到“开卷有益”的甜头,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并且,要坚持下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成为一个“知之者”,完成读书直观兴趣阶段的培养。 然而,由于直观兴趣的不稳定性,它易起易落,如不及时进行鼓励,不继续坚持,就很可能会来如烟,去如风。
         因此,你还应做“好之者”,把读书兴趣由直观兴趣阶段向自觉兴趣阶段过渡和发展。   由直观兴趣向自觉兴趣过渡,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自觉兴趣是爱好和志向的结合体。   自觉时期的读书兴趣,已经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兴趣。它不仅伴随着感性的读书爱好,而且,还包括了在感情支配下的记忆与联想,由求知向思维推进。
      这时的读书兴趣,具有了自觉性、主动性。   譬如说,一个对技术非常感兴趣的人,在得到一部有关的技术书时,必然会一睹为快。   他会带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产生浓烈兴趣的同时,分析书中的理论是否成立,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在实际中可行。并且,自觉地、积极地向更深的层次开掘。
         试想,当你读书的兴趣达到了孜孜以求的“好之者”阶段,并进入了自觉兴趣的境界之时,你还会“厌倦”书吗?   进入读书兴趣“好之者”阶段的人,一般都有了自觉读书的兴趣,进入了比较稳定的阶段。   但是,如果把“好之者”与“乐之者”相比,还有很远的差距。
         “好之者”,只是对读书有了热情,对读书有了钻研精神和自觉自愿的兴趣。   “乐之者”,却是在经过一段探索后,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收获,把读书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捧起书来,如醉如痴,达到了读书兴趣的最高阶段——潜在兴趣阶段。

    腾***

    2013-08-18 15:42:32

  • 2013-08-18 15:42:09
    1.找时间读书;
    2.上哪去都带本书;
    3.做一个读书的清单;
    4.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
    5.减少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
    6.读书给别人听;
    7.做读书笔记;
    8.逛逛二手书店;
    9.去图书馆;
    10.读读搞笑的有意思的书;
    11.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
    12.在博客里谈谈你的读书;
    13.设立你的读书目标;
    14.专门的读书时间;
    15.借别人的书读。

    匿名用户

    2013-08-18 15:42: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