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宏观、中观到微观

首页

什么是宏观、中观到微观

是写关于工商银行的内部控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29 04:21:29
  •   宏观(marco-),所指的是事物间普遍存在着的联系,相互间的影响与作用。与微观相反,主要研究或表明事物间大的联系。简单来说,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就是大与小的关系。
     
      同是研究或作为物质世界的一种表述方法,微观是朝着物质内在的、细小的方面去研究和探索--比如研究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夸克等微观离子;
     
      宏观则是朝着物质间外在的、大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上去研究和探索--比如星系、星云、宇宙等。
      
    在这个意义上没听过中观。
    倒是在宗教里有中观
    梵文中,Madhyamaka,是形容词madhya(中、中间)加上最高级词尾ma,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最中,或至中。龙树在《中观论》中,以至中(Madhyamaka)来形容释迦牟尼所说的中道[1][2],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3]。
      以观察中道,作为修持禅定与智慧的方法,即是中观。
             观,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4]。观的本体为智慧,以般若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而成,皆是空[5]。了解一切法无自性[6],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因此而得正见,证入胜义谛,即称为中观。
      由中观而得致涅槃[7]。
             中观思想根源于《杂阿含经》与大乘佛教中的般若经传统,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佛教的一切义理都在中观义中,中观义理是佛教的纲领。
      

    背***

    2018-05-29 04:21: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