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何时/为什么相互转化?(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三种层次理论、期望理论)

首页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何时/为什么相互转化?(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三种层次理论、期望理论)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三种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哪些是保健因素,哪些是激励因素,何时/为什么相互转化?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30 01:38:07
  •   需求层次理论属于保健因素;期望理论属于激励因素;三种层次理论应该介于这两者之间,就是说三种层次理论就是运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相互转化而得来~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质量,薪金水平,公司政策,工作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被概括为保健因素。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发展起来的。他提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励因素。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类是促使人们不产生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保健因素系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基于以上的分析,赫兹伯格认为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观念,即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是不确切的,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也就是说,有了激励因素,就会产生满意,而没有激励因素,则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有了保健因素,不会产生不满意,但没有满意,而没有保健因素,则会产生不满。

    郑***

    2018-09-30 01:38: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