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几时才才能获诺贝尔奖?

首页

中国几时才才能获诺贝尔奖?

中国几时才能获诺贝尔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10-09 16:43:11
      我觉得中国还没拿到挺遗憾的,我昨天看了篇文章,你看看吧。
    聚焦]“诺贝尔奖”:好梦几时圆(图)
     
    (2001-12-11 00:11:40)
     
    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伴随着20世纪重大科学的发展,走过了整整100年。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百年诺贝尔,为何如此魅力四射?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时刻:百年中国科技,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这是一个出谋划策的时刻:在下个百年,中国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中国本土科学家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首次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诺贝尔奖”与中国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30年内,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4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就此也谈了自己的意见。
      如今,“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声。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土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世纪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
      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对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
      第二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
       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研究员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国外,几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华人,甚至一些在国内我都看不上的学生,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就成了人才了。 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
      杨振宁认为,要说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杨振宁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质量最好,可以说中国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
      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杨振宁认为,过去,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是经济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已不是遥遥无期,而仅一步之遥。 哪些领域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 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问鼎“诺奖”的水平。
      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他特别谈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的实验。这一研究一旦获得突破性进展,当然是具有获“诺奖”水平的。
       此外,高能所专家与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也备受国际瞩目。一旦他们的研究能领先美、日完成,则必获“诺奖”。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国人类基因组工程负责人杨焕明博士不止一次说过,基因研究不光拼技术,还拼资源,而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
      在这片资源的沃土上,随时可能结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实验一直令外国科技同行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验材料。在中国,由于生物资源丰富,中国科学家可以做许多外国科学家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研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中国生物科技的异军突起。
       赵忠贤院士说,“在最近10年至20年,我相信一大批研究成果会出来,但是切忌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20个当然与20个遗憾 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中国人对它的争议与期待最终沉积成一个“情结”。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诺贝尔文学奖提出了看法——谁是中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桂冠作家,谁是诺贝尔文学奖永久的遗憾,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是否公正等等。
      根据调查结果,选录了20位诺贝尔文学奖领衔作家和20位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文学大师。 领衔诺贝尔文学奖的20位作家 中国读者心目中威望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海明威、肖洛霍夫、马尔克斯、罗曼罗兰、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贝克特、福克纳、托马斯曼、川端康成、叶芝、加缪、罗素、泰戈尔、黑塞、艾略特、萧伯纳、索尔仁尼琴、聂鲁达、蒲宁。
      其中海明威以绝对优势名列榜首。这表明,尽管人们已经肯定了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在创作中体现的探索性、前卫性,但作品主题的确定、内在的意蕴和文字的信息层面,仍是打动读者的关键。 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20位大师 这是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充分流露的一面,榜上有名的是:鲁迅、卡夫卡、乔伊斯、托尔斯泰、哈代、昆德拉、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易卜生、沈从文、普鲁斯特、契诃夫、里尔克、高尔基、老舍、左拉、瓦雷里、劳伦斯、曼杰什坦姆、阿赫玛托娃。
      显然名列榜首的鲁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其实鲁迅在1927年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时曾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这句话包含着一名优秀作家的清醒与沉着。
       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出生于上海,1946年他负笈海外,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该校任天文学副研究员。 20世纪50年代,李政道与杨振宁同在普林斯顿高能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其间他与杨振宁教授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并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年仅31岁。 2。丁肇中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粒子,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丁肇中先生说:“中国其它科学技术领域的现状我不能说很了解,但起码有一点,我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都是先进的。 3。1986年10月15日,美籍华人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年,李远哲出生在台湾地区新竹县,1974年加入美国籍。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李远哲获奖,是由于他对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对了解化学物相互反应的基本原理,作出了重要突破,为化学动力学开辟了新领域。分子束是一门新学问,近二十年来才试验成功。
       4。朱棣文,1948年出生在美国圣路易,1997年以雷射致冷捕捉原子技术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平时在实验室里操作仪器、测量数据,公余之时仍然埋首各种研究书籍……”这是一般人对物理科学家刻板的印象。不过,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科学家朱棣文,闲暇最喜欢下厨做菜,手艺精良的他,不论中西料理,都让亲友赞不绝口;而这位“诺贝尔级”厨师,更从亲自动手做菜,悟出做学问的道理。
       5。崔琦——诺贝尔奖物理奖得主(1999年),曾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的崔琦使香港地区人感到光荣及骄傲,是他的辛勤学习精神才使他获得今天的成就。 。

    小***

    2004-10-09 16:43:11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