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山水田园诗教案(集锦3篇)

山水田园诗教案(集锦3篇)

刘*** 23-03-24 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方法把握 教学难点: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山水田园诗景与情的关系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诗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我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呢?  二、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三、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四、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五、常见的写景技巧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 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 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2.表现手法: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 正侧 )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 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3.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 归隐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六、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1.知作者。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2.析物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看表达 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② 描写景物的技巧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 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化虚为实)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4.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5.明主旨: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闲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参见《名师伴你行》277页《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


山水田园诗教案(2)

教案: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教案作者:xfnl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方法把握

教学难点: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山水田园诗景与情的关系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诗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我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呢?

二、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三、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四、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五、常见的写景技巧

1.听觉角度:

①动静结合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2.视觉角度:

①绘形、绘声、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2.表现手法:

(1)写景: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3.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六、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1.知作者。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2.析物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看表达

①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②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拟人

4.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5.明主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归隐向往田园厌恶官场憎恶黑暗远离尘俗闲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参见《名师伴你行》277页《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七、鉴赏示例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


山水田园诗教案(3)

粤教版选修《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粤教版选修《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宿建德江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主旨)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3.鉴赏要点: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参见教科书“阅读向导”(三)]

二、终南望余雪

1.作者简介:祖咏(699一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全唐诗》编诗一卷。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预感到城中日暮,将更加寒冷逼人。(主旨)

前二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3.鉴赏要点:这首诗炼字精准。

“浮”: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那么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

“霁”、“明”: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4.问题探究

为何只有雨雪初晴之时才能在长安城中看到终南山的真面目呢?除了实地考察之外,另有贾岛《望山》诗可证:“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是说久雨之后,终南山美景如画,如同在长安百万人家门前张开一张张翠绿的屏风。

三、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1.作者简介:储光羲(约706一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全唐诗》编诗四卷。

2.基本解读: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主旨)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

3.鉴赏要点:这首诗写诗人置身田园之中平和恬淡的心态,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四、游终南山

1.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元和年间,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次阌乡,暴疾卒。

2.基本解读:

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主旨)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四句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

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仰望,山与天接;环视,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间。日月并提,并非写日月并“生”’而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来确实似从山石中“生”出。着一“生”字,“险”而不“怪”,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这几句中所表现出的情韵。接下来,“高峰夜留景”,“夜”与“景”(日光)应不能同时出现,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之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晖。“深谷昼未明”,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与王维写终南山句“阴晴众壑殊”应是同义。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二句,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中”与“正”同义,山“居中”无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运用类比方法,抒发诗人对山及人的赞颂之情。“险”与“平”义相反,因为人“正”,所以路再“险”,心态仍是“平”的。这是以“路险”反衬出诗人心地平坦。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二句写山风的威力惊人。山高风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可见“驱”的力量。声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二句,颇有言外之意,即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就淡了,“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3.鉴赏要点:

此诗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如“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语,情感表露无遗。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界”,正是说孟郊诗的特色。

相关推荐

政治与历史知识点(实用9篇)

知识点
政治与历史知识点(1)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政治形势(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社会改
展开详情

汉语汉语拼音练习题(精编9篇)

考试资料
汉语汉语拼音练习题(1)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练习题语文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在整个过程中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让语文考试锦上添花呢?总结语文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网频道为大家准备的《解析语文汉语拼音复习题》供大家学习,
展开详情

禁止吸烟教案(推荐7篇)

教案
禁止吸烟教案(1)教材分析:香烟对孩子来说既熟悉有陌生。熟悉是因为幼儿见得多了,陌生是因为幼儿对香烟的害处不大知道。所以从禁止吸烟的标志入手,让幼儿了解吸烟的危害,从中增强他们环保的意识。活动重点:认
展开详情

草房子阅读答案(优质10篇)

答案
草房子阅读答案(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3分)答:【甲】【乙】两段是对陆鹤苦练和演出的精彩描写,请任选一段作简要赏析。(4分)答:结尾“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指的是谁?有什么含义?(2分)答:下列对
展开详情

张衡阅读答案(汇总4篇)

考试资料
张衡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
展开详情

阅读答案范进中举(精编6篇)

考试资料
阅读答案范进中举(1)20、《儒林外史》吴敬梓21、范进因中举而发疯。22、①昏厥;②疯跑;③跌倒;④疯走上集23、因中举而喜极发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意思对即可
展开详情

关于g的绕口令(精编4篇)

绕口令
关于g的绕口令(1)白庙、白猫山上有座白庙,地上有只白猫,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白猫叼着白帽跑进一白庙。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
展开详情

篮球公开课教案(精编8篇)

教案
篮球公开课教案(1)一、教材分析篮球是广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篮球运球属于(水平二)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是在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用“篮球运球”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它具有的集体
展开详情

认识周长优秀教学设计(集合3篇)

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展开详情

绿色诗歌(甄选17篇)

诗歌
绿色诗歌(1)《绿色的心灵》脉络相连的绿色吸附掉黄色的尘埃净化掉污浊有害的气体释放出有益的空气离子绿色食品让人身心不受伤害像轻盈的蝴蝶飞舞轻盈的身躯慢慢就能滑翔起飞飞上蓝天白云问一声外星朋友,你好让我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米的认识教案(汇集20篇) 讲故事的开场白(实用19篇) 莎士比亚的故事(热门9篇) 火灾安全教育教案(集锦15篇)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汇集15篇) 电脑阅读答案(推荐8篇) 音乐粉刷匠教案(通用18篇) 太空里的植物教学反思(精品7篇) 武松打虎教学反思(精品4篇) 讲故事开场白(汇编20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合集7篇) 相似三角形说课稿(集合4篇)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合集6篇)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精选18篇) 合作故事(汇总16篇) 讲卫生主题班会(合集4篇)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推荐6篇)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必备10篇) 陈毓阅读答案祈雨(集锦5篇) 高尔基关于读书的名言(甄选6篇) 复数教案(通用8篇) 5以内数的守恒教案(精选3篇) 面的旋转教案(热门3篇) 三余阅读答案(实用6篇) 语文说明文(集锦19篇) 阅读答案雨花(集合5篇) 地球上的水的阅读答案(通用6篇) 全等三角形判定1教案(通用4篇) 超级歌会教案(精选11篇) 负数的说课稿(精品17篇) 拼音a试卷(精选6篇) 教学反思案例范文(汇总19篇) 西门豹教案设计(优质10篇)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案(热门4篇) 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甄选18篇)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甄选3篇) 开头和结尾优美句子(集合4篇) 分一分教学设计(汇总15篇) 著名作家名言(推荐14篇) 温暖的散文(优选16篇) 赵州桥的教学反思(精编18篇) 法制教育第一课教案(精品5篇)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精品20篇) 郑振铎的阅读答案(汇编17篇)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反思(优质5篇) 悬念阅读答案(优选6篇) 幼儿公开课教案(甄选15篇) 微笑诗歌(甄选19篇) 从百草园三味书屋课件(汇编3篇)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集合3篇)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编6篇) 三角形全等判定教案(合集4篇) 音乐春晓教学反思(汇总3篇) 分数混合练习题(汇编3篇) 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汇集7篇) 梅雨的阅读答案(汇编17篇) 山茶花阅读答案(通用7篇) 白天和黑夜教案反思(精选4篇) 7年级下册生物课件(推荐4篇) arch试题(推荐6篇) 英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汇总20篇)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反思(汇编3篇) 整式的加减教案设计(精选4篇)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反思(优选3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甄选16篇) 尊严尊严阅读答案(通用19篇)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汇编20篇) 英语填空练习题(必备16篇) 凡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汇编9篇)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案(通用3篇) 世界童话故事大全(集合3篇) 美好生活散文(热门4篇)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优选4篇)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通用20篇) 概率教案(精选16篇) 我认识您了教案(精选3篇) 数词练习题(集合3篇) 诚信小故事作文(甄选13篇) 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推荐5篇) 二氧化碳阅读答案(推荐3篇) 梯形的认识教案(优选16篇) 法国号说课稿(必备3篇) 三只松鼠故事(汇编6篇) 摩擦力的公式和知识点(精编3篇) 除夜阅读答案(汇编15篇) 密度教学反思(必备20篇) 学会宽容主题班会(精编8篇) 月球之谜教案(通用15篇) 关于责任的主题班会(实用8篇) 年级上册英语测试卷(实用7篇)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集锦5篇)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集合4篇) 英语写作说课稿(推荐7篇) 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 凝望一棵开花的树阅读答案(优质4篇) 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和答案(精编4篇)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设计(汇集20篇) 小壁虎借尾巴课件(甄选20篇) 透镜教学反思(优质17篇) 心理学教师考试试题(合集8篇) 用目光倾听教案(精选5篇) 爷爷和小树教案(汇编15篇) 数学必记知识点(汇编5篇)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精品4篇) 春节厨房对联(集锦8篇) 打字机音乐教案(甄选8篇) 关于梅花的古诗句(汇集3篇) 语文说课稿万能模板(热门4篇) 漂亮的蝴蝶教案(通用14篇)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通用5篇) 菊花的谜语(精选5篇) 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合集18篇) 语文试卷考试分析总结(集锦13篇) 金子阅读答案(通用7篇) 南极阅读的答案(合集6篇) 寒露的诗词(热门6篇) 7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合集3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反思(汇总15篇) 英语测试卷(通用19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甄选18篇)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甄选8篇) 春晓课件(集锦9篇) 钓鱼散文(集锦9篇) 秋叶阅读答案(必备16篇) 关于元旦的故事(甄选6篇) 对联形式(实用4篇) 权利的知识点(必备11篇) 小猪变干净了教案反思(必备8篇) 画汽车教学反思(精选9篇) 顽皮的小杜鹃教案(集合3篇) 小书包教学反思(汇编17篇) 人物描写摘抄300字(汇编5篇) 比喻的练习题(通用5篇) 小小的船音乐教学设计(合集6篇) 部编版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通用4篇) 古诗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汇总5篇) 3年级英语试卷(精编18篇) 表示动物的成语(集锦6篇) 关于消防员的故事(精选5篇) 苏轼故事(集合6篇)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选17篇) 经济法练习题及答案(优选3篇)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400字(甄选15篇) 六级考试技巧(汇集12篇) 阅读的愉悦的阅读答案(甄选4篇)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教案(汇编4篇) 幼儿教学案例(优质20篇) 林清玄散文阅读(汇集4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优质15篇) 足球比赛教案(通用5篇) 牛郎织女阅读答案(集锦4篇) 关于荷花的散文(推荐6篇) 情绪温度计教案(优质18篇) 物理计算题解题步骤(集合6篇) 中医医师执业考试试题(优选5篇) 3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优质9篇) 会吸水的纸教案(必备3篇) 好玩的竹竿教案(集锦5篇) 导数的概念教学反思(集合5篇)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大全(汇集7篇) 猫郑振铎说课稿(汇总3篇) 尊严说课稿(热门17篇) 寻的阅读答案(通用6篇) 拼音gkh教案(甄选13篇) 永某氏之鼠阅读答案(集合8篇)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汇总15篇) 海底世界优质课教案(汇集3篇) 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19篇) bec商务英语中级真题(汇总18篇) 阅读我们是一家人答案(汇编6篇) 小蚂蚁过河教案(推荐7篇) 挖野菜阅读答案(推荐3篇) 数学分类教案(精品16篇)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课稿(汇总6篇) 编码教学反思(集合15篇) 寓言故事教学设计(热门7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汇编16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精选8篇) 春节厨房对联大全(必备3篇) 校园写景作文(集合16篇)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甄选3篇) 油菜花美术教案(集合11篇) 水刀阅读答案(甄选4篇) 大家一起去旅行教案(热门7篇) 桑塔露琪亚教学反思(汇总4篇)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热门20篇) 外出游玩安全教案(必备7篇) 诗歌的表达方式(精选6篇) Gre阅读答案(汇集16篇)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集锦15篇) 关于相思的散文(集合6篇)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汇总18篇) 洱海散文(优质4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汇编20篇) 自然之道教案优秀教案(合集8篇) 鸟巢阅读答案(汇集20篇) 相交与垂直教学反思(精品6篇) 吆喝的阅读答案(优选7篇)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甄选19篇) 常用英语句子大全(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