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合集6篇)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合集6篇)

p*** 23-05-23 考试资料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1)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昔吾举进士,试于礼部,欧阳文忠公见吾文曰:“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今吾衰老废学,自视缺然,而天下士不吾弃,以为可以与于斯文者,犹以文忠公之故也。张文潜、秦少游,此两人者,士之超逸绝尘者也,非独吾云尔。二三子亦自以为莫及也。士骇于所未闻不能无异同故纷纷之言常及吾与二子吾策之审矣士如良金美 玉 市 有 定 价,岂可以爱憎口舌贵贱之欤?

(选自《苏轼文集?太息送秦少章》)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0.秦少游(秦观)、张文潜(张耒)与哪两位北宋文学家并称“苏门四学士”?(2分)

21. 结合文段,概括苏轼与欧阳修相似的对待后辈做法。(2分)

参考答案:

19.士骇于所未闻/不能无异同/故纷纷之言/常及吾与二子/吾策之审矣/士如良金美玉/市有定价(6分)

20.黄庭坚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2分)

21.勉励、奖掖后进。(2分)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2)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桓公明日弋①在廪,管仲、隰朋②朝。公望二子,弛弓脱釬③而迎之曰:“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忧也?”桓公再言,二子不对。

桓公曰:“孤既言矣,二子何不对乎?”管仲对曰:“今夫人患劳,而上使不时;人患饥,而上重敛焉;人患死,而上急刑焉。如此,虽鸿鹄之有翼,济大水之有舟楫也,其将若君何?”桓公蹴然④逡遁⑤。

管仲曰:“昔先王之理人也,盖人有患劳而上使之以时,则人不患劳也;人患饥而上薄敛焉,则人不患饥矣;人患死而上宽刑焉,则人不患死矣。如此,则四封之内视君其犹父母邪!四方之外归君其犹流水乎!”

公曰:“孤之闻二子之言也,耳加聪而视加明。”

公辍射,援绥⑥而乘。自御,管仲为左,隰朋参乘。

(选自《管子·戒》)

【注释】 ①弋:泛指射猎。 ②隰(xī)朋:齐桓公的重臣。 ③釬(hàn):臂铠。

④蹴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⑤逡(qūn)遁(xún):迟疑徘徊。 ⑥绥:登车时用的绳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弛弓脱釬而迎之曰 弛:

②济大水之有舟楫也 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人患死,而上急刑焉”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

B.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C.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蒲松龄《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如此,则四封之内视君其犹父母邪!

译文:

(4)请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管仲和齐桓公在本文中的表现。(2分)

答:

(5)管仲的民本思想,是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关键。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一些体现民本思想的语句,请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答:

10.(1)①放松,这里指卸(放)下 ②渡,渡过 (2分,每空1分,)

(2)D(2分)

(3)这样,全国上下对待君主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啊!(2分)

(4)答案示例:管仲:能言善辩 聪明智慧 心怀天下 雄才大略

齐桓公:雄怀大志 善纳忠言 知错能改 爱惜人才 礼贤下士

(2分,每空1分)

(5)答案示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写出其中一句即可)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3)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分析

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父披,字茂彦,以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

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叱曰:“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

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今臂不附体,北弥豳郊,西极汧、陇,不数百里为外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皆右臂,大藩拥旄钺①数十百人,唯李抱玉请复河、湟,命将不得其人,宜拔行伍之长,使守秦、陇。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有权臣制乐曲,自立丧纪。舜命契:‘百姓弗亲,五品②不逊,汝作司徒。’唐以皋、佑、锷、季安为司徒,官不择人。卢从史、于皋谟罪大而刑轻。农桑无百分之一,农夫一人给百口,蚕妇一人供百身,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边兵菜色,而将帅纵侈自养。中人十户不足以给一无功之卒,百卒不足奉一骄将。”六事皆当时极敝。蕴亦韦皋所引重,嫉其专制,感愤关说。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

沧景程权辟掌书记。既而权上四州版籍请吏,而军中习熟擅地,畏内属,挟权拒命,不得出。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蕴迁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荐之于朝,出为邵州刺史。尝杖杀客陶玄之,投尸江中,籍其妻为倡,复坐赃,杖流儋州而卒。

蕴辩给③,尝有姓崔者矜氏族,蕴折之曰:“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其人俯首不能对。

选自(《新唐书·卷二百·儒学下》)

注:①旄钺: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②五品: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③辩给:口才敏捷。

1.下列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 )(3分)

A.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辟:征召

B.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阴:暗中

C.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讽:讥讽

D.杖流儋州而卒卒:死亡

2.下列各组中分别直接表明林蕴正直和有口才的一项是( )(3分)

A.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 ②嫉其专制,感愤关说。

B.①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②其人俯首不能对。

C.①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②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

D.①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②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基于临汀山鬼祠庙多,百姓厌恶痛恨的情况,林蕴写了《无鬼论》。由于刺史的赏识,他担任了临汀令,不久升为别驾。

B.林蕴曾劝刘辟不要谋反,但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极力的劝谏,差点招来杀身之祸,好在刘辟爱惜人才,最后只把他贬为唐昌尉。

C.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直言劝谏,道出了他们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加上他喜欢嗜酒,多有违逆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不任用他。

D.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弄得别人家破人亡。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

⑵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

答案:

1.C

2.C

3.A

4.⑴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服”“舍”“斥”各1分)

⑵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大谊”“谕”“释然”各1分)答案解析:1.

试题分析:讽谏,劝谏。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重点考语境义,本题选词较好,几个词都可通过语境来推断其含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考到了考生灵活运用课内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如“讽”的意义。

2.

试题分析:A项,②不是表现其口才的,而是他痛恨韦皋的专制;B项,①是间接描写其正直;D项,①是写他嗜酒,常做一些违背常理事,宰相于弃置不用他。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既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借林蕴正直的品性给考生以思想上的教化,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3.

试题分析:A项,所指应为林披,即林蕴的父亲。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在原文有选择性的设置了一个小陷阱。没牵涉到更多的方面,所以难度不大。只要学生比对原文就比较容易看出来,符合考纲中“浅易”的要求。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⑴服:使动用法,使……屈服。舍:释放。斥:贬。

⑵陈:陈说。大谊:大义。谕:晓谕。得:得以。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重点考查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另外这两个句子很多地方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补充内容,所以考生平时学习要多培养语感,将句子翻译得更加通顺。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4)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屈原列传》)

【注】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生病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直:正直

C.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遭受

D.娴于辞令娴:娴熟、擅长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3分)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分)

【小题3】、通读选文,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 A )(2分)

【小题1】(1)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智”“穷”意思的各计 1 分 )

(2)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而”“谤”意思的各计 1 分 )

【小题1】才华横溢、耿直方正、真心为国,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而遭受谗言。可见,屈原是一个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爱国志士。(4分)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5)

《活板》(节选)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

持就火炀之 则字平如砥

以手拂之 未为简易

不若燔土 为余群从所得

【小题2】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

A.有/奇字/素无备者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用讫/再火令/药熔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小题3】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 )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升)

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

C.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

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

【小题4】从下列各组里选出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小题5】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小题6】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根据文意说说活板印刷术提高工效的关键是:

【小题8】活板跟雕版相比,具有什么优点?活板到底“活”在哪里?

【小题9】《活板》一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实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小题1】炀:烘烤。砥:磨刀石。拂:拭擦,掸去。为:算是。燔:烧。为:被。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D

【小题6】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小题7】①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可以连续排版。② 是采用了按音韵贮存字模的科学检字法。

【小题8】活板跟雕版相比,优点是:以一个个活字为单位,按照书稿排字,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使用灵活,一个活字可重复使用,节省资源;排版方便,速度快,质量好。活板“活”在:刻字灵活;制版灵活;印刷灵活;拆版灵活。

【小题9】1、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平如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字印的形状。2、列数字:“数十百千本”。具体说明了活板印刷迅速的优点。3、作比较:“若印……,极为神速。”“不以木……殊不沾污。”突出说明了活板印术的显著优点。4、举例子:“如‘之’、‘也’等字。”具体说明了有些字是使用频率高的字。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炀,形声字形旁表义,“火”字旁,烤的意思。砥,意为磨刀石。成语“坦荡如砥”中的“砥”也是这个意思。拂,形声字形旁表义,“扌”字旁,拭擦,掸去的意思。燔,形声字形旁表义,“火”字旁,烧的意思。“未为简易”的“为”动词,意为算是;“为余群从所得” 的“为”介词,意为被。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词语的解释。

点评:对文言词语的解释,要特别注意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现象,以及通假字现象。平时的记忆、积累是关键。

【小题2】试题分析:B项中,“数十百千本”是一个意义单位,应连起来读;C项中,“令药熔”是一个意义单位,应连起来读;D项中,“为余群从”是一个意义单位,应连起来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断句能力。

点评:断句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不能分开读。

【小题3】试题分析:A项中,“其”是代词,那,指制作活板的方法;B项中,“其”代词,那些,指字印;C项中,“其”代词,指排好的字印。故选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其”的用法。

点评:在文言文中,“其”通常都是用作代词,代次具体指代的内容需要联系语境来考虑。

【小题4】试题分析:A项中,“为”是动词,做的意思;B项中,“为”是动词,发明的意思;C项中,“为”是介词,被的意思;D项中,“为”是动词,做的意思。故选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为”的用法。

点评:“为”是常考的文言字词,常常用作介词、动词。

【小题5】试题分析:结合“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有疏有密,水浸后会变形,容易与药粘在一起。所以,D项说法错。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内容的辨析。

点评:A、B、C、D各项说法是否错误,逐项对照文章内容考察是稳妥的办法。

【小题6】试题分析: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四步。“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介绍的是第一步:刻字。“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绍的是第二步:制版。“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则字平如砥”介绍的是第三步:排版。“若止印三二本……瞬息可就”介绍的是第四步:印刷。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顺序的把握。

点评:对说明顺序的把握,需要分清说明内容的层次,逐层概括。

【小题7】试题分析:活板印刷术提高工效的关键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找到说明活板印刷术工效的文字:“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由此可知,活板印刷术提高工效的关键是:①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可以连续排版。② 是采用了按音韵贮存字模的科学检字法。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信息摄取的能力。

点评:摄取信息,首先要找准区间,然后再简要概括。

【小题8】试题分析:活板跟雕版相比,具有的优点是什么,需要明确雕版具有的缺点:雕版每部书需要雕刻许多块木板;制版需要耗费时间;发现错误不好改正;印好之后便没有用处,浪费了资源。而这些缺点,都是活板都进行了有效的解决。活板“活”在哪里,联系说明内容便可得知: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做法是活的; 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概括起来,便是:刻字灵活;制版灵活;印刷灵活;拆版灵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把握。

点评:说明文都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介绍说明,因此,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把握是考查说明文阅读时常考的知识点。

【小题9】试题分析:1、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方法来说明问题。文中采用打比方的文字有“薄如钱唇”,“字平如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字印的形状。2、列数字,是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文中采用列数字的文字有“数十百千本”,具体说明了活板印刷迅速的优点。3、作比较,是通过把不同事物进行对比,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或优点。文中采用作比较的文字有“若印……,极为神速。”“不以木……殊不沾污。”突出说明了活板印术的显著优点。4、举例子,是通过列举事例来具体地说明问题,文中采用举例子的文字有“如‘之’、‘也’等字。”具体说明了有些字是使用频率高的字。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点评:对说明文的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是常考知识点。需要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特征,并结合具体文字分析其作用。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及答案(6)

初二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及答案:札记

(十六)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

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

答案:

(十六)1.①zhī;味美②zhǎng;增加,促进③虽,suī;即使;道理,dào;道理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相关推荐

初中七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七年级英语
一、复习指导思想新授课结束后,期末考试前,指导学生进行期末复习,主要复习基础知识,提高做题能力,训练阅读与写作,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知识点与考点.二、学生学习水平现状分析两班共有学生66人,学
展开详情

长城的诗歌(集合12篇)

诗歌
长城的诗歌(1)今天,我接受学校领导安排,开设《长城和运河》公开课,接受区教育局教研室常规调研。“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课上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文
展开详情

考试给我的启示作文

考试作文
随着可怕的期末考结束,内心累积的压力与紧张终于获得释放,轻松的感觉就好像放下沉甸甸的大石般。但是,天不从人愿,当成绩揭晓,我拿到最没把握的数学考卷时,我低头默默不语,二行清泪掉了下来,看到班上同学那么
展开详情

怎样提升初一数学成绩?

七年级数学
“读法”指导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发现以及与同事交流发觉,当前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读数学书;很多时候连例题都不读。就等着老师上课的时候讲一遍例题,下来再做一堆家庭作业交差了事。他们
展开详情

文字故事(优质15篇)

故事
文字故事(1)咩咩是一只小羊,它非常乖巧,人缘也很好,有一天,当它去找朋友玩的时候,碰的一声掉进洞里,当它掉进洞里,它就到了另外一个时空,那个时空的人就把它搬到它们的城堡,国王就叫医护人员当它医疗,它
展开详情

高三语文作文经典素材摘抄

高三语文
学识与胸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
展开详情

阳朔啤酒鱼

全科知识
阳朔“啤酒鱼“,是阳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鱼肉鲜辣可口,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鱼肉的香味可以让人胃口大开。阳朔的啤酒鱼是选用阳朔漓江里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然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
展开详情

二十四节气

知识分享
在春雨绵绵的三月初,“惊蛰”,这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节气如约而至。伴随着天空中一声闷雷,数千万冬眠的动物睁开惺忪的睡眼,一起迎接着新一年的生活……这,就是惊蛰!以其神秘的力量唤醒沉睡的心灵,唤醒整个世界
展开详情

顶岗实习的实习报告前言

实习专题
此刻即将面临毕业了,实习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实习是为我们进入社会做准备,是为了让我们毕业后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此刻正在进行的这段实习时间能够说是我大学三年来最辛苦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时间。辛
展开详情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高考
尊敬的院领导:您辛苦了!我是xx院xx班的学生,我叫xx。根据学校的规定,我在本学期郑重地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由我院的教育学专业转到我院的心理学专业。我从高中时起就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搜集与心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反思(精选19篇) 中华文化经典读书笔记 读书的笔记【热】 母鸡的教学设计(热门16篇) 以爱国为话题的议论文精彩范文 高中政治知识考点整理概括 物流专业实践的心得体会 读书有感笔记 三字经读书笔记 有关我的笔记本作文 高三政治复习之生活与哲学 中职学校军训总结 小学五年级我的梦想作文 关于孤女努力记的读书笔记 轰隆隆老师读后感范文300字 散文知识点(汇编15篇) 我的考试烦恼作文 唯美好词好句(汇编5篇) 小学读安徒生童话有感范文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汇集7篇) 小学生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考试考砸之后作文 励志名言名句 万里成语(精选15篇) 关于母亲河的作文500字 铁路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高中外研英语必修一知识点 教师节随想 幼儿绕口令教案(优质11篇) 大学美工实习生工作总结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 假期社会实践心得800字 有关惜时的名言(汇编8篇) 时间的记忆500字小学作文 感谢相遇高一作文800字 海燕阅读题及答案(推荐5篇) 模拟法庭实践心得体会 平安家庭示范户先进事迹材料 童趣读后感范文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合集10篇) 与长江相关的文章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描写期中考试的作文500字 暑假奇遇读后感范文300字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考冲刺时评作文 2岁宝宝睡前故事(优质20篇)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案整理归纳 精彩的生活500字优秀作文 提袋的设计教学设计(集锦4篇) 安全知识竞赛开幕式讲话稿 危险的小圆珠安全教案(实用5篇) 工地实习心得小结 健美牛肉粥 发朋友圈搞笑句子(优选15篇) 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范文300字 高中必修二英语第四单元知识点 有关母爱的诗句(实用6篇) 上学期期末练习 中国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考试的心情作文 云南普洱中考作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考试过后作文 班级军训霸气口号 关于智力题:看图识破真凶 小学生文学之星事迹材料 2022年夏天的作文600字 数学谜语带有答案 蚂蚁运粮教案(精编18篇) 穿鞋子教案(甄选8篇) 高三高分作文800字 匆匆那年550字五年级作文 揠苗助长读后感 关于成功的英语作文(通用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卷 有关爱情的散文(汇编13篇)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推荐19篇) 小学1-6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和重点 高考历史抢分必背:以史为鉴,去伪存精排除法 美工区教案(集合8篇) 学生个人事迹材料 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小妇人的优秀读书笔记 立夏诗词(必备15篇) 成本会计试题(精品4篇) 土木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美文摘抄400(热门7篇) 对军训的认识和体会 2022年淘气包马小跳读后感500字 人生的选择600字精彩话题作文 关于中考作文 关于孤独的散文(优质13篇) 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高三励志名言警句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拉沙 高中的读书笔记 社区迎端午活动方案 期末考试日记(精品5篇) 有关玫瑰花的话题作文 家长应该树立哪些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高分范文 关于考试前发言(推荐6篇) 写人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揠苗助长优秀教学设计(甄选4篇)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 版小学三年级英语单词语法 敦煌石窟 须弥福寿之庙 描写考试的作文 生活快乐的句子(集锦7篇) 高三团结合作的作文范文 激情的名言(必备6篇) 《第一抹春痕》阅读理解及答案(实用4篇) 《夏洛的网》读书笔记300字 2022年高一军训感想 九年级描写亲情作文 小数加法教学反思(汇总17篇) 观狮子王有感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幼儿园教育笔记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阅读答案(精选8篇) 我们的教师节 高考英语听力技巧小方法 小学一年级英语怎样学才能打好基础 关于春天的四字成语(热门10篇) 高考英语复习知识点: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及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公式 学会自律的励志名言大全 高一数学应养成怎样的解题习惯 温柔的句子(汇编16篇) 人生的格言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的语文学习方法 大学英语道歉信 2022年常见的小升初作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有关大学专业自荐信范文 我和酒的故事(汇集17篇) 血色母爱读后感范文500字 学习好物理必须培养的四个好习惯 高考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适合个人朗诵的诗歌(合集3篇) 索溪峪的“野”读后感 高三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作文范文大全 安全知识作文 掌声教学反思(甄选18篇) 2022陕西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非常时期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关于中秋的高三作文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知识点 区角教案(汇编18篇) 方差教案(集锦3篇) 描写家庭教育的议论文 交通安全知识顺口溜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高三英语作文万能句型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海洋的诗歌(甄选6篇) 新批评 北师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合集15篇) 海底两万里初三读书笔记范文 高中励志性作文800字整理 2022天津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 怀念时光550字五年级作文 暑期家教社会实践心得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高考生题答题技巧与走神解决方法 考试小学作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后感 汉江话题作文800字 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 读傅雷家书有感范文500字 皮皮鲁传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夸父逐日阅读答案(精品19篇) 高一英语的语法知识点 斑羚飞渡的读书笔记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木棉流年读后感范文 我和小伙伴教学设计(汇集7篇) 勇敢励志名言 走过雨季550字九年级作文 会计教学反思(优选20篇) 《橡树上的逃亡》读后感800字范文 会计顶岗实习日志范文 数学日记五年级2022 教师节的礼物 岳阳楼记知识点(必备8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早说课稿(推荐4篇)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