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阿司匹林的发明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首页

阿司匹林的发明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阿司匹林的发明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1 17:00:08
      在公元前400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拉底在为一位乡村产妇接生时意外发现,当地人让产妇 咀嚼柳树皮可以大大减轻疼痛。直到1838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分离出那种具有缓解疼痛作用 的有效活性成分——水杨酸,由此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不过水杨酸对胃肠道刺激性很大。
      1898 年,德国Baye药厂从一系列水杨酸衍生物中发现,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不仅解热镇痛作用优 于水杨酸,且副作用低。1899年德国Bayer公司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当时负责研发的费利克 斯•霍夫曼和临床医师海因里希•德雷泽为乙酰水杨酸起了个商品名,即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自从1899年问世,临床应用至今100余年仍不失为有效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 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发热、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痛等。那么阿司匹林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神奇的效果呢?直至该药应用了 90多年后,科学家才逐渐揭开其药效的秘密,并且 不断发现其新的作用。
      原来阿司匹林能够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正是这种前列腺素能够参与机体炎症,升高体温和增加疼痛感,使血液凝固并参与机体的其他生理功能。通过对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的研究,科 学家们普遍认为阿司匹林能够对抗某些前列腺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可能引发心肌梗 死、中风的血栓形成。
      因此,临床医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帮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防止血栓生 成。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治疗“老烂脚”和久治不愈的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其机制与阿司匹林干扰人体血小板凝聚及前列腺素合成有关。治疗习惯性流产,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采用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使一些患习惯性流产的妇女成功生育。
      阿司匹林在人体内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这两种酸性产物可抑制胚胎流 产、防止胎儿畸形。

    笑***

    2018-04-11 17:00: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