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苯胺的生产工艺设计

首页

苯胺的生产工艺设计

苯胺的生产工艺设计包括设备 流程等,最好有物料恒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4-21 20:10:03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该法有3种不同的技术,即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和液相催化加氢。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在200~300℃和1~3MPa下进行,苯胺选择性大于99%。该工艺技术成熟,反应温度低,设备及操作简单,投资也少。
      不足之处是反应压力较高,还需定期更换催化剂。目前国外大多数苯胺厂商(如Lonza、Bayer等公司)仍采用该工艺。其中Lonza公司以Cu/浮石为催化剂,进料温度为215℃,H2与硝基苯摩尔比为100:1,催化剂再生周期为6个月;Bayer公司以Pd/Al2O3为催化剂,钒和铅作助催化剂,在绝热反应器中进行,进料温度为250~350℃。
         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在260~280℃下进行。与固定床工艺相比,最大优点是较好地改善了传热状况,不会发生局部过热,从而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不足之处是操作复杂、催化剂磨损大、装置投资费用高、操作和维修费用都较高。BASF开发的流化床工艺以Cu/SiO2为催化剂,以Cr和Zn、Ba作助催化剂,在250~300℃和0。
      4~1Mpa、过量H2存在下加氢,而且是多点进入。目前我国除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公司采用固定床工艺外,其余装置几乎都采用流化床工艺,最大规模是吉林石化公司的13。6万t/a,2004年产量达15。3万t。   液相催化加氢是在150~250℃和0。
      15~1。0MPa下进行,采用贵金属催化剂,苯胺收率达99%。其中ICI工艺在90~200℃和0。1~0。6MPa下进行,采用浆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DuPont工艺采用Pd-Pt/C催化剂。液相法工艺优点是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催化负荷高、设备生产能力大。
      不足之处是反应物与催化剂和溶剂必须进行分离,因而设备操作和维修费用高。现在DuPont公司已建成12。5万t/a液相法装置。   苯直接胺化制苯胺   在硝基苯/苯胺联合生产装置中,用于硝基苯的固定投资要占总投资的50%,所以不经硝基苯,由苯直接胺化制苯胺就可大幅度降低投资费用,还能用氨取代硝酸和硫酸进行胺化反应,每t产品的原材料费用还可节约110美元。
      ICI正在开发此直接胺化法工艺。专利(WO2000/09473)称,在450℃下,负载于γ-Al2O3载体上的V2O5催化剂先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加氢以活化催化剂,然后再在该催化剂下,于450℃、0。9MPa下反应,其苯/NH3/O2/N2的摩尔比为1:3:0。
      05:2。45,得到苯胺的选择性为71%。

    1***

    2009-04-21 20:10:0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