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一个语文问题

首页

一个语文问题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上面的话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   )之情?并说明理由
A.希望  B.赞扬  C.不满  D.愤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8-02-19 19:21:05
  • 我认为应该选A 
    此诗句选自辛弃疾的《永遇乐》,这时的辛弃疾已有年岁,但仍志在千里,词中表现出了对以前统治者的赞扬,反衬出对现在统治者的希望,希望其能收复河山,给自己一个征战沙场、为国效力的机会。

    y***

    2018-02-19 19:21:05

  • 2018-02-19 19:21:05
  • 因为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所以选D。

    流***

    2018-02-19 19:21:05

  • 2018-02-19 16:21:05
  • B

    魔***

    2018-02-19 16:21:05

  • 2018-02-19 10:21:05
  • 选B啦!

    杰***

    2018-02-19 10:21:05

  • 2018-02-19 09:21:05
  • 当然是B了。

    l***

    2018-02-19 09:21:05

  • 2018-02-19 09:21:05
  •  答: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
       【今译】遥想当年,铮亮的金戈,骁勇的战马,势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
       【赏析】此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借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抒发对现实的感慨。南朝宋武帝刘裕,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里作者竭力赞颂这种英雄气概,正为了反衬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左、不图恢复中原的协政策,不作直接抨击,却更显得意深味永。这里又把历史事件与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造成一种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博大恢宏的意境。
       【原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m***

    2018-02-19 09:21:05

  • 2018-02-19 09:21:05
  • D或C都可以

    阿***

    2018-02-19 09:21: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