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五逆大罪

首页

五逆大罪

什么是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02 01:43:09
  •   【五逆】
      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业,后一为口业。造此五罪必堕无间地狱受苦,故称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又因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其他三种为背逆福田,故称五逆或五逆罪。
      
      关于无间业,《俱舍论》卷十七云(大正29·92c)∶‘约异熟果决定,更为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此外,《大乘义章》卷七举出四义∶
      (1)趣果无间,此业舍此生,次生直受果,中无间隔之业。
      
      (2)受苦无间,其果一劫间苦苦相续无间断,由果得名,称为无间。
      (3)寿命无间,其果寿命一劫无中绝。
      (4)身形无间,其果之身形遍满狱中。
      《俱舍论》卷十八另载与五逆同类之五无间同类业,即∶
      (1)污母及无学尼,
      (2)杀正定聚菩萨,
      (3)杀有学圣者,
      (4)夺僧和合缘,
      (5)破坏佛塔。
      
      此中,污母及无学尼罪同杀母;菩萨恩深如父,杀住定菩萨罪同杀父;有学、无学圣者同是圣福田,杀之罪同杀阿罗汉;夺僧和合缘,谓使僧离散,故罪同破和合僧;众人敬佛塔似敬佛,故破坏佛塔罪同出佛身血。
      此上为小乘五逆之说。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将《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灭业障品〉所载(大正16·414a)∶‘由身语意造无间罪∶恶心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释为三乘通说之五逆。又谓依《萨遮尼干子经》等所载,大乘之五逆为∶
      (1)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或教人作见他人作心生欢喜。
      
      (2)毁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
      (3)逼令沙门还俗,或断其命。
      (4)犯小乘五逆之一者。
      (5)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果报,自作或教唆他人行十恶业。
      

    性***

    2018-10-02 01:43: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